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制「大殺器」年底前戰鬥執勤 飛臨華盛頓僅需15分鐘

俄制「大殺器」年底前戰鬥執勤 飛臨華盛頓僅需15分鐘

圖為俄羅斯試射「先鋒」導彈畫面

今年8月2日,美國政府正式宣布廢止於1987年簽署的《中導條約》,就在退出不久,特朗普便迫不及待的表示有意在歐洲和亞洲部署陸基常規中程導彈。作為對美國毀約的回應,俄羅斯總統普京馬上表示,首個裝備大殺器「先鋒」超高音速導彈系統的導彈團將在今年年底進入戰鬥值勤。俄專家表示,「先鋒」導彈最高飛行速度可以達到20馬赫,可以攜帶常規戰鬥部和核戰鬥部,該導彈在俄羅斯境內發射後,只需15分鐘便可以飛臨華盛頓上空,目前美國現役的導彈攔截系統暫時還無法攔截「先鋒」導彈。

圖為俄羅斯核武庫的另一款大殺器,亞爾斯戰略導彈

在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先鋒」高超音速導彈系統。「先鋒」導彈與俄羅斯的另一款大殺器「亞爾斯」有所不同,先鋒導彈屬於助推滑翔型武器。所搭載的彈頭並沒有主發動機,先鋒導彈系統需要裝在一枚彈道導彈上,利用彈道導彈作為動力載體,將搭載彈頭的飛行器發射至離地面約100-200千米高的大氣層,然後利用慣性將飛行器以13馬赫左右的速度機動滑翔至距離目標還有300-500千米時,彈頭與飛行器分離,彈頭進入大氣層飛行至距離目標約50千米處時,彈頭的導引頭開機進行末端制導,最終引導彈頭以20馬赫的速度(時速約2萬4千公里)沖向目標。

圖為俄羅斯軍事專家在介紹先鋒導彈

近年來,俄羅斯經濟持續低迷,直接的體現是俄軍在武器裝備的採購上越發捉襟見肘,空軍方面,蘇57地位不明;陸軍方面,即使有部隊已經少量列裝了先進的T14坦克,但俄軍在去年的國防採購中,還是選擇更實(pian)用(yi)的T90M坦克。水面艦艇方面,被俄軍寄予厚望的22350在首艘艦下水三年後,海軍左顧右盼才在2018年迎來了第二艘艦。然而,於常規武器上扣扣索索不同,俄軍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研製上,則是顯得十分慷慨。除了路基的先鋒導彈系統以外,俄羅斯在前不久也亮相了代號為「匕首」的空射彈道導彈。這枚「匕首」由米格31搭載,射程為20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為10馬赫,俄羅斯俄空天軍司令蘇洛維金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直言不諱的說,匕首導彈可以有效突破美國部署在歐洲的反導系統。

圖為搭載匕首導彈的米格31戰鬥機

先鋒超高音速導彈系統作為殺手鐧武器,真可謂是國之重器,按理說是不會輕易示之於人的。但是俄羅斯這幾年一反常態,高調亮相先鋒、匕首以及核動力巡航導彈等先進武器頻頻亮相。這說明普京意識到,在特朗普上台後,俄羅斯無論怎麼釋放善意,企圖改善與美國和西方的關係,依然無法改變北約等國在地緣政治上進一步孤立俄羅斯。普京深知道,應對美國在東歐、北極以及中東地區不斷挑起的摩擦,俄羅斯只有亮出最有效也是分量最重的底牌----戰略核力量。才能在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博弈中,贏得戰略主動權和話語權。簡而言之,以先鋒導彈為俄羅斯超高音速武器,是高懸在美國頭上的一柄達摩克里斯之劍,是美國最為忌憚的存在,同時也是俄羅斯作為一個落魄大國最後的底牌。

作者:南靜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代重殲 的精彩文章:

北約18國猛烈開火,俄軍以核爆回應,現場升起巨大蘑菇雲
莫斯科傳出開火聲,現場一片混亂,俄功勛特種兵被當街刺殺

TAG:四代重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