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總是遇渣的女人:不是你瞎,是被「性格盲點」蒙蔽

總是遇渣的女人:不是你瞎,是被「性格盲點」蒙蔽

01

不招人待見是怎樣一種體驗?

韓劇《我的老闆每天死一次》講述了一個毒蛇老闆,每天都會因為員工的怨恨而死掉的故事。

組員有禮貌的和他打招呼,他隨口就是一句:「先擦好口水。」

懷著二胎還要接送老大上幼兒園的女同事,因為遲到5分鐘,就被他諷刺一通並扣了年假。

看到同事即將進電梯,別人的反應是幫忙按開,他卻一個勁地按關,多1秒都不想等。

在他眼中只有基準、原則、常識,100%的自我中心主義者。

這樣的人,自然不招待見,但是他自己卻渾然不覺,以為受到全公司上下的愛戴和敬佩。

而戲劇化的是,只要有人心生怨恨,老闆就會死掉,還會陷入無限循環。

當我們看到讓人討厭的老闆吞口水被噎死、被車撞死、被掛鐘砸死、跌入井裡摔死,竟然有特別暢快之感,這足以說明:有缺點而不自知,有多讓人厭棄

雖然是一部腦洞大開的劇,現實中不會有人分分鐘被詛咒而死。

但,有缺點而不自知,其實就是一種「性格盲點」。

02

你的性格盲點

正在成為你的絆腳石

日常工作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困惑?

為什麼我覺得自己很愛對方,卻並沒有換來同等的愛?

為什麼我總是在重複自己不喜歡的人際模式?

為什麼我覺得自己很好相處,但別人似乎對我愛搭不理?

其實,這都與自我認知偏差有關,心理學上稱之為「性格盲點」。

早在17世紀,法國物理學家馬里奧特發現了人類眼球上的盲點。人的視網膜上存在一部分沒有感光細胞的區域,當物體的影像落在這個地方不會引發視覺,雖然它就在你的面前,但你一點也察覺不到它。

盲點不止存在於視覺,人的性格中也隱藏著很多自己都看不見、弄不清的因素,影響著你的日常認知和行為,這就是性格盲點。

美國心理學家約瑟夫和哈里提出了分析人際關係和傳播的「約哈里之窗」理論,將人的認知分為四個窗口:

別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就是你的盲目區。

比如你嘴角有一粒米,自己察覺不到,但旁人一眼就看到了它;

對應性格方面,你的優缺點、思維定勢,別人看的比你更清楚,而自己卻不知道。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陷入性格盲點中不自知,很容易在盲區中鑽牛角尖,陷入莫名的困惑中,甚至以自我為中心,面對問題一意孤行,最後不撞南牆不回頭。

比如之前張靚穎結婚時,雖然遭到母親強烈反對,還是義無反顧的舉行了婚禮。

張靚穎眼裡,這個男人陪伴了她十年,給了她缺失的愛;但她卻看不見自己的母親說:「經過13年的觀察,一件件事情讓我不得不認為,他並不是真正的愛著我的女兒。」

而結婚一年半,就被爆出感情不和,最後分道揚鑣。

童年缺少父愛,讓她像抓住氧氣面罩一樣從這個男人身上找補,養成「病態依賴」的性格盲點,遍體鱗傷才幡然醒悟。

性格盲點,正如同我們駕車時的視覺盲區,你根本不知道在那個區域暗藏的什麼。如果視而不見,如果這裡有安全隱患,就會當場出事故。

在那塊看不見的陰影區,恰恰是你最大的弱點。

發現自己的性格盲點,並學會擺脫它對我們的支配,你將走出陰霾,擁有十倍精彩的人生。

你最「致命」的性格盲點是什麼?

如何才能從第三視角審視自己,看到被忽視的盲點?

你還有什麼辦法擺脫這種盲點的「操控」嗎?

我們聯合壹心理8位權威心理學家共同研發了「性格盲點測試,從心理學角度,幫助你評估你性格中的盲點,幫助你認識自己。

※本測評將從四個維度出發評估你性格的「盲點」是什麼,並從人際、工作和情感三方面分析性格盲點對你的影響,並在報告最後一部分為你提供一些提升建議,幫助你更好地改善。

-性格盲點測試-

測評體驗價9.9

測試題:21題丨測試報告:6頁

測試完成後,生成的報告將永久保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性本能的兩個層次
你不懂我,這不是我的錯——那些精神分裂的藝術家們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