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唐朝人的硬科技:《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信息與傳遞

唐朝人的硬科技:《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信息與傳遞

作者 | 苜營

來源 | 人民郵電出版社公眾號

這個夏天,一部《長安十二時辰》火遍了全網。

豆瓣上,21萬網友為它打出了8.6的高分,這在國產電視劇中,實屬少見。

電視劇中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演員演技在線、場景規模宏大、製作考究,還有很多唐朝的人文社會風貌也成為了吸引觀眾眼球的亮點。

除此之外,劇中的很多細節更展示出了唐朝人的智慧。比如,靖安司用於傳遞信息的望樓和探案的大案牘術作為全片的「硬科技」,在全網上下都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其實,這些「硬科技」的核心只有兩個字,那就是——「信息」!

望樓

信息的冗餘,是福?是禍?

鼓聲隆隆作響、武侯上下飛奔、窗格燈影變換……靖安司的望樓每次傳遞信息時,都會賺足觀眾的眼球,從而將劇情推向一個高潮。

司丞李必在第一集就說:「長安城108坊,每300步設一望樓……武侯自望樓看到任何異狀,都以約定暗語速傳靖安司。

由此可見,望樓最基本的功能是信息的傳遞和加密

不論是鼓聲還是窗格,其實都是對信息進行了編碼,然後進行傳遞。不同的鼓聲代表不同的情況,不同的窗格代表不同的意思

其實早在西周時期,古人就會建烽火台來作為情報傳遞系統。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訊息。可以說,這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傳遞方式。

劇中所展示的望樓其實是進階版的「烽火台」。

我們前面提到,望樓的鼓聲是對信息進行編碼,然後進行傳遞。在歷史上,還有一種奇特的「鼓聲」,是直接「講述信息」的

美國暢銷書作家詹姆斯·格雷克在他的代表作《信息簡史》一書中就提到,16世紀,非洲南部的人們會用鼓進行「溝通」。這種鼓聲不是代表著某些意思,而是直接表達意思

比如,我們在網上聊天時經常使用「886」,並不是這個數字有再見的意思。而是它和「拜拜了」諧音,所以我們使用它作為打招呼的用語。

非洲的「鼓語」就是如此,它是直接用來溝通的,可以說是一種溝通語言。

但是,這樣用鼓直接溝通,很容易引起歧義。

就像在我們在日常說話時,很多同音字或者是讀音相近的字會引起誤會。比如:「劉老師」和「柳老師」、「登機了」與「登基了」等都容易引起誤會。

而「鼓語」因為音調相近,這樣的問題就更明顯。

那麼,如何才能消除誤會呢?這時就需要引入冗餘信息

我們一直以為,信息越簡明越好,但實際上,冗餘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排除歧義

比如:「飛機馬上起飛了,我要登機了。」如果光聽到後半句,我們可能會誤以為是「登基」,即皇帝即位,但是結合前文,也就是「冗餘信息」,我們就能消除誤會。

再比如,我國古代的《詩經》中很多句子都採用重複的結構,其實是為了消除在傳播中的歧義。

而非洲會說話的鼓,也是如此。「鼓聲」更像是「歌聲」,通過不斷重複並加入冗餘的信息,來確保人們接收信息的準確性。

此外,「冗餘信息」還可以幫助我們破譯加密的信息。《長安十二時辰》中伊斯執事正是利用「信息冗餘」來破除密碼。他通過自己平時的觀察,推理出了某幾個字的意思,再由少及多,逐漸破譯瞭望樓的密碼系統。

根據冗餘信息破譯密碼,其實是一種常用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克勞德·香農和阿蘭·圖靈,經常會在食堂共進午餐。但他們彼此可能不會有太多交談,因為當時他們都正在分別破譯軍事密碼。

當時德國的密碼系統叫恩尼格碼,是一種多碼加密裝置,曾號稱不可破譯。圖靈改進了波蘭科學家設計的「Bombe(炸彈)」密碼破譯機,最終攻破了這套密碼。「炸彈」在戰爭期間及此後的30年間,一直都是一個機密。有人評論說,這台機器對戰爭的影響,甚至超過戰場上所有真實的炸彈的威力

恩尼格碼密碼機(圖片來源於百度)

香農則是從純數學領域,對密碼系統進行分析。香農認為,一方面,在日常語言中,冗餘可以輔助理解。另一方面,在密碼分析中,冗餘信息則是破譯密碼的關鍵所在。

香農(圖片來源 https://opc.mfo.de/detail?photo_id=3807)

比如,在英語世界中,t後面往往會跟隨h,q後面往往會跟隨u,所以,從字母或單詞出現的幾率入手,就可以掌握某些密碼破譯的關鍵。

如果我們已知一套密碼中的x代表t,x後面總是跟著a,那麼a就很可能代表h。

實際上,不論是靖安司的鼓聲還是非洲的鼓聲,不論是增加冗餘信息還是以此破譯密碼,一切都是我們和信息進行的遊戲。

大案牘術

信息量越來越大,是福?是禍?

