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種植山藥產量上不去?這4點工作做到位,山藥產量高、品質佳

種植山藥產量上不去?這4點工作做到位,山藥產量高、品質佳

提要:山藥種植技術面面觀,按這4點來種植,秋季山藥結滿地

山藥屬於薯蕷科植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山藥不僅具有食用價值,還具有藥用價值,市場前景良好。如何種植好山藥呢?這裡科學興農就從山藥的播種到收穫全過程講解一下關於山藥的種植問題。

一、山藥什麼時間種植?

山藥的種植時間需要根據山藥的生長習性和各地氣候特點來決定。首先是山藥的生長習性,山藥屬於多年生宿根藤蔓植物,喜歡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耐寒能力差,適宜的生長溫度在20度到25度左右,莖塊發芽溫度需要在10度以上。對土壤的要求較嚴格,適合在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地塊生長。山藥屬於短日照作物,在林下亦能生長。耐旱能力強,不耐水澇。

根據山藥的生長習性可以看出想要種植山藥,播種時期的氣溫條件需要保持在10度以上,且山藥從種植到收穫需要六個月左右,播種時間一般會選在春季進行。長江流域地區一般在3月份種植,黃淮海地區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種植,華北地區在清明前後四月份左右種植,東北地區氣溫較低,一般在5月份上旬種植。

二、山藥的種植

山藥的種植部分主要從山藥的品種選擇、整地、定植三個方面做講解。

品種的選擇:目前種植的山藥品種主要有鐵棍山藥、細毛山藥、日本山藥、扁山藥、水山藥等。種植品種的選擇方面需要根據當地的種植環境、市場需求兩個方面來考慮。

山藥繁殖方式:山藥的繁殖方式為無性繁殖,通常採用的方法有兩種種,分別為山藥切塊和零餘子(山藥蛋兒)兩種種植方式。採用山藥切塊種植的話需要在山藥採挖時將芽頭飽滿的,生長狀況良好的山藥塊留下,從山藥籠頭部位取15公分長做種子。折下來的莖塊需要先晾曬一周左右,晾曬後進行沙藏。春季播種前需要進行消毒處理,可以選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浸泡,浸泡時間在15分鐘左右。採用此種種植方式,山藥的發芽速度較快,生長速度快,但缺點是繁殖係數較低,連續多年使用此種方式容易造成山藥產量下降。

山藥零餘子栽培方式也就是採用山藥豆進行栽種的方式。山藥豆需要在秋季十月份的時候採收,選擇個大、沒有病害的山藥豆做種子。山藥豆採收後需要放在濕潤的沙土中進行沙藏,第二年春季即可播種。採用山藥豆種植的山藥第一年的產量較低,第二年產量最高,山藥豆的生產年限一般在5年以內。種植者可以採用山藥切塊和山藥豆輪換使用的方式進行種植,保障山藥產量。

土壤處理:山藥種植地塊需要選擇地勢較高,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土壤呈砂質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其次要注意選擇近三年沒有種植過山藥的地塊,避免出現重茬危害。地塊需要在冬季前或冬季進行深翻和凍曬,促進土壤熟化,減少土壤病蟲害。種植地塊需要開溝作畦,挖溝深度需要在70公分左右,畦寬度需要根據種植情況而定,可以單行種植,也可以雙行種植,雙行畦寬度在90公分左右。每畝需要使用腐熟的有機肥4000公斤左右、草木灰1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肥料施在10到30公分的表土層。挖溝作畦時將挖出的表土放在一側備用,30公分以下的土壤放另一側,填溝時將表層土填入,溝底部土填於溝上部,畦高約30公分左右。

山藥栽種:在春季氣溫穩定在10度以上以後即可播種,播種時將壟上開10公分深的溝,將種塊放入,覆土3公分左右,保持土壤濕潤。株距控制在15到20公分左右,每畝種植量控制在5000到6000株左右。

三、山藥的田間管理

山藥的田間管理主要從山藥的苗期管理、搭架整蔓、水肥管理三個方面來講解。

苗期管理:山藥種植一般十天左右就能陸續出苗了,三周左右出苗基本齊全。如果採用了地膜覆蓋的話,需要及時進行人工將地膜摳破,避免高溫灼傷山藥幼苗,同時可以配合進行抹芽, 保留一棵壯芽即可。在山藥苗期進行兩到三次中耕除草工作,第一次在幼苗5公分左右的時候進行,第二次在苗高10公分時進行,第三次在30公分時進行。

搭架整蔓:山藥藤蔓較脆弱,不及時搭架子會導致藤蔓折斷,影響山藥生長。在山藥幼苗生長到20到30公分的時候開始進行搭架子。可以用一般的細竹竿進行搭建,竹竿高度在2米左右,竹竿交叉捆綁,固定牢固。山藥的藤蔓不需要太過複雜的整理,可以將藤蔓上較多的零餘子摘除,避免影響地下莖塊生長。

水肥管理:山藥生長過程中追肥次數不需過多,兩到三次即可。第一次追肥在上藥苗期,藤蔓上架之前進行,結合山藥苗情,澆灌稀釋的糞肥,促進幼苗髮根壯苗。第二次在山藥藤上半架後進行,每畝可以追施尿素10到15公斤左右。第三次在山藥藤爬滿藤架後進行,這次施肥量較大,主要是促進山藥地下莖塊生長,可以每畝追施複合肥25公斤左右,施肥過後及時進行澆水。在山藥生長後期可以適當的噴施葉面肥,促進葉片生長,防止出現葉片早衰的情況。澆水方面需要根據天氣情況和土壤情況進行,山藥屬於耐寒作物,不耐水澇,早春容易發生春旱,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避免幼苗遭遇乾旱影響後期生長,適合採用噴灌的方式進行澆水。夏季雨水較多,需要做好田間排水工作。7月到9月份屬於山藥生長的旺季,需水量較大,土壤水分過少會造成山藥地下莖塊膨大受到影響,產量降低。可以在8月中旬澆灌一次攔頭水,促進山藥膨大。

四、山藥的收穫

山藥需要適時採收,最適合的採收時間在霜降後,山藥的地上藤蔓逐漸枯黃,地下莖塊進入休眠期的時候,此時的山藥莖塊生長的狀態最佳,無論從口感還是外形上都是最好的,此時收穫產量也最高。採收時需要注意不要將莖塊折斷,避免影響商品性,山藥莖塊頂部的籠頭可以折斷留下做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興農 的精彩文章:

自家種植的韭菜為何總會越長越細?
七月蔬菜種不活?這幾樣蔬菜現在種,長勢很喜人!

TAG:科學興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