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所謂「用兵之名有四,兩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加有罪曰討,天子自往曰征。」這是啥意思呢?通俗來講,就是說古代戰爭分為討,伐,征,攻四種形式。

征是中央的、正統的戰爭;伐是戰爭的大小之戰,說白了是以大欺小;討看言字旁,是正義的討伐,一般在討之前都有一番正義言辭滔滔不絕;攻就不必說了,就是主動發動戰爭的意思。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秦朝征百越

那麼中國古代進行征討時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而「北」卻是用「北伐」?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成吉思汗西征

我覺得有兩點原因:

一種原因就是中國一般單兵作戰都是南弱北強。我們都知道,古代北方的胡人,有天生的騎兵優勢,常在邊境掠劫騷擾,由於其騎兵的強悍,對民眾的威脅非常大。所以秦漢兩朝朝廷的布防都是在北面築長城,北拒胡虜與牆外,除了偶爾出了幾個名將打出去幾年外,大部分一直處於被動局面,由於邊境威脅大、只能短暫地打出去,所以常常是一種先聲討後出擊的模式,也就是討伐。以至於後面就習慣地稱之為北伐。而南面,古代稍微得到開發,或者開發程度過低,多毒瘴之地,導致那裡單兵作戰能力不強。所以南部邊界的攻戰往往是以高對低、上對下的姿態進行征服。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朱元璋北伐

另有一種原因,可能是中央集權政府往往都定都在北方的結果。政府出了昏君佞臣,不滿的地方臣子對其聲討而征伐,比如唐初討伐武則天。由於政府在北面,北打南有了君打臣的意思,你不服,就征服你;而南打北有了臣打君的意思,你做得不好,我討伐你。

中國古代進行征討一般都說東征、西征、南征,為什麼北卻是用北伐

北伐戰爭

歷史上有過很多北伐,不過由於是北強南弱的原因北伐的成功率很低罷了,不過也能夠出現朱元璋的北伐和民國時期北伐戰爭的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