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科幻不等於大場面,《上海堡壘》拿來做賣點的不過是皮毛

科幻不等於大場面,《上海堡壘》拿來做賣點的不過是皮毛

萬眾矚目的科幻巨制《上海堡壘》於8月9日上映,結果豆瓣評分開畫4.2,今天掉到了3.3,票房上映三天才剛過1億元,引來一陣又一陣群嘲。

再聯想一下開映前各大自媒體號輪番叫好、導演給劇組寫信、認為會延續《流浪地球》的成功等一連串的營銷動作,不由得讓人噴飯。

拉封丹寓言里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大山臨盆,天為之崩,地為之裂,日月星辰,為之無光。房倒屋坍,煙塵滾滾,天下生靈,死傷無數……最後生下了一隻耗子。《上海堡壘》大概如此。

科幻不等於大場面,《上海堡壘》拿來做賣點的不過是皮毛

《上海堡壘》劇照。

可能是口碑崩塌票房不好,惹得片方動了肝火,《上海堡壘》官微昨晚9點多選了影片中幾個大場面視頻,連發4條微博大喊「這是爛片????」如此超常規的操作,迅速成為熱搜事件。>>>《上海堡壘》發4條微博否認爛片,刪除後稱「意氣用事」

揣測一下,官方可能覺得精心準備6年,卻得不到認可,壓抑不住內心的悲涼,才有了神操作。受到關注之後,官方旋即刪了微博,繼續風輕雲淡。但這通猛如虎的操作,不但沒反轉口碑,卻引來了更密集的群嘲,有網友評論「應該把問號換成嘆號才有誠意」。

微博風波剛散去漣漪,導演滕華濤今天上午的一封道歉信又把節奏帶了起來。面對口碑崩塌,滕華濤認為自己「作為導演,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迅速又衝上熱搜。>>>滕華濤回應《上海堡壘》差評:我也不想關閉科幻電影之門

科幻不等於大場面,《上海堡壘》拿來做賣點的不過是皮毛

導演滕華濤和主演舒淇。圖/視覺中國

爛片之所以爛,除了小鮮肉演技不在線、劇情糟糕之外,就是宣發也跟著爆雷,《上海堡壘》的邏輯也是如此。滕華濤擅長言情劇,《失戀33天》《蝸居》《雙面膠》《王貴與安娜》《找不著北》《小爸爸》等皆風靡一時。這次選擇投拍科幻題材,則是典型的定位失敗。滕華濤開映前給劇組寫了一封情懷滿滿的公開信,講述了製作六年的心路歷程,自言不過是一個小升初作品,感慨「有時候很羨慕江南,書中只是寫下『上海大炮』四個字,我們在電影里呈現要好幾年」。

習慣了言情的人,難免會愛好抒情,在未經市場檢驗之前,導演信心滿滿地對外發聲,是一種自我陶醉的表現,從而會聽不進去別的聲音。事後來看,影片質量和鹿晗被曝光的時間安排,《上海堡壘》怎麼看怎麼不像潛心六年的作品。在官方營銷力度強弩之末以後,影片質量水落石出,大家發現一群往日素有口碑的媒體賬號和導演都在裸奔。無數的作品證明了流量模式的不靠譜,《上海堡壘》仍然偏向虎山行,沒做成武松,結果暴虎馮河,過度自信即是自負。這次《上海堡壘》不但成了科幻爛片的底線之一,也表現了自負式營銷的殺傷力。

科幻不等於大場面,《上海堡壘》拿來做賣點的不過是皮毛

前期曝光的劇照,展示大場面。

我們還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官微昨晚發的內容,都是選取了片中動感十足的大場面,推測一下,按照他們的定義,高昂的投入和炫酷的場面就是科幻的品質了。但是很遺憾,這種自負仍然是錯位的,電影除了顏值更要有內涵,《星球大戰》《星際穿越》等大製作都沒有僅僅停留在大場面,科技的背後是深刻的人文思考,是對人性、人類命運、宇宙存在的發問和探索。《上海堡壘》拿來做賣點的,不過是皮毛而已。

根據貓眼專業版預測,《上海堡壘》的票房超不過1.4億,看來市場做出了正確判斷。退一萬步說,《上海堡壘》的失敗,並沒有關上《流浪地球》打開的那扇大門,而是證明了中國科幻發展的曲折坎坷,滕華濤等人印證了「那裡有坑,我們跳過了」,讓後來者更加小心翼翼。

□何殊我(評論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柳寶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