要說《長安十二時辰》里身懷絕技的人,那非徐賓莫屬。

雖然片中主角各有風采,但只有徐賓通曉大案牘術的核心演算法,搓搓朝珠,就能說出某年某月的某件事,或者從大腦中調出某個人的檔案,簡直就是一個行走的「大數據」處理中心

其實,自古以來,人們對信息、數據一直有著特殊的感情。

遠古的結繩記事、壁畫、史料,無一不是人們為了抵抗遺忘所體現出的智慧和付出的努力。但是,真的把所有的信息都記下來,就是好的嗎?

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我們所有的行為幾乎都會留下痕迹,我們的記憶也因為硬體的發展而被無限擴展了。但我們真的感受到了幸福了嗎?

詹姆斯·格雷克在《信息簡史》中寫到了博爾赫斯的《巴別圖書館》:

在這本書中,博爾赫斯描寫了這樣一個珍藏了所有信息的圖書館:它收藏了所有語言的所有書,包括驗證和預言每個人行為的書,福音書。福音書的註解以及福音書註解的註解,詳細到分鐘的未來歷史,所有書的所有改寫版本,以及圖書館的正確書目和不計其數的錯誤書目等等。

但也正是如此,你無法從中找到需要的知識,因為所有的知識都在這裡,正確和錯誤難以分辨。這就是信息過載。

信息過載最經典的案例的莫過於「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的初衷是成為一個自由的、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寫作撰寫的在線百科全書。人們抱著「收錄一切」的想法在上面進行創作,但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維基百科」編輯富克斯曾提出一個問題:大千世界,林林總總,值得為所有的事物都在「維基百科」上建立條目嗎?慢慢地,這個問題變為:「維基百科」是否應該事無巨細地描述整個世界?

甚至「維基百科」後來還分成了「刪除主義」和「收錄主義」兩大陣營。

「收錄主義」對「維基百科」的內容持開放的態度,而「刪除主義」則主張刪除瑣碎的條目,比如,寫的太短、太差或內容不可靠、不重要的條目。

有趣的是,「維基百科」創始人威爾士卻傾向於「收錄主義」。2007年,他曾在南非一家名叫「Mzoli』s」的餐廳吃飯。隨後,他在「維基百科」上創建了一個「作品」:「Mzoli』s是家肉鋪兼餐館,位於南非開普敦郊區的古勒蘇鎮」。

但這個條目只存在了22分鐘,就被一個19歲的管理員以主題不重要為由刪除了。

一個小時後,另一名用戶重建了這個條目,並配上了當地的博客和訪談文字稿加以說明。但隨後,又有人以涉嫌廣告為由,提出了反對意見。

「維基百科」的故事,正是這個社會對於「信息」態度的縮影:

我們希望掌握一切信息為我們所用,但信息卻早已突破了我們人腦所能處理的極限。這就像是一股洪流撲面而來,一般人很難在其中站穩腳跟。

在信息時代的每個人,都能夠體會到龐大的信息所帶來的壓力。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我們希望獲得一種工具,能通過信息獲得最正確的答案,但我們不是徐賓,無法靠自己掌握「大案牘術」。

很多時候,龐大的信息帶給我們的不只是紅利,更有挑戰。

《信息簡史》

一股充滿張力的洪流

不論是香農、圖靈破譯密碼的故事還是「維基百科」的紛爭,其實都來源於這本《信息簡史》。

這本書自2011年一經上市,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併入選當年《出版商周刊》年度最佳圖書。2012年更榮獲英國皇家學會科普圖書獎和美國筆會愛德華·威爾遜科普文學獎、英國筆會赫賽爾-蒂爾特曼獎。

其實,信息的歷史也是人類發展的歷史。但要想把信息的歷史說明白,真的很難。

信息歷史的難,首先難在定義,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發送和接收著信息,但卻很少有人能清楚地定義「信息」。信息究竟是文字,是語言,還是書籍?直到香農提出:「通信的基本問題是,在一點精確地或近似地復現在另一點所選取的訊息。

信息歷史的難,還難在機械原理。從紙張到電報、再到電話和網路,通訊技術的發展一次次地將時空進行了「摺疊」。這其中涉及了人類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技術發展。要想把信息理論講清楚,無疑需要將人類技術史全盤掌握。

信息歷史的難,還難在人文。信息是人與人交流的產物,正所謂「萬物源自比特」。從通信到醫學甚至天文學,無一不在信息的包裹之中。要想說明信息的歷史,人文情懷必不可少。

但是如此難的信息的歷史,《信息簡史》卻做到了。

本書作者詹姆斯·格雷克歷時七年,為我們描繪了信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小米董事長雷軍說:「信息是人的鏡子,它在技術更新與模式興替中展現出變化萬端的色彩……我時常會驚喜於作者竟能把如此漫長的一段歷史濃縮在一本書中。」

《浪潮之巔》作者吳軍說:「這是一本可以讓你長知識的書。」

微信之父張小龍說:「這本書可以讓人多一個視角來看待和理解世界,即『信息視角』。」

信息時代,是一個充滿張力的時代,我們追逐著信息、處理著信息,從風平浪靜到波瀾壯闊,信息的洪流從未停下腳步。

信息時代必讀

帶你開啟一場信息思想之旅

長按識別購買

傳播數學,普及大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玩的數學 的精彩文章:

每日打卡做題對號入座
每日打卡做題求橢圓方程

TAG:好玩的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