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劉表態度的轉變看劉備的野心:只要有一絲機會,盡量多撈好處

從劉表態度的轉變看劉備的野心:只要有一絲機會,盡量多撈好處

三國時代,有著自己獨特的風骨。自古流傳下來的遊俠儒士精神,因為亂世的出現,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潮流。在這個時代,如呂布、笮融這樣背信棄義的小人,受到無數人的鄙夷和痛恨;也有袁渙、許靖這樣的名士,受到天下文人的禮遇。

劉備便是這種現象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世人皆知劉玄德仁政愛民。因而劉備即便是先後投效過陶謙、呂布、袁紹、曹操、劉表、劉璋等人,也依然受到各路諸侯的禮遇。不難發現,劉備儘管在逃亡路上多次拋妻棄子,但仍然有不少才子願意投到他的麾下。值得奇怪的是,一向對名士禮遇有加的荊州劉表,在後來卻對劉備生出了忌憚之心。

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在劉備被曹操趕出中原以後,他便輾轉南下,來到的荊州地區。劉表好養名士,他一開始對劉備到來是很高興的:「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但不久之後,劉表便察覺到了劉備的一些小動作,於是便改變了自己的態度:」表疑其心,陰御之。」

平心而論,劉表對劉備還是不錯的。劉備在來到荊州以後,劉表並沒有將劉備當成自己的屬下隨意調遣,反而是給劉備安排了新野,以此來作為後者的棲身之地。可見劉備雖然屈居劉表麾下,他還是有著自己的獨立性的。但是不久之後,劉表便對同樣是漢室宗親的劉備,做出了一手防備姿態。裴松之注引《世語》亦云:「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

說到底,還是劉備自身的野心太大,他也並不願意一直甘於人下。對此,程昱便曾當著曹操的面,對劉備有過這麼一番評價:「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而另一位重要謀士郭嘉,也說劉備「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可見劉備這樣頗有盛名的人,是非常難以處理的。倘若殺之,勢必會引來不少人的口誅筆伐;倘若留之,荊州後來的景象便是前車之鑒。

其一,劉備在荊州的這段時間,拉攏不少的人才。不可否認的是,劉備籠絡人心的手段,確實是一流的。在劉備屯軍新野的日子,荊州六大豪族的馬氏與劉備保持著親密友好的關係,馬良、馬謖等人更是直接投效到了劉備麾下。除此之外,在荊州名氣很大的諸葛亮,也選擇了加入劉備麾下。馬氏和諸葛亮的「名人效應」,也讓更多本來保持中立的名士選擇了劉備。

就這樣,「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試問這樣一來,劉表脾氣再好,又豈能再對劉備放心。不僅如此,劉表經營了十幾年的荊州,好不容易才吸引了各地人才進入到荊州;但是劉備一來,便直接拉攏走了一大批人,這個做法無疑也讓劉表覺得寒心。

其二,原本穩定的荊州,因為劉備的出現變得有些分裂。劉備馬躍檀溪的故事,不少人也都聽說過。此事見於《三國志?先主傳》注引《世語》:「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不難發現,劉備在來到荊州以後,劉表最信任的兩大家族都與劉備產生出了很嚴重的矛盾,甚至蒯越、蔡瑁兩人對劉備,都想要處之而後快。

在筆者看來,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劉備和劉表麾下的勢力,在對待曹操的問題上,有著截然相反的看法。曹操託名漢相,而劉備自詡為漢室後裔,他對曹操的態度是最堅決的反對。而劉表麾下的重要謀臣,如韓嵩、劉先等人;以及最為信賴的蔡氏家族,如蔡瑁、張允等人,這些重要的劉表嫡系力量,他們是支持荊州投靠曹操的。這樣一來,劉備在來到荊州之後,也難免分化出了荊州集團內部的不少力量,從而間接削弱了劉表手中的統治地位。

劉表雖然看出了劉備的狼子野心,但他一時間也陷入了兩難境地。只是劉表沒想到的是,劉備後來即使是被逼離開了荊州,也還是不忘再多撈一批好處。他在臨行之前路過襄陽,經過自己的一番臨場發揮,再次成功籠絡到了一批人才跟著自己跑路:「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

不止如此,劉備和諸葛亮還曾插手過荊州內部的奪嫡之爭。儘管劉表長子劉琦沒有獲得繼承人的位置,但他在江夏也有著自己的一份基業。顯然,在劉備從襄陽逃跑到漢津之時,他就已經準備好了自己的退路:「先主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沒錯,劉琦的這萬人部隊,後來便成了劉備與孫權結盟的資本。不難發現,儘管劉備沒有成功得到荊州,但他最終也為自己撈足了各種資源。毫不客氣地說,劉備此舉倒也算是「賊不走空」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荀彧忠於漢室,為何卻投靠漢賊曹操,原因並不簡單
漢中之戰後的一場內鬥:蜀漢失去三員大將,丟失了一處戰略要地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