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李煜筆下的雨悲痛欲絕,短短的幾句,更是直擊我們的心靈!

李煜筆下的雨悲痛欲絕,短短的幾句,更是直擊我們的心靈!

公元975年南唐滅亡,當時最後一任皇帝李煜帶著文武大臣接受投降,隨後他被帶到大宋都城,開始過起了沒有人身自由的日子,也正是從此之後,中國歷史上多了一位亡國之君,卻又誕生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李煜的一生應當說是極期矛盾,他原本不想當皇帝,可是無奈歷史賦予了他這個重任,勉為其難的他,只好穿好朝服坐在金鑾殿上接受朝臣的拜見,從而成為了一位皇帝。

大概他從當皇帝那一刻,內心便是註定了會痛苦,原本他只想成為一位文學家,從來也沒有想過要當皇帝,再說怎麼輪也輪不到他,作為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他不可能會有這樣的機會,但是歷史卻又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把他推到了皇帝的寶座上。李煜在位期間依舊還是醉心於文學,也就使得最終釀成了悲劇。

雖然李煜並不能夠算是一位好皇帝,可是在文學中,他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成為了詞中真正的皇帝,更是受到後世無數人的追捧。另外他對於後世的文學,也是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這大概也正是李煜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尤其是他後期作為階下囚,失去了人身自由,他的內心也更加的悲痛,這一時期所創作出來的作品,每一首都感人肺腑,讀來更是令人肝腸寸斷。

李煜後期寫過很多悲痛欲絕的作品,其中這首《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最為獨特,通篇詞人借雨抒情,表達了內心的那種悲痛之感。也正是他的這一份悲痛之情,即使是在寫雨,那也是充滿了無限的憂愁。而我們讀這樣的一首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詞作中所傳遞出來的那一份憂愁,以及悲痛之情。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作為一位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帝,可是到了晚年他卻是淪為了階下囚,內心的那種悲痛之苦,大概也只有他自己能夠明白。然而也正是由於有了這麼樣一種刻骨銘心的感觸,才使得他的作品中處處能夠感受到他的那一份憂愁,以及他對於人生解讀,這首詞儘管只是描寫了自己當時的一種感受,可是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那一份悲痛之情,讀來卻是令人肝腸寸斷。

詞的上片寫得就很是深刻,也很是凄美,李煜通過對於雨的描寫,從而抒發了內心的那種傷感之情,整個上片完全只不過是描寫了一些看似很細小的事物,可是寫得卻又是很凄美;那這上片大致的意思是,門帘外此時正好傳來了雨聲,這潺潺更是令人傷心不已,濃濃的春意也被這一場雨給帶走了。一個人獨自躺在這床上,即使是蓋上了這錦被,那也是能夠感受到那一份寒冷。夢裡更是不知身處何地?只是迷迷糊糊地覺得自己像是在外地做客,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稍稍讓自己心安一些。

詞的下片寫得就更加的傷感,此時李煜又回想起了自己故鄉,而這樣的一種回想,也使得他內心更是傷心欲絕,我原本是不應該一個人獨自去登高望遠,站在這欄杆上眺望,使得內心更是有了無限的憂愁,整個南唐的江山早已是物是人非,離別的時候很容易,可是想要再見,卻是比登天還難。所有的過往都猶如流水和落花一樣,隨著春天的逝去,從而再也不會回來,現在與過去相比,當真是一個天下一下地下,再也不是從前了。

李煜的詞里自然而然地總會流露出一種感傷的情緒,而他的這首《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作為他晚期最重要的一首作品,更是把內心的那種無限憂愁表現的淋漓盡致。我們從這首詞中,最能夠感受到的還是那一份悲情,以及詞人內心的感傷之懷,這也正是由於太過於悲傷的緣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詩美文 的精彩文章:

世人只知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不知孟浩然送王昌齡才是真正動情
辛棄疾最解氣的詞,用一鳥一草三種酒器,將小人醜態寫得淋漓盡致

TAG:美詩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