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嘉誠讓人有苦難言?四大財團告訴你:為何香港人對他又愛又恨

李嘉誠讓人有苦難言?四大財團告訴你:為何香港人對他又愛又恨

李嘉誠雖然曾經連續15年穩坐華人首富寶座,但是他的爭議卻一直沒有斷過,尤其是香港人民對於李嘉誠是「又愛又恨」,宗慶後當年這樣說過,李嘉誠的商業行為嚴格意義上是壟斷行為,這讓香港居民的生活成本日益增加。

如果細品這句話,其實宗慶後說的也有道理,香港人乃至全中國人都知道李嘉誠這個名字,並且很多年輕創業者甚至企業家都把他當作是標杆。不過對於香港人來講,高昂的香港房價似乎連本地人都買不起房子了,所以很多人開始對他產生「怨恨」心理。

也有不少人說,李嘉誠只不過是把商人逐利的本質展現的淋漓盡致,但是他賺錢卻建立在香港人的痛苦之上。很多人可能知道,有一名香港中學生在作文中寫道:香港就是李家的城。意思就是說香港幾乎每個角落都被李嘉誠的產業所滲透,電信盈科控制著香港電視,百佳超市靠壟斷著香港零售,就連互聯網都有李嘉誠的和訊黃埔在控制,可以說香港居民雖然心裡有苦,但是卻只能面對現實。

所以就如宗慶後所說,李嘉誠的商業行為其實就是壟斷,不管你買不還是不買李家的產業,反正最後都要買,因為沒有其他選擇,而就連老百姓的民生產業,李嘉誠家族也會全面涉及到,你不用都不行。但話又說回來,在香港像李嘉誠一樣的富豪大有人在,這些人也各守一攤,影響著香港人的生活。

比如,李兆基家族的恆基兆業、郭氏家族的新鴻基地產、嘉道理家族的中電集團、鄭裕彤家族的新世界等等,這些富豪利用香港經濟騰飛的時刻,抓住機會迅速在各自行業收割了大量財富,而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香港舉世聞名的四大財團。可以說這些財團跟李嘉誠一樣,已經在各個行業控制著香港的經濟命脈。

如今不僅在香港如此,就連內地和國外都有他們的項目,其中李嘉誠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他已經把香港這座城當成是自家的大本營,然後不斷向大陸乃至全球發展商業。只不過李嘉誠的財富多半是來自地產和金融,雖然這兩種行業出現泡沫的幾率很大,但是積累財富的速度卻是最快的,所以這就導致了香港貧富差距過大。

我們知道,李嘉誠只是做投資生意,他公司旗下似乎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品牌或者是產品出來,如果一個城市或者地區想要可持續發展,僅憑這些投資經濟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候高科技產業和民生產業就顯得尤為重要。回過頭來再看,如今很多實體企業發展緩慢,甚至逐漸倒在了時代發展的浪潮之中,那些老牌實業家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這也是人們比較擔心的問題。

中國的經濟還是需要傳統實業來支撐的,也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中國如果想要邁進世界超級強國行列,那麼像房地產這樣刺激短暫經濟的現象就應該適當調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有錢夫妻檔,2800億家業無人繼承,無奈只好讓外人接班
靠總統和兩位富豪發家,90年代賺百億美元,敢和李嘉誠平起平坐

TAG:縱橫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