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學榮:歷史作家是怎樣欺騙讀者的

馮學榮:歷史作家是怎樣欺騙讀者的

1

廣州有一個代稱,叫做「羊城」。

民間傳說,時間大概在晉朝(1700多年以前,另有一說是周朝,即3000多年前)的時候,有五個仙人,騎了五頭山羊,手裡捧著五株水稻,來到廣州,教會廣州人種植水稻。

從那開始,廣東人學會了種植水稻,嶺南大地,從此衣食無憂。

真相,是不是這樣呢?

不是。

這個民間傳說,錯的離譜。

為什麼我說這個民間傳說錯的離譜呢?因為它被考古打臉了。

考古學家發現,早在5000多年前,嶺南地區的水稻種植,已經普及。

其中,廣州黃埔茶嶺新石器遺址檢測到珠三角已知最早的栽培稻實物,至少在距今4400年以前。

而在廣東英德,則進一步出土了約一萬年前的人工栽培的水稻硅質體。

圖:英德牛欄洞遺址,該遺址的年代約距今1.2萬年至8千餘年,考古年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即中石器時期)。第二、三期文化堆積層發現的水稻硅質體是迄今嶺南地區所見年代最早的水稻遺存,這一重大發現,首次將嶺南地區稻作遺存的年代前推至距今1.2萬年前。

換句話說,廣東人種植水稻,現在已知最早可以追溯到一萬年以前。

而根本不是什麼周朝(3000年前)或者晉朝(1700年前)由五個仙人帶來的稻苗,更與那五頭山羊,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不是我對民間傳說有什麼偏見。

民間傳說,它真的靠不住。

2

我們都知道,蔣緯國不是蔣介石親生的,而是戴季陶和日本女人生的。

是私生子。

廣東話對這種私生子有一種叫法,稱作「野仔」。

圖:戴季陶

那麼,戴季陶生的兒子,為什麼要交給蔣介石來養呢?

蔣介石為什麼甘心為戴季陶養兒子呢?

是不是蔣介石真的單憑一腔義氣呢?

可能有義氣的成分。

但是,絕對不只是義氣那麼簡單。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中國古代乃至近代的宗法制度談起。

中華文化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每個家族的族譜,要保持血脈的延續性,誰生了誰,要清清楚楚,記錄在案,保存在祠堂里。

這就是所謂的「香火」。

有些家庭很講究宗法觀念,「香火不能斷」的意識很深。一個家庭的族譜,如果有一個男孩子,沒有後代,這在當時,是很忌諱的。

蔣介石有一個弟弟,名叫蔣瑞青。蔣瑞青年少夭折,死了。沒有後代。

那麼這意味著,在蔣家的族譜裡面,蔣瑞青的名下,沒有後代,蔣瑞青這一支的香火,就斷了。

蔣家宗法觀念很保守,這個不能接受。

所以,最好從外面抱養一個孩子回來,姓蔣,將來在蔣家的祠堂里,可以把孩子放在蔣瑞青的名下。

這樣就圓滿了。

所以,蔣介石從戴季陶手中,收養了蔣緯國。

3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個著名的數學家,名叫蘇步青。

然而許多人不知道,蘇步青是典型的清末留日成才者。

1927年,蘇步青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後來入研究院,攻讀博士,並在次年1928年,與他日本老師的女兒松本米子結婚。

圖:蘇步青與妻子松本米子及兩個女兒合影

1931年,蘇步青獲得日本東北帝國大學博士學位。

1933年,蘇步青在浙江大學任教。

松本米子嫁雞隨雞,在1953年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改名「蘇松本」。

1986年5月23日,蘇松本(松本米子)在上海病逝。

4

中國近代史上,有一種官職,叫做「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

這個官職很特別。在當代中國,是找不到相對應的官職的。

那麼在晚清時期,中國為什麼會有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呢?

事情是這樣的:

英法兩國,用大炮轟開了大清的國門之後,要求和大清帝國平等交往。

我們現在看「平等交往」四個字,覺得再正常不過。

可是在當時,對於滿清王朝來說,平等交往,是很難的。

為什麼?

因為當時的中國一兩千年以來,習慣了,我是上國,你是蠻夷。

我怎麼能夠和你「平等交往」?

所以當時英法兩國的使臣入京,慈禧太后讓他們向同治皇帝下跪。

人家不肯跪。

可是,你打不過人家,又不敢得罪他。

怎麼辦呢?

