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太平軍高官,起義失敗後回鄉務農,孫子是武昌起義領導者之一

他是太平軍高官,起義失敗後回鄉務農,孫子是武昌起義領導者之一

【太平天國系列410,小佛說史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太平天國運動是晚清時期影響最大的一次反清運動,由數次未能考中功名的洪秀全領導,在他手下彙集了一大批有能力的人,譬如:楊秀清、馮雲山、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等人,有些人雖然不如他們有名,但也是跟著太平軍南征北戰,靠著自己的戰功取得比較高的地位,今天小佛就給大家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孫干臣。

孫干臣何時參見太平軍已經不可考,他第一次作戰的時間是太平軍西征時攻佔武昌。

1855年,太平軍在石達開的領導下,於湖口、九江重創湘軍,玩挽救了太平軍在秦日綱等人帶兵下的頹勢,而後再一次沿長江而上,意在奪回重鎮武昌(之前本來已經拿下武昌,後來戰敗,湘軍又奪回了武昌)。

1856年,太平軍回到武昌城外,此時在武昌周圍的湘軍主要由羅澤南和胡林翼控制,後曾國藩被困南昌,要求羅澤南和胡林翼前往營救,羅澤南認為武昌乃是交通要道,不能再讓太平軍拿下,遂不去就曾國藩,胡林翼則是選擇孤身一人扮做乞丐前往南昌。

羅澤南將主帥營駐紮在大東門外的洪山寶塔,命令軍隊扼守魯家巷,太平軍從長江下游而來,由下往上攻是很吃力的,故而進攻了是十餘天也沒有什麼進展。於是太平軍將領下令:誰要是能攻下武昌,將官賞金銀,隨從士兵也有銅錢。一原籍為湖北興國的將官應聲,他帶領手下興國人一共作為攻佔武昌的前隊,太平軍剩餘人馬押後,此時孫干臣便在後軍之中。

應募之數萬餘人,一戰而破羅澤南洪山帥營,再戰、三戰,湘軍敗績,羅澤南戰死於城壕弔橋上。

三河之戰役乃是孫干臣封爵之戰,三河顧名思義是三條河流的交匯處,即豐樂河、杭埠河、多漕河。太平軍攻陷此地後,將軍需大營建立於此。1858年,湘軍將領李續賓攻佔九江之後,便率八千子弟兵進攻三河