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不怨,才是人生修行的圓滿

不怨,才是人生修行的圓滿

作者:慈懷茲心

來源: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

怨氣、怨恨,誰都不喜歡,誰都不想有。

然而,這個世上有太多太多惹人生氣、令人不快的人和事,我們不斷地責怪、埋怨,對身邊人不滿、對周遭事不滿、對所處社會環境不滿......

佛門「人生八苦」之一就有:怨長久。

我們生而為人,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怨氣。

怨這東西,本來就存在於每個人身上,我們既無法驅除,又不能放任不管。那麼,我們究竟要如何處理它呢?

在《論語》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1

如何遠離怨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人非草木,人與人相處,難免產生各種矛盾與糾紛。

孔子告誡我們:嚴格要求自己,寬容對待別人,這樣怨恨就自然不會來了。

《菜根譚》里也強調自省和寬容: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

在唐代,狄仁傑和婁師德一同為相。狄仁傑十分看不起婁師德,非常排斥他。

有一次武則天召見狄仁傑,向他詢問婁師德的才能,狄仁傑說話很不客氣,說婁師德沒有知人之明。

武則天卻說,她之前並不了解狄仁傑,重用他,全是婁師德的功勞,又命人將婁師德舉薦狄仁傑的十幾篇奏章拿出來。

狄仁傑非常慚愧,感嘆:「我沒想到竟一直被婁大人包容,然而婁公卻沒有自誇的神色。」

其實,婁師德對外,寬容待人;對內,自律自製。

當時,長安政局風雲變幻,形式複雜,特別是酷吏橫行,羅織罪名陷害官員,就連狄仁傑也一度鋃鐺入獄,險死獄中。

而唯獨婁師德,躲過迫害,得以自保。並非因為他和酷吏關係多好,而是因為酷吏實在從他身上挑不出毛病。

可以想見,婁師德究竟律己到了何種地步!

一次他和另一位宰相李昭德一同上朝,婁師德因身寬體胖,行動遲緩,害李昭德等了半天。李昭德因而怒罵他是鄉巴佬。

一般人聽到這種話,恐怕也難以和顏悅色,婁師德卻笑著說「我不是鄉巴佬,誰是鄉巴佬」。

對內,嚴格要求自己,一日三省吾身;對外,體諒寬容別人,宰相肚裡能撐船。如此,既能減少怨人,也能減少別人怨己。

2

如何對待怨:以直報怨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有人對孔子說:「以德報怨,怎麼樣?」

孔子說:「那拿什麼來報德呢?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易中天在《百家講壇》里這樣解釋「直」:不要防衛過當,卻也犯不著逆來順受、忍氣吞聲。

以直報怨,就是你認為應該怎麼回報,也能夠怎麼回報,那就怎麼回報。

老舍說:「大丈夫當恩怨分明。」

恩怨分明就是「直」。恩怨分明的人,愛憎就分明,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面對別的人的善意,懂得報之以桃李;面對別人的惡意,不違心地大度做聖人,但求問心無愧。

歌手張韶涵15歲那年,家裡債台高築,她只得外出打工,為家還債。

26歲那年,事業正如日中天,卻因心臟病放下一切。不知情者如家人,甚至母親都誣陷她棄養。

她的形象因此一落千丈,事業也遭遇滑鐵盧。

時隔多年,當她重新回到公眾面前,經年回首,她說:

「我不原諒傷害過我的人,他們只是提醒了我,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我寧願逆流而上,也不願隨波逐流,善良是一種選擇。」

在農夫和蛇的故事裡,善良換來的是農夫的死亡。

人與蛇是這樣,人與人也是這樣,不要受了傷還強迫自己笑著原諒。

有句話說: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讓你變得堅強,但我只想說,傷害就是傷害,沒有這些傷害,我也會變得更堅強。

其實,比起感謝傷害你的人,我們更應該感謝自己,是自己熬過了黑暗的歲月。

以德報怨,固然是美德,但恩怨分明,以直報怨,又何嘗不是一種智慧!

3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有一回,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孔子說伯夷叔齊是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是否有怨,孔子回答:「求仁而得仁,還有什麼怨恨呢?」

在商朝末年,有一個孤竹國,孤竹君有三個兒子。伯夷是長子,叔齊是三子。叔齊有才華,孤竹君想把王位留給叔齊。

孤竹君去世後,叔齊覺得自古以來王位該傳長子,不能給他,所以他就跑了。另一邊,哥哥伯夷覺得父親既然說王位傳給三弟,如果自己接受,就是違背父道,所以他也跑了。

兄弟倆相互讓賢,都不願繼承王位,竟都跑了。最終老二繼承了王位。

伯夷、叔齊在出逃的路上,又巧遇碰到一起。

到西岐邊境的時候,武王正興兵伐紂,兩人就攔住周武王的馬車,大聲說:「你父親死了,不去安葬,卻大動兵戈,這算是孝嗎?你是商朝的諸侯,卻以臣弒君,能稱得上是仁嗎?」

後來周朝建立,伯夷、叔齊拒絕吃周朝的糧食,他們隱居在首陽山,以野菜為食,最終餓死。

伯夷、叔齊相互讓位,捨棄富貴的生活,出走隱居,後又拒吃周朝的不義之糧,餓死在首陽山。

他們的行為都是自己的選擇,根據心中的仁德行事,認為這樣做符合心中的仁,他們只求仁德,不求其他。

這個世上,求名、求利、求健康長壽,求任何其他東西,都需要外部條件,或天時,或地利,或人和。一旦求不得,心裡便會生怨。

唯有求仁一定得仁,既不用別人同意,也勿需別人配合。因而不會有怨,也不會怨人。

好比在公交車上讓座,不管對方是否表達謝意,我們都做了自己內心認可的一件好事。

對於我們,讓座這件事本身,並非是為了要對方表示感謝。如果我們本來就想著得到感謝,那麼我們讓座又是為了什麼呢?

我們本來只是想讓座,也那麼做了。所以,即使對方不說感謝的話,我們也不會因此不高興,更不會心生怨念。

4

結語

生活中,怨是一種相當普遍的負面情緒,既無益於人,也無益於己。

人非聖賢,不可能做到無怨,但卻可以試著和諧相處。

在跟怨恨、怨氣相處的過程中,一要遠離怨,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二要擺正對待怨的態度,以德報怨固然是美德,以直報怨也是智慧;三要求仁而得仁,依據心中的仁德行事,便不會有怨了。

孔子說:不怨天,不由人。這是理想境界,也是一種長期的自我修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點情商智慧學 的精彩文章:

三句話,看清別人,看懂自己!
最好的修養,就是和家人好好說話

TAG:懂點情商智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