當時滿清王朝的辦法就是:

我不想和這些桀驁不馴的西洋人打交道,請各位臣子,在地方把他們搞定,盡量不讓他們到北京來煩我。

所以,清廷設置了「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通商大臣在南方,幫我搞定洋人,什麼貿易、關稅、外交等各種事情,在地方把他們搞定,不要讓他們來北京來煩我。

北洋通商大臣在北方,幫我搞定洋人,什麼貿易、關稅、外交等各種事情,在地方把他們搞定,不要讓他們來北京來煩我。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5

我們從小聽過一首歌,名叫《東方之珠》:

「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這首歌是唱香港的。

許多到香港來旅遊的遊客,心裏面都是帶著這首歌所唱的情懷,來到香港的。

可是,遊客們來到香港,找不到一條叫做「香江」的河。

為什麼。

因為在香港,根本就沒有一條名叫「香江」的河。

香港沒有「香江」。

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

對。

就是這麼好玩。

那麼既然香港沒有「香江」,為什麼人人都這麼說、連羅大佑都要唱「香江」呢?

圖:香港夜景

有一種說法,就是說在一百多年前香港剛剛開埠的時候,香港島上曾經有一條小溪,當時叫做「香江」,後來小溪斷流了,但是名字流傳下來了。

是不是這樣呢?

有待考證。

就算有溪。

也不能叫江。

不怕丟人嗎。

就現在的香港來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香港沒有江。

不管歷史上那條可憐的小小溪流是否存在,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

香港,從來就沒有什麼「江」。

什麼江都沒有。

世上原本沒有香江。

唱《東方之珠》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香江。

6

蔣緯國青年時期念軍校,同學不知道他是蔣介石的兒子,欺負他,叫他鑽褲襠。

蔣緯國嗖一下,就鑽過去了。

聽起來,像不像路邊攤《知音》之類的野史?

馮老屍什麼時候拿野史糊弄過你。

這是《蔣緯國口述自傳》裡面記錄的事情。

是蔣緯國自己親口回憶的。

圖:蔣緯國

7

有歷史愛好者說,孫中山把好朋友宋耀如的女兒宋慶齡搶走了,這件事好像不太講朋友義氣。

答案是不是這樣呢?

首先你要知道,孫中山是一個連朝廷都敢反的人,這種人毫無疑問膽子很大,不會受任何世俗的條條框框的約束,對於孫中山這種人來說,一件事一旦他想做,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事物能夠對他構成阻礙。

換句話說,追好朋友的女兒,這種一般人做不出來的事情,孫中山是做得出來的,因為他認為這是真愛,他並沒有覺得這樣做有什麼錯。

這一類的行為習慣,與他一貫的性格,是相符的,是一脈相承的。

然而,話要分兩邊說。

宋耀如的女兒愛上孫中山,宋耀如他自身也是有責任的。

為什麼?因為是宋耀如把女兒宋慶齡送到孫中山身邊、給孫中山當秘書的。

一開始是真的當秘書,秘書當久了,日久生情,就成為情侶了。

宋耀如作為孫中山的老朋友,他明明知道孫中山是一個膽子大、有勇氣、不受世俗之見約束的人,對於這樣的人,你偏偏還要把女兒送過去。

那麼至於後來所發生的事情,你也就沒什麼好責怪的了。

要怪,只能怪自己了。

圖:宋耀如

8

1925年孫中山先生病逝。

他的家裡人,後事如何呢?

孫中山逝世之後,他的原配夫人盧慕貞,長期居住在澳門,皈依了基督教,熱心參與教會活動,並最終於1952年病逝於澳門。

圖:盧慕貞

孫中山的女兒孫婉,嫁給一個名叫戴恩賽的人,也是在澳門定居,孫婉於1979年病逝於澳門。

圖:孫婉

9

我們都知道孫中山的「中山艦事件」。

鮮為人知的是,這艘中山艦,其實是日本人造的,它是1910年日本三菱造船廠幫清政府造的,當然不是免費的,是收費的。

這艘戰艦,原名叫做永豐艦,後來為了向孫中山致敬,改名為中山艦的,所以我們從史料里讀到的「永豐艦」,其實就是中山艦,它們是一回事。

圖:永豐艦(又稱:中山艦)

孫中山逝世以後多年,中山艦被編入中華民國海軍。

1938年,武漢會戰爆發,中山艦開到武漢,參加對日抗戰,被日軍的飛機擊沉。

1997年,中國將中山艦打撈出水,並在武漢建了一個中山艦博物館。

小公告:為免失聯,

請加馮學榮備用號「有趣靈魂研究所」

長按掃碼 即可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馮學榮:讀史博古通今,可以少走彎路
愛心籌款,是為窮人救命,還是為中產斂財?

TAG:馮學榮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