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民諺中的君子之道

俗語民諺中的君子之道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俗語,又稱俗話,指約定俗成,言簡意賅,並在人們口頭頻繁使用,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定型語言單位。「俗語」一詞,早在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中就有使用,歷史悠久,包羅繁多,經常指代和囊括民諺、俗諺、村言、俚語、歇後語及口頭常用成語等多種語言現象。

俗語來源於人民群眾對生產生活實踐經驗的感悟和創造,同時來自書面文獻即文化典籍中的經典短語和名句。不論是人民群眾直接創造的俗語,還是源自書面典籍的俗語,都以人們熟知的思想觀念或形象比喻,反映世代積累的人生經驗和價值追求,堪稱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俗語及民諺,由於短小精練和意蘊深厚,共識度高並相沿成習,在千百萬次的引用和傳播中,往往被作為不證自明的「道理」,發揮著直指本心、明心見性的獨特作用,成為人們警策自己和說服他人的理由,指導日常生活。

關於君子和君子文化的俗語民諺,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內容豐富多彩,涉及為人處世的諸多側面,是俗語民諺寶庫中的重要部分。下面從義利氣節、誠實守信、處世交友等幾個方面略作陳述。

在義利氣節方面,人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口頭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句出自《增廣賢文》的俗語強調,雖然錢財人人都愛,但要通過辛勞付出,正當合法地獲取,而不能不擇手段,取之無道。

與此意義相近的俗語民諺較多,如「君子盼得天下富,小人發得一人財」「君子不怕明算賬,小人貪戀不義財」「君子爭禮,小人爭利」「義動君子,利動小人」「君子務本,小人逐末」「君子重名節,小人重名號」「知足稱君子,貪婪是小人」「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安貧,達人知命」。如何對待義與利,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格和氣節。這些關於義利氣節方面的君子俗語民諺流行民間,充分反映人民群眾對君子文化的高度認同和擁護。

在誠實守信方面,人們經常愛說的就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君子一言,快馬一鞭」。這兩句俗語大同小異,強調說話算數,不能食言。

此類有關君子誠信的俗語民諺不勝枚舉:「君子說話,如筆潑墨」「君子坦蕩蕩,有話當面講」「明人不做暗事,君子不說假話」「君子當面罵人,小人背地說話」「有事但逢君子說,是非休聽小人言」「直率坦白真君子,笑裡藏刀是歹人」「君子用嘴說,牛馬用腳踢」「君子之言,信而有徵」「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有關君子誠信的俗語民諺如此之多,既表明誠信作為社會有序運轉基本原則的重要,也說明此類君子俗語在廣大民眾心目中幾乎具有不證自明「公理」的地位。

在處世交友方面,有關君子的俗語民諺更多,「君子成人之美」「君子與人為善」「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不念舊惡」「君子絕交無惡言」「來而不往非君子」「親君子,遠小人」,都是源於古代經典又活躍於人們口頭的常用語。

其他如「君子不奪人所好」「君子動口不動手」「君子不掠人之美」「君子記恩不記仇」「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居高善下真君子,將有視無大丈夫」「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嫉妒之心」「有恩不報非君子,忘恩負義是小人」「結交結君子,栽樹栽松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寧願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等等,都是把人們心目中的善惡是非標準在君子與小人的對比中和盤托出,君子文化作為百姓日用而不覺的精神食糧,於此可見一斑。

有關君子的俗語民諺幾乎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除了上面所談論的義利氣節、誠實守信、處世交友以外,在仁義濟世、怡情養性、慎獨操守等層面,相關俗語民諺同樣繁花似錦,讓人目不暇接。

本文原載於《人民日報》(作者錢念孫,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這4首古詩,情緒低落時讀一讀,能陪你走過艱難
蘇軾告訴你,什麼才叫快樂人生!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