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農活也是需要技術的,詩人回歸田園,卻發現耕田也那麼不簡單

農活也是需要技術的,詩人回歸田園,卻發現耕田也那麼不簡單

古人在現實世界當中不如意,總會想辦法找到出口。雖然歷史上有武死戰文死諫的傳統,但並非每一個人都有那種執著的精神。

更何況他們還要考慮一個成本的問題。武死戰文死諫這樣一種品格,在賢君面前尚且有它的作用和價值,但如果整個社會都是污濁的,整個朝廷都是混亂的,還不如掛印而去,歸田園居。

有不少人選擇了這條路。但是到他們回到鄉村之後,卻發現農活也是需要有技術的。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以上的這首古詩就是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農活也是需要技術的,詩人回歸田園,卻發現耕田也那麼不簡單。否則按照這個大詩人的智慧,「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如此辛勞,也不至於「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因為對現實世界的不滿,所以才下決心歸園田居,從一個文官變身為一個農夫。或許在他來看,農活是非常簡單的,所以才會不顧自己的前途去當一個農夫。

士農工商中國古代社會向來都有這樣的歷史傳統,每一個階層都有自身的價值。古代文人向來都是如此,在官場上混不下去就會回到農場,而極少有人去到工廠做工,去到商場經商。其中的原因也是不言自明。一方面,工廠和商場地位比較低下;另外一方面,這兩者的工作難度要比做一個農夫大得多。

但即便如此,農活也是有技術含量的。「草盛豆苗稀」說明詩人並不擅長這一行。或許他並不懂得如何施肥,或許他並不懂得選擇適合這塊地生長的作物,或許他並不懂得種子的甄別……他只是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用到了「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之上,但對於整個莊稼的生長來說,好處是有,但並非決定性的。

當然,陶淵明的這首詩作主要還在於展現自己的品格:不與世同流合污,此所謂「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至於他的種田水平一般,倒也沒有什麼人關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朋友歌女去世很是悲傷,溫庭筠用這首詩勸慰,說話很有藝術
高齡娶妻被蘇軾調侃,但人家確實有能耐,一首詞寫得對方心花怒放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