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中國大刺客:專諸刺殺吳王僚,彗星襲月

歷史上的中國大刺客:專諸刺殺吳王僚,彗星襲月

編撰:史遇春

專諸,春秋時吳國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區西北)人。

據《吳越春秋》記載,伍子胥從楚國流亡到吳國的途中,所看到的專諸,是這樣一位俠士:

「專諸方與人斗,將就敵,其怒有萬人之氣,甚不可當。」

後來,經過伍子胥的了解和打聽,他知道專諸是一位敢於赴難的勇士。

於是,伍子胥與專諸結為至交。

伍子胥進見吳王僚,說了很多攻打楚國的好處,勸吳王對楚國用兵。

吳公子光聽說了伍子胥勸說吳王攻打楚國的事後,他對吳王說:

「伍員那個人,我有所耳聞,他家的底細,我也了解地非常清楚。伍員的父親和哥哥都是被楚王殺死的。伍員之所以勸說大王攻打楚國,當然有他自己的目的。他表面上是在為吳國打算,其實,心底里還是為了報他家的私仇。大王您要想清楚了。」

吳王聽罷,又去了解了一下實際情況。他發現,吳公子光並沒有說假話。於是,吳王就不再提伐楚的事了。

伍子胥對吳國的內政進行了深入細緻地了解。

經過多方打探,伍子胥清楚地知道了吳公子光打算殺掉吳王僚的陰謀計劃。

伍子胥心想:

吳公子光有一定的實力,既然他已有了謀奪王位之心,那麼,未來借吳伐楚的事,可能需要公子光來實施。但是,眼下,那個公子光有奪取吳國王位的企圖,還不能勸說他向國外出兵,因為時機還不成熟。

為了以後行事方便,伍子胥就把專諸推薦給公子光。

說到這裡,需要交代一下吳王僚與吳公子光的家庭背景與血親關係。

話說吳公子光的父親就是先吳王諸樊。

諸樊有三個弟弟,大弟叫余祭,二弟叫夷眛,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

先吳王諸樊知道季子札賢明,就刻意不立太子。他想讓弟弟們按照長幼次序把王位傳下去,這樣,既不會引起不必要的紛爭,又可以達成最終把國君的位子傳給季子札的夙願。

先吳王諸樊死後,吳國的王位就傳給了先吳王的大弟余祭。

余祭死後,按照兄弟相傳的先例,王位傳給了夷眛。

夷眛死後,按照先前的規律,吳國的王位本當傳給季子札。但是,季子札卻不喜歡當國君,他四處逃避,不肯就位。

國不能一日無君,沒辦法,吳國人就擁立夷眛的兒子僚做了國君。

這樣說起來,吳王僚就是公子光叔叔的兒子,公子光也就是吳王僚的叔伯兄弟(堂兄弟)。

吳王僚即位之後,吳公子光十分不滿,他私下裡抱怨說:

「如果按照父輩兄弟相傳的次序,那麼,季子札應當立為吳王;如果依循父子相傳的舊例,那麼我才是真正的嫡子,應當立我為君才對。」

正因為有此不滿和怨恨,所以,吳公子光秘密供養了一批有智謀、有勇力的人,企圖依靠他們,幫助自己取得王位。

吳公子光得到專諸以後,對他很是照顧,待遇優厚。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死了。

這一年的春天,吳王僚趁楚國辦喪事的時候,派他的兩個弟弟公子蓋余和屬庸率領軍隊,包圍楚國的灊城;他還派延陵季子到晉國,以觀察各諸侯國的動靜。

楚國雖然在國喪中,但是軍隊並未示弱。

吳國發兵後,楚國也出動軍隊應對,經過較量,楚軍最後斷絕了吳將蓋余和屬庸的後路,使得吳軍無法歸還。

估摸著吳王僚的形勢不妙,且軍隊在外受困,這時,公子光判斷時機已經可以利用。

於是,公子光對專諸說:

「當下國內形勢危急,這是個好機會,這個機會不能白白地丟掉。如果不去爭取,哪裡會有收穫?僚不足以統領這個國家,我們現在可以動手,拿回王位。更何況,我是吳國真正的繼承人,原本就應當立我為國君,是他們自己不安規矩出牌的。即便是按照父輩們兄弟相傳的先例,即使季子札回來,我已經當了國君,按季子札的個性,想來他也不會廢掉我的。」

專諸接過公子光的話,說道:

「王僚是可以殺掉的。就其親屬而言,他母親年邁,孩子弱小,一點都幫不上他;他的兩個弟弟雖然得力,但是,現在都帶著軍隊在攻打楚國,何況的是楚國軍隊已經斷絕了他們的後路,他們一時半會也回不了國。當前,吳軍在外被楚國圍困,吳國國內沒有正直敢言的忠臣。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採取行動,王僚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

公子光聽專諸這麼一說,覺得事情可行。

於是,公子光馬上跪下,以頭叩地,對專諸說道:

「先生啊,我的身家性命,全寄托在您身上了。」

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下了好些身穿鎧甲的武士,他備辦酒席,宴請吳王僚。

吳王僚也是小心謹慎的人,生怕有所閃失,他派出衛隊,從吳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裡。門戶、台階兩旁,都是吳王僚的親信。夾道站立的侍衛,都舉著長矛。

喝酒喝到極其暢快的時候,公子光假裝腳有毛病,於是,他就進入地下室,讓專諸把匕首放到烤魚的肚子里,然後把魚進獻上去。

來到吳王僚跟前,專諸掰開魚腹,迅速取出匕首,趁勢狠力向吳王僚刺去。

可憐吳王僚還沒有反應過來,已經中了專諸的匕首。

專諸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俠士,出刀狠、准。

吳王僚當場就斃了命。

吳王僚的侍衛人員營救吳王不及,但是,他們殺死專諸,還是綽綽然大有餘力的。

在吳王僚的謹慎侍衛人員殺死專諸的時候,公子光安排好的那些埋伏在地下室的武士蜂擁而出,全部消滅吳王僚的侍衛。

吳王僚被刺殺後,公子光自立為國君,這就是吳王闔閭。

闔閭即位後,封專諸的兒子專毅為上卿。

據說,專諸刺殺吳王僚哦時候,事先已有天象徵兆,也就是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即所謂「彗星襲月」。可惜,吳王僚沒有注意到天象的暗示,否則,大刺客專諸能不能成事,還在未定之天。

附:關於專諸的相關評價

《戰國策·魏策四》中唐雎言:

「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

漢司馬遷《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

漢桓寬《鹽鐵論·論勇第五十一》有:

「專諸手劍摩萬乘,刺吳王,屍孽立正,鎬冠千里。」

唐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贊道:

「曹沫盟柯,返魯侵地。專諸進炙,定吳篡位。彰弟哭市,報主塗廁。刎頸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奪魄,懦夫增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塵境心影錄 的精彩文章:

原創 寵幸優伶,可比北齊高緯、後唐李存朂的明朝皇帝中
原創 那些效仿岳飛刺字的美談和笑料下

TAG:塵境心影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