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別讓壓抑毀了孩子:寧願用自我傷害的防禦機制,也不願和家長溝通

別讓壓抑毀了孩子:寧願用自我傷害的防禦機制,也不願和家長溝通

文/拜託了爸媽,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下午去學校接女兒的時候,提前半個小時過去,順便找老師了解下女兒近期的情況,在經過五年級班門口的時候,看到一小女孩子從上課的課室裡面衝出來,衝到走廊上不斷地使勁地揪自己的頭髮,看起來很痛苦的樣子,正在上課的老師也嚇壞了,便跑出來想安慰孩子,那個孩子看到老師過來就跑進了衛生間里,更加用力地揪自己的頭髮,甚至想用頭去撞擊牆壁。

班主任聯繫了她媽媽,她媽媽倒沒有很驚訝,只是看起來很痛苦的說:這個孩子不是第一次這樣了,之前在家裡也會,我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她只說是對自己的懲罰,孩子的媽媽平常工作也很忙,經常要出差加班,對孩子的關注度很低,但是孩子從小就很乖,所以家裡人對這個孩子也很放心,但是隨著孩子越來越長大,發現孩子竟然會做出這樣傷害自己的事情了。

家長們也千萬不要不當一回事,不要覺得只要孩子用他們的方式釋放完了壓力就可以了,如果自己的孩子出現類似自我傷害的方式來釋放壓力的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自己的孩子會不會患憂鬱症了,不要覺得憂鬱症只有成年人才會有,有數據顯示,每50個孩子當中就會有一個患抑鬱症,年齡普遍在6-10歲左右的多些。

孩子產生抑鬱症並且發生自我傷害的行為,有些可能是家族遺傳,更多的是身邊的一些因素導致的:

家庭親子關係緊張

如果孩子所處的環境是跟父母、家裡人的關係緊張的,那孩子患抑鬱症的概率將會大大增加,例如二胎家庭,家裡人在二寶身上付出的太多,關注也比較多,在大寶身上照顧不周,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心理不平衡,可能孩子不會跟別人說自己不開心,他們只會在自己心裡藏起來,慢慢的在孩子心裡就積攢了很多的負面情緒,對父母給自己的愛不敢確定也沒有安全感,長期處於這樣的心理狀態中,孩子便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自我釋放,得抑鬱症的概率也很大。

孩子過於追求完美

其實孩子們也不是沒有壓力,只是他們的壓力在成年人看來是不值一提的,他們的壓力也就是「學習成績」,學業的加重會增加孩子的焦慮,他們越是想做得更好就越難做到,他們那種過於追求完美的心理,都會讓自己變得焦慮。

孩子試圖反控制

現在的家長都喜歡孩子的大小事都包攬在自己身上,也喜歡去管束著孩子,讓孩子喘不過氣來,其實孩子從3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第一個叛逆期,他們有自己主張的事,由於年齡小就被壓制著,10歲左右的時候開始第二個叛逆期,這個時候的他們完全有能力去證明自己了,但也還是被壓制著,他們在心中空有一腔動力,但卻無處釋放的感覺,也會讓他們覺得特別壓抑。

當家長發現孩子情緒低落或自我傷害行為時,家長們應該怎樣引導?

1、鼓勵孩子說出想法

家長們鼓勵著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家長們要找一個合適的時機跟孩子好好的溝通,當孩子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選擇吼罵是沒有用的,孩子已經開始慢慢長大,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是非觀,只要家長們耐心地跟孩子溝通好,孩子也不會不肯跟家長敞開心扉的。

2、讓孩子把不滿畫出來

畫畫是可以反應一個人的真實心理狀態的,可以帶孩子去倒一個專業的心理醫生處,拿出一張畫紙,讓孩子試著畫出自己的情緒來,可以根據這樣話來對孩子進行對症下藥的疏導和教育。

3、把內心不滿用信表達

如果用嘴溝通可能會略顯尷尬,一些放不開的家長和孩子之間會沒有什麼好說的,那麼就用筆溝通吧,用寫信的方式,家長們把自己的人生建議都寫在信上,這樣的溝通方式能讓雙方的情緒都很平和,不會壓制不住情緒就指責孩子。

4、用運動方式釋放壓抑

運動是一個很好的釋放壓力的方式,上課一整天,下課還要去培訓班,然後回家繼續寫作業,根本就沒有時間來釋放自己體內的多巴胺,心情一直壓抑著怎麼開心呢?所以在晚飯過後可以帶著孩子去公園散散步,在周末也帶孩子去爬山打球,孩子的心情自然就會好些。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情緒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如果這股力量壓制在心裡太久就會壓制起自己來,然後在不斷的尋找一個發泄的出口,而孩子們不知道如何正確的釋放便用錯誤的方式來傷害自己,家長們也要引導著孩子做一個樂觀的、情緒穩定的孩子,家長們也同樣要做到。

育兒有態度:讓育兒輕鬆,讓養育生活更從容。

喜歡「拜託了爸媽」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分享!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託了爸媽 的精彩文章:

語言暴力傷害有多大?我終於把孩子吼成了窩囊廢,是一生的傷痛
熊孩子徘徊在挨打的邊緣,邊喝奶邊洗臉,爸爸已經準備好藤條了

TAG:拜託了爸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