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中國傳統書法的三大精髓

中國傳統書法的三大精髓

書法的精髓有三個:創體、表美、蘊意,從藝術上講,重點是表美。

這個美本身就有豐富的內涵和外在的表現,譬如架構美、形態美、筆畫美、文體美、行筆美、表意美、語感美、敘事美等等。書法是表現文字張力的一種手段,是把文字賦予美的含義並表現出來的最直接、最形象的方式,而文字又是歷史與文化的紀錄,於是書法本身就蘊藏著歷史沿革的軌跡和文化事件的勾勒。也正因為如此,書法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書法即有「道」也有「術」。書法的道來自書法本身的存在,它把語言變成文字,並把文字進行美化以彰顯文字本身的魅力,同時又記錄和表現了文字對事物的描述。書法的術是書法的技巧和能力的體現,它讓行書者即書法的屬主不僅對書寫文字的形體瞭然於胸,而且對筆墨紙張及運用技法也能駕輕就熟,讓表現的過程行雲流水、筆走龍蛇、潑墨揮就,使表現的結果能部分直至完全地表達出作者的心境和期望。書法的主體是文字,而文字又是書法的「非物質」載體,是確立書法潤筆蘸墨之意義的真諦。

文字出現在語言之後,文明出現最好詮釋在文字之後,而書法出現在文明之後卻又是對文明確立的。關於中國的文明史的確認,有多種說法:西方學者認為,中國的文明史應該從殷商時代算起,距今3千多年,理由是,殷商時期的青銅文化遺留下來的物證和甲骨文,已經足以證明當時人們採用象形文字來正式記錄王朝更迭及人類的社會活動。中國多數學者認為中國的文明歷史更早,至少應該在黃帝之後的夏朝,距今4千多年,而聲稱為炎黃子孫的中國人,其有文字記錄的歷史距今應該至少有5千乃至6千多年。由於先秦時期的歷史多為「口傳歷史」,時間、事件和人物難以合理匹配,跨度大、謬誤多、還有許多銜接不上的斷代,因此任何所謂的定論都難以讓人信服,比如黃帝的歷史就有1千多年的時間跨度:從公元前4390年到公元前2600年。之所以要提及文明史的認定,因為不同的標準會產生不同的結論,書法文明史也如此。

一個民族的文明史要比一個國家的文明史長。但國家可以使民族更凝聚使文化更強大。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和中國文明史是不等長的。不斷的考古發現和科學考證表明,中國以當前國土範圍之上的文化所滋養和產生的「中華文明」,其重要體現暨「中國文字」最早出現在1萬年前。寧夏衛寧北山區大麥地的岩畫群中發現的「圖畫文」,即使不是中國文字的源頭也一定對中國文字的形成產生過影響或有某種關聯。「圖畫文」比甲骨文要早幾千年,用礦物顏料塗抹在崖壁上,一般都呈赭紅色,含有氧化鐵成分,而用甲骨文記述事物在中國已有5千多年可考證的歷史。新疆喀納斯湖上的「吐魯克岩畫」與「圖畫文」在表現狩獵和動物上的形體很相像,如果能測定兩地「圖畫文」處在相同年代,則說明人類早期遷徙活動和對待事物的認識與描述大體相同。我認為,任何民族的文字都應該是從「計數符」和「象形字」開始的,西方也不例外,這才符合人類的思維和言行習慣。

文字的記錄方式就是書寫。其實「書寫」已經是比較高級的階段,最早的書寫應該是塗抹或塗畫。早期的書寫難於保存,於是出現了雕刻。雕刻的成本高,於是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受」。紙寫之前的文字記載用的是「絹寫」、「簽寫」或「簡刻」,做成用於給皇帝批閱的「竹簡上疏」及給大臣們瀏覽的「國家文件」,這個成本是很高的,一般百姓哪裡見得著?文房四寶中的紙墨筆硯,墨的出現最早。殷商時期就有制墨工藝了。竹簡出現在戰國時代,毛筆出現在秦始皇時代,紙的出現是在西漢晚年,而硯的出現與墨差不多,是在殷商時期。文房四寶是構成中國古代乃至現代書法文明的基礎物質條件。

由於象形文字本身就是從構畫開始的,因此,中國書法與繪畫能夠很自然地、輕鬆地結合一起,相映成輝。江南許多書法藝人可以把任何「字」都變成「畫」寫成「字畫」,光是一個「龍」的寫法就有無數種。但西方不同。西方文字經過了「抽象成型」階段,讓文字先「字母化」,再由字母組成文字及詞句。這是一次「造字文化運動」,由此建立了「文字文明」[詳見wj《西方文字文明考》],使西方社會能把大量的語言通過語音拼寫方式用文字記錄和表現出來,唯此而讓西方人獲益匪淺——由於文字的原因,西方人接受新的事物和信息以及行為達到的領域總是要快於我們。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西方書法就沒有這麼好的自然條件,獃滯單一的字母組合不可能表現出那麼豐富多彩的書寫藝術。因此,書法只有在中國並因中國而在東方才有強大的生命和至高的境界。日本、韓國的書法源於中國,與中國共同形成了東方書法,但萬源同宗,世界書法只要研究中國就足夠了。

中國書法啟蒙於商,形雛於周,建立於秦,成就於漢,發揮與晉隋、輝煌於唐宋,直至今日。早在殷商時期,中國人就開始使用甲骨文,在龜甲和骨片上刻字鑿畫,記錄事件或表示信仰。隨著殷墨的出現,開始在刻鑿的凹處點上墨汁,凸顯痕迹。這些活動不僅是祭祀和士大夫之間「重大國事」交流的需要,也自然而然地表現出文字最初的美感,之後,刻意酌墨的書刻行為便延展開。那時還沒有專門的刻工和書匠,只有靠祭司或士大夫自己親力親為了。可以想像,他們在刻出一組好字、點上墨汁之後,多麼有成就感的欣賞自己的「書法作品」。

漢字真正形成是在西周晚期。大篆的出現,使文字「線條化」了,於是,文字由「畫」向「字」邁出了一大步,刻畫也變成了刻字。書寫文字的美感就這樣第一次的體現了出來。創造大篆體的人當然就是書法家,可能不止一個人。但這個叫「史籀」的文官,作為周宣王的太史授命建立了大篆書體,又稱「籀文」,是在金文之後真正意義上的「方塊字」(金文[注]與契形文字很相像),奠定了漢字的基礎,成為中華文字的主流,也是中國字的鼻祖。

西周在宣王時期曾經「中興」過一陣,文字文化也隨著國運和政治的需要而中興。如果不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現在的中國字也許是另外的樣子。宰相李斯奉秦始皇命廢除六國文字,在大篆的基礎上創造出「小篆」,使文字的書寫筆畫更簡潔清晰、字體更規範標準,也更容易辨認和流通,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容易產生歧義而繆及四方了。

於是,李斯也成為了一個書法家。出土於唐朝的前秦時期的「石鼓文」,字勢雄渾厚朴;用筆勻圓挺拔,行列均衡疏朗。蘇東坡稱為:「上迫軒頡相唯諾,下揖冰斯同筘鞧(筘鞧:緊縮小心之意)」,對其書寫刻畫端秀大氣之美倍加讚譽。石鼓文不僅是中國最有價值的古代書法的大成之作,還側面驗證了中國文明的發祥地,即:「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在河南,中國文明的發祥地在陝西」。

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這是漢字走向現代的幾個重要階段。隸書的起源也是在秦始皇時代,由小吏程邈始創,最初成字三千,始皇觀之大悅遂赦其罪而升為御史。隸書的「隸」就是下屬佐隸的意思。從隸書開始,文字由士大夫的把玩逐步進入了民間。隸書完全改變了篆體橫豎線條隨意變化的書寫方式,點,橫、豎、撇、捺、橫折、豎彎、提……,漢字筆畫的基礎由此形成。所謂「橫豎之間有形體、點捺之間有招式。」當然,程邈也是書法家。隸書之間還有不同,「秦隸」稱為「古隸」,「漢隸」稱為「今隸」。今隸又稱「八分書」,其特點:撇、捺分別從兩旁翹起,像八字,始創人王次仲,與程邈時代大致相同,但成就時代卻在東漢,代表人物叫蔡邕,是東漢靈帝時代的人。從古代書法美學的角度看,今隸比古隸容易表現,但從現代書法美學看,所有的隸書都太獃滯而扁平,缺乏生氣和動感,不能激勵人們的想像空間。也有把唐楷稱為今隸、把漢隸稱為古隸的。而我認為前面的說法更為妥當。

楷書稱為「正書」或「真書」,始成於東漢,距今也有兩千年歷史。那時,筆墨紙硯皆已具備,書寫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於是中國真正的書法時代開始了。東漢時代有許多書法大家,以隸書見長,留刻於碑文之上,如:《華山廟碑》、《史晨碑》、《曹全碑》、《張遷碑》等,可惜未有姓名而不知所為何人也。楷書的名家很多並自成一體,如「歐體」(歐陽詢)、「虞體」(虞世南)、「顏體」(顏真卿)、「柳體」(柳公權)、「趙體」(趙孟頫)等,多為唐宋文人。從篆書彎彎曲曲,到隸屬一波三折,再到楷書秀麗挺拔,書寫速度加快了許多,表現力也大大提高。無數文物證明,漢字形體的藝術表現在這段時期得到了極大的張揚和發展。事實上,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都是在漢朝有所成就的。楷書之後,漢字的藝術書法作品便如雨後春筍般,在華夏大地開始迸發。

草書最早始發於漢,為「隸草」,即為了快速書寫隸書之便而形成的手法。草書形成於漢卻成就於唐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岳父在世的時候給我講解過懷素的狂草,我印象頗深,後來又看過《自敘帖》,那流暢迴轉、奔放不羈的風格的確讓人有視覺的衝擊和感悟的震撼。不過狂草可不好認讀,有時我契形文字看懂了還沒看懂狂草。那過於簡化並彎來扭去的線條,只能表達讓人意會而無法言傳的含義。狂草於是向「純藝術」方向走得更遠。

行書的產生自當在草書之後,約於東漢末年,形式卻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為了書寫方便而又兼顧了美觀。行書的出現對中國近代乃至現代書法史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書法上說的行雲流水、筆走龍蛇就是形容行書的。即能疾寫飛書又易讓人辨讀,唯行書最佳耳。行書的變異體行草,為書法藝術表現的寬度並同時又降低其藝術表現的難度立下了磐石砥柱之功。我們可以說,秦代是中國文字建立的時代,漢代是中國書法建立的時代。中國書法的偉大文明,從漢代就拉開了序幕。隨著中國封建王朝鼎盛時代的到來,中國文字文化的絢爛花朵已無法抗拒的向世人綻放。唐詩宋詞華麗篇章所形成的文學盛匯給書法藝術賦予了更長久的生命、更牢固的地位、更深刻的內涵。

自古代「創體」以來,中國書法雖在文體上格局若定,但在「表美」和「蘊意」上卻行無止境。美的表現之藝術價值追求更高,意的感悟之文學內涵探究彌深。於是,中國書法的精髓不僅在於表現外型的美,還在於表現內涵的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相約 的精彩文章:

草書線條的五種停頓方式
書法小楷意趣,布局很重要

TAG:書畫相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