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尼采對藝術的五點論述

尼采對藝術的五點論述

尼采

海德格爾

本文譯自海德格爾《尼采》(第一卷),採用David Farrell Krell的英譯本,Harper Row出版社1979年版。在這篇文章中,海德格爾主要從《權力意志》一書尋繹尼采對藝術的一般界說,讓我們對尼采複雜的藝術思想有一個概括的了解。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海氏在這同時是如何揉進他自己的存在論思想的。儘管西方研究尼採的專家對海氏的闡釋曾經深致不滿,但是就海氏的闡釋本身而言,不僅言這成理,自圓其說,為美學和藝術理論開了一個新生面,而且事實上,海氏在闡釋尼採的著作特別是尼採的藝術思想時,還是力求遵循尼採的思路,並非任意發揮。至於他用自己的思想來印證尼採的思想,那也是十分自然的事,實在無可厚非。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也許不是苛求海氏的解說是否處處吻合尼採的原意,而是要從中看出這兩個大家之間的思想聯繫,並以此為契機,細想他們各自對藝術究竟說了些什麼。

對於奠定新價值的原則這個任務,藝術的作用為什麼被抬得那麼高?尼採的直接回答,見《權力意志》797則(這一則其實應列在794則的位置上):「『藝術家』現象是迄今為止最透明的……」我們一開始不必再往下讀,只需掂量掂量這句話就夠了。「最透明的」,就是說,本質上最能夠為我們所理解的,乃是「藝術家現象」——一個藝術家的存在。通過藝術家這個特殊的存在者,存在向我們最直接最敞亮地澄明起來。為什麼?尼采沒有明確回答,不過我們並不難找到尼采說這句話的深意。做一個藝術家就是能夠把某樣東西帶出來,讓它呈現它自己。「帶出來」是指,使某樣尚未進入其存在的東西自行建立起來……

做一個藝術家,首先是一種生命的形式。尼采講生命,一般是指什麼呢?他說生命是「我們最感親切的存在形式」。對尼采來說,「存在只是「生命」(氣息)概念的泛化,「是人格化之事物」,「能起意志,起作用」,是一種「生成過程」(《權力意志》第581則),「『存在』——除了『生命』,我們還沒有更好的表述存在的方式。死的東西怎麼能夠存在呢?」(582)「存在是最內在的權力意志」(693)讓我們重申一遍他的基本思路:藝術家的存在是最透明的生命形式;存在最內在的本質就是權力意志;在藝術家的存在中,我們接觸到權力意志最讓我們感到親切的形式。……

尼采論藝術,之所以先以「藝術家現象」和藝術家的生命存在入手,而不是從一般而言的「藝術」入手,目的是要凸現他的這一原則性思路:必須從創造者生產者而不是從接受者欣賞者的角度來理解藝術。他曾經毫不含糊地說:「迄今為止,我們的所謂美學,始終是一種『婦人的美學』,因為只有藝術的接受者在那裡一個勁地闡述『美是什麼』。到目前為止,在全部哲學中,藝術家都失蹤了……」尼采也同意藝術哲學即「美學」,但是它認為必須是「男人的美學」而不能變成「婦人的美學」。藝術問題應該是作為生產者創造者的藝術家的問題;只有藝術家認為美是什麼才能為美學提供立論的基石。

讓我們再回到797則:「『藝術家』現象是迄今為止最透明的……」如果我們著眼於藝術的本質,把這句話放在論述權力意志的上下文中揣摩,就能立即尋繹出尼采關於藝術兩點本質性的說法:

1.藝術是權力意志最透明最親切的賦形;

2.藝術必須從藝術家方面來把握。

我們面在可以再往下念(797則):「……從這個立場出發去審視權力、自然等等現象的基本特徵!還有宗教和道德!」尼采講得很清楚,從上述兩條關於藝術家的本質的認識出發,權力意志的其他賦形——自然、宗教、道德,我們還可以加上社會、個人、知識、科學和哲學等等——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這些存在者都以某種確定的方式而與藝術家的存在相一致,和藝術創造活動相一致,與一切在者在被創造的情形相一致。其他存在者,藝術家顯然不能夠「帶出」它們,不過它們都具有和藝術家創造的東西即藝術作品相一致的存在形式。我們在前一則警句(796)中,發現了這層意思的證據:「在沒有藝術家的地方,也有藝術品,比如人的身體,又比如某種社會組織(普魯士政府軍,耶穌會)。在某種程序上,藝術家只是這全部存在鎖鏈上的一個初始階段。世界是自己繁殖自己的一件藝術品——」在這裡,藝術和藝術品的概念,顯然擴大為任何一種「帶出」的能力,擴大為任何一件本質上被如此這般帶出的事物。這種藝術觀念,和十九世紀初還頗為通行的用法,某種程序上也是相一致的。直到那時候為止,藝術仍然指任何一種「帶出」、「顯示」、「產生」的能力。工匠、政治家、教師,作為能夠帶出某樣東西的人,都是藝術家。自然也是藝術家——一位女性藝術家。那時候,藝術還沒有演化為目前流行的這種狹隘概念,即在作品中帶出某種美的東西的「美術」,「美的藝術」。

現在,尼采要闡明的是藝術一詞更早更寬泛的含義。美術在這種藝術概念中不過是其他多種藝術之中的一個類型。在尼采看來,一切其他的藝術的「帶出」、「顯現」和「產生」,同藝術家所獻身的美的藝術,都是一致的。「藝術家只是一個初始階段」說的是那種狹隘意義上的藝術家,即僅僅「帶出」美的藝術作品的那一類藝術家。基於這些論述,我們現在可以得出尼采關於藝術的第三種說法:

3.根據廣義的藝術家概念,藝術是所有的存在者的出場方式;就存在者的存在來說,一切存在者都是自己創造自己的創造者。

我們知道,權力意志本質上既是一種創造也是一種毀滅。藝術作為一切存在者出場的方式,因此就不是別的什麼東西,而就是權力意志。

尼采把藝術明確地界說為權力意志。在此之前,他的第一本著作《悲劇從音樂精神中誕生》,就已經把藝術理解為存在者的基本特徵。這樣我們就知道了,尼采寫《權力意志》時為什麼又回到了《悲劇的誕生》關於藝術的見解。

……

在最寬泛的意義上被看作是創造的藝術,構成諸在者的基本特徵。因此,狹義的藝術就是這樣一種創造,在這種創造中,創造為其自身之故而進行並且趨於最明朗的境界;藝術不只是權力意志的一種賦形,還是權力意志最高的賦形。權力意志只有作為藝術並且藉助於藝術才成為可見的。但是,權力意志在尼采那裡是未來一切價值立於其上的根基,它是作為由宗教、道德和哲學決定的舊價值的對立面而出現的一切新價值的準則。因此,如果權力意志確乎只有在藝術中才能獲得它的最高賦形,那麼,權力意志之新關係的設定,也必源自藝術。新價值是對舊價值的一場革命,而這場革命帶來的反抗和劇變也必出自藝術。《權力意志》794則是這樣說的——

「我們的宗教、道德和哲學,都是人性的頹廢形式。對這些頹廢形式的反抗,便是藝術。」

按照尼採的解釋,柏拉圖為道德、基督教和哲學制定的第一原則就是:這個塵世是無價值的;它羈靡於感性之中,應該有一個比它「更好」的世界;塵世之上必須有一個「真實世界」,一個超感性的世界;感性世界不過是「真實世界」的外在顯現。

在這種態度中,塵世和生命就被徹底否定了。如果表面上對這塵世說聲「是」,那最終也不過是為了更加徹底地把它全盤否定。但是尼采說,所謂道德的「真實世界」,乃是一個謊言的世界。而感官的,感性-外表,正是藝術的基素,因此,是藝術把被「真實世界」的假想否定了的一切又重新肯定下來。所以尼采說:「藝術乃是反抗一切否定生命的意志的最高力量,是反基督徒、反佛教徒、反虛無主義最卓越的功臣。」據此,我們可以得出尼采關於藝術的第四點論述:

4.藝術是對虛無主義最卓越的反抗。

……藝術,特別是狹義的藝術,就是對感官、對假像、對「非真實的世界」大膽地說是,或者正如尼采挑明得那樣,是對非「真理」的東西說是。

……

尼采還說:

「我早年把藝術和真理的關係問題看得很嚴肅,即使到了現在,它們之間已經如此不協調了,我對那種似乎是不容懷疑的聯繫,還是敬若神明,輕易不敢冒犯。我第一本書論述的就是這個問題。《悲劇的誕生》是在另一種信念的背景下信任藝術的——這另一種信念就是:和真理生活在一起是不可能的;『真理意志』簡直就是退化的象徵。」

這聽起來似乎有悖於常理。但是,一旦我們以正確的方式來讀解這段話,便不覺其反常了。在這裡(尼採在別處也是如此),「真理意志」是指柏拉圖和基督教意義上對「真實世界」、超感官和物自體的意志和信念。這種意念在尼采看來,就是對我們的現世「說不」,對藝術本己的家園「說不」。現實的塵世才真正是真實的世界,因此尼采聲稱,在藝術和真理的關係中,「藝術比真理更有價值。」就是說,感性比超感性的東西更高更真實。關於這一點,尼采還說過,「我們擁有藝術,為的是不致於亡於真理。」在這裡,「真理」一詞再次用來指稱超感性的所謂「真實世界」,它暗藏著毀滅生命的危險。尼採的「生命」總是指擺脫真理糾纏的那種「上升的生命」。超感性云云,不過是為了誘使生命離開健康活潑的感性和感官世界,使生命力衰弱、枯竭下去……幸虧我們還擁有藝術,才不至於被這樣的超感官的真理所毀。有了藝術,超感官的東西才不能使生命衰朽到極度虛虧全面崩潰的田地。從藝術和真理本質的聯繫中我們可以引出尼采關於藝術的最後一個論斷:

5.藝術比「真理」更有價值。

讓我們重溫一下尼采關於藝術的前四點論述:

1.藝術是權力意志最透明最親切的賦形。

2.必須從藝術家的角度來把握藝術。

3.根據廣義的藝術家概念,藝術是所有存在者基本的存在方式,就存在者的存在來說,它們都是自己創造自己的創造者。

4.藝術是對虛無主義最卓越的反抗。

有了尼采這五點有關藝術的論述的啟發,我們現在就可以回顧一下他對同一個問題說過的更早的一句話:「……我們發現它(指藝術——譯者)是對生命最強的刺激……」不難理解,說藝術是生命的刺激物,無非是說藝術乃權力意志的賦形……我們不能把這句話當作尼采對藝術的另外一種見解,附加在前面談到的五點之上,相反,這句話正是尼采對藝術主要的論述,其他五點是在此基礎上展開的。郜元寶譯

(聲明:傳播收藏知識為宗旨,本文來源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之刪除。)

月雅書畫中國網編輯整理推薦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雅書畫 的精彩文章:

像應神全:明清人物肖像畫特集
歐、顏、柳三體的核心區別

TAG:月雅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