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國學微課堂:《周易》是如何成為「群經之首」的?

國學微課堂:《周易》是如何成為「群經之首」的?

背景介紹:

《周易》謂之為「群經之首」和「大道之源」,數千年來,它歷久彌新,內蘊博大精深,上論及天文,下講及地理,中談及人事,包羅萬象,廣大精微。蘊涵著無窮的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可以說是我們傳統文化的源泉,在中國文化史上是居首要地位的經典。現在我們看到的關於《周易》的成書過程大體是「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三聖」指的是伏羲、文王和孔子這三位聖人;「三古」指的是上古、中古和下古。伏羲為上古人物,文王為中古人物,孔子為下古人物。是說《周易》這本書在經歷了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八卦和孔子作《易傳》,經過這三位聖人的共同努力,歷時2500年終於成了一部著名的儒學經典。

從《周易》的根源談起是一部卜筮之書。易經一般指《連山》《歸藏》和《周易》三部易書,前兩者都遺失了。只有《周易》保留下來了。(《中華詩文學習》主編、北京海淀區社區教育特聘專家相京先生解讀)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四十個文史典故,讀懂它就掌握半部中國史
入選語文教材前十的古詩文——NO.2《登泰山記》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