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二戰法西斯有多少同盟國?都各自因為什麼?有什麼作用?

二戰法西斯有多少同盟國?都各自因為什麼?有什麼作用?

在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納粹德國在世界範圍內一共有七個主要盟友。分別是義大利,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日本和泰國。在這七個國家當中戰鬥力最強的我想應當是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所簽訂的海軍條約當中,日本在世界海軍總噸位的數量當中,僅次於美國和英國位列世界第三。並且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完成了工業化,國家初步建立的工業體系也緊密的與軍事相連,而且日本在兩次世界大戰當中,所奪得的殖民地名義上可能比德國還要多。

而且在戰爭爆發之後,日所面臨的軍事壓力不比德國小。只不過在歐洲由於德國所侵佔的國家眾多,這些國家又大部分時較為發達的國家所以在戰略上美國實行先歐後亞的方針,但即便如此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美國與日本所爆發的諸多海戰也給美國海軍重創,在多次戰爭當中,美國海軍損失慘重。雖然日本的軍力和武器裝備沒有德國先進。但在戰場上除了美國之外,日本基本上不怕任何一個國家。而且在世界大戰的三大戰場當中,日本距離納粹德國最遠的,但同時也獨自撐起了整個東亞戰場。

義大利可能是德國盟友當中的第二位,綜合實力並不強,而且戰鬥力更是差強人意,但是義大利卻有著比日本更好的工業基礎和海軍規模。在當時義大利的海軍排名世界第五,而且封鎖地中海也給反法西斯國家帶來很大的成本。我們經常關注的是義大利在戰爭當中的投降事件,但是義大利的軍隊也確實在北非戰場和東歐戰場幫德國分擔了相當的軍事壓力。義大利在諸多西方國家當中均力和戰鬥力的排名雖然墊底,但是與其他非西方國家相比,確實技高一籌。

另一個在二戰當中,最無辜的盟友應該是芬蘭,芬蘭地處於北歐原本也並不是一個軍國主義國家,與德國的結盟,其實僅僅是為了防範蘇聯人對於國家的吞併。在希特勒因為綏靖政策的助力之下在東歐進行吞併之際。蘇聯在斯大林的帶領下也決定入侵芬蘭,將其變為自己的領土。芬蘭國家弱小,並且處於北歐地區,並沒有退路。但是卻用不到20萬的軍隊拖住了蘇聯百萬紅軍,沉重打擊了蘇聯的囂張氣焰。同時與德國通聯 將自己的國家保留下來,避免被斯大林所滅。在整個戰爭當中,並沒有主動挑起任何一場侵略戰爭。

匈牙利雖然也曾是個強國,但是自從奧匈帝國解體以後匈牙利的國力大不如前,在二戰當中主要是德國的後方以及軍事補給和軍隊徵兵地,主要是後勤。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雖然與德國結盟,但是他們更多的是想維護自己在巴爾幹地區的勢力範圍。當然對德國而言,這兩個國家也是戰略補國數。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後的同盟國,那就是在東南亞地區的泰國。泰國雖然在東南亞地區,並且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但是泰國確實是法西斯國家的盟友。是亞洲地區,日本唯一的一個盟友,它的戰鬥力極差,日本拉攏泰國當初也並不是想要泰國幫助日本多少,只是為了配合日軍在東南亞的軍事戰略。而且泰國自始至終也首鼠兩端。一般人不會發現泰國也是法西斯同盟國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史圖鑑 的精彩文章:

強敵環繞,以色列是如何站穩腳跟的?全靠美國幫助嗎?
二戰哪國實力最強?為何日本很特殊?

TAG:世界史圖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