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道德經》里的生活智慧

老子《道德經》里的生活智慧

中國思想史上,老子賦予了「道」對萬物本根性、規定性的意義,建立了道生萬物、道統萬物的一元化理論體系,極大地提升了傳統文化的理論思辨性。他以經驗實例論證了恆常之道的特徵,將其灌注於日常生活中,教給人們如何認識事物、如何保持優勝和如何獲得幸福。

如 何 認 識 事 物

老子洞察天道,指出「反者道之動」,認為天道的本性是變動;變動的本質在於相反事物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這一理念奠定了認識事物的前提。

在論述思想時,老子列舉了人們生活中常會遇到的相反屬性:如有無、難易、高下、大小、美醜、輕重、靜躁、剛柔、歙張、興廢、強弱、勝敗、存亡、取予、進退、福禍、得失、清濁、明昧、久暫、終始、同異、人己、愛惡、貴賤、古今、智愚、結解、主客、損益、巧拙、成缺、寒熱、親疏、抑舉等等,他歸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認為世界萬物都包含著內在聯結而又相互對立的趨勢,對立趨勢推動事物的變化,又寓含著變化的結果。

老子以實例作論證說:「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在車軸、陶器、戶室等事物中,因為有了空虛的「無」,才具備器物的「有」,足見「有」與「無」的互相依存與難分。又如善惡相近、難易相成、福禍相倚、大智若愚等,都表明相反事物的內在相通性。

老子說:「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深遠的天道與物象常常相反。既然萬物都包含著相反的趨勢,那要全面認識一事物,就不僅要看到它的正面,還應把握其表象的反面,這才是合於天道的認識。《紅樓夢》中的跛足道人給貪慾致病的賈瑞送來風月寶鑒,叮嚀說不可照正面,只能照反面。整個故事寓意深長地告誡人們,正面的美好與反面的醜陋是同一對象,識透事物的反面才是關鍵;只看事物的正面,是危險有害的!曹雪芹看來是深得老子思想的玄奧。

老子從反面認識事物的思想是深刻而極富影響的,中國人歷來相信利害相雜、福禍相倚、物極而反、贏縮轉化的定則;主張安不忘危,治不忘亂,臨強不畏,處弱無卑;人們有塞翁失馬的挫折慰藉,也有月滿則虧的成功警省。這都體現著對事物反面的顧及。

同時,老子這一思想也教給人們從反面入手的處事方法。欲取先予、知雄守雌、以曲求全,就是處事中主動佔據反面,等待條件和機會、以反得正的方法。天下大事做於細,治大國若烹小鮮,以不爭而取勝,無為而(無不)為,以無事取天下等方法,更是增益了人們的經驗智慧,把以反得正的方法推廣到生存生活以外的領域。

如 何 保 持 優 勝

恃強而持勝是人的本能,然而,根據「反者道之動」,強大往往內含著毀滅,是危險的處世之道。老子因而提出「弱者道之用」——柔弱才體現道的精神。

老子始終從天道規律上看待事物。他說:「物壯則老。」強壯的事物跟隨的是衰老和死亡,故難長久;另一方面,老子看到了柔弱之水的優勝性,發現了「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的道理。在強與弱的兩相比較中,他認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強梁者不得其死,而弱小則富有生機。並據此提出「知其雄,守其雌」的持柔守弱的方法,意在保持長久的優勝。

老子認為,「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理人都明白,但實行起來卻不易。問題在於:「心使氣曰強。」平靜如水的心受到氣的驅使,就會去逞強。老子因而指出,「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戰勝別人只靠一時的力量,能戰勝自己的逞強之氣,才是真正的強大者。《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在與諸葛亮對陣的祁山戰場上避戰守弱,在與曹爽較量的政治鬥爭中稱病處下,他常常主動地規避強大,但他卻是三國博弈最後的勝利者。事實證實了老子柔弱勝剛強的現實性。

古老的易經思維崇尚陰陽和合,儒家推崇其中陽性的剛勁強健作用,主張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老子則推崇其中陰性的柔弱和順之德,認為「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從根源與本質上論證了陰柔屬性的根本性。陰陽學說對陰陽兩者的角色與功能這樣劃分:「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陰持靜,為陽之內守;陽呈動,為陰之役使。老子的貴陰賤陽與儒家的陽尊陰卑,實際是在陰陽和合的世界上選擇了不同的人生定位:崇陰守弱看重人自身的生存,尊陽進取則看重人的社會責任,兩種處事方法體現著處世觀與價值觀上的不同選定。

如 何 獲 得 幸 福

幸福是人現實中的一種生活富足狀態,又是人內心的滿足性感受。老子沒有使用「幸福」的概念,但他認為,有一種合於天道、順乎自然的生活,人在其中無禍無咎,安於平和舒泰(所謂「往而無害,安平泰」),這就是幸福。

根據道統萬物的理念,人們要獲得平和舒泰的生活,就應遵循天地間的常道。「無遺身殃,是謂襲常。」不願招致禍殃,就要因循常道。相反,「不知常,妄作,凶。」不識常道而任意妄為,自會引來兇險,失去幸福。

在生活中,人們把慾望的滿足視為幸福的獲得,老子則看到了事情的反面,認定慾望是幸福的天敵。因為奢欲貪得銷蝕了人的滿足感,使「慾望的滿足」永難實現,從而使幸福淪為水中之月;同時,「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奢欲貪得促使人背離天道,沒有滿足,恣意妄為,人生災禍大多由此而起。正是慾望破壞了平和舒泰的生活,哪兒還能帶來幸福?

從表象上看,人是為了幸福才追求慾望,然而,天道運行與事物表象正好相反,人縱容了慾望,卻從根本上失去了幸福,這是人類的誤區和不幸。古典小說《金瓶梅》中的男女主人公心性機敏,大都生活富足,遺憾的是他們作了慾望的奴隸,慾望控身不自由,是慾望毀滅了他們的生命和幸福,使他們淪落成一個個可憐的人兒。當代社會的腐敗案例,從來沒有生計困窘的成因,無一不是貪慾在驅使,貪慾使人墜入身心受控、沒有幸福的無底洞。生活的邏輯一再告訴人們:慾望的確是幸福的天敵。

慾望之門並不能通往幸福,老子主張從慾望的反面入手,以「無欲」來獲取幸福。他要人們「無知無欲」「見素抱樸」,認為「知足之足,常足矣。」生活中剔除慾望,時時感受到滿足,這才是真正而長久的幸福。自然,多彩的生活對慾望生成難免有刺激作用,比如「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但老子認為,人應該自覺地抑制慾望,「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以便在樸素的生活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安於平和舒泰。在老子看來,消除了貪慾,就是打開了一生幸福的閘門。

老子論及幸福時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這是一種無欲、知足、知止的長久幸福觀。他叮囑人們:「大道甚夷,而民好徑。」大道本來平坦易行,但人們好走捷徑,往往弄巧成拙。其實,剔除了奢欲,生活中知足知止,那幸福就在眼前。

老子學說以生存生活著的個體人為本位,揭示了深沉的宇宙法則,描述了淳樸的生活哲學,展現了簡易的生存智慧。人的一生,無論處江湖之遠,還是居廟堂之高,老子的思想都能給灰白的生活打上色彩,給前行的斷途照出曲徑,給孤寂的生命送上靈魂的溫熱。

本文原載於《光明日報》(作者馮立鰲,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往期文章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微信號:JYSyangtaigong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台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道教詩詞 巴陵遺詩
妙手仁心惠百姓,德名永以做地標:一座用道士之名命名的城市

TAG:濟源市陽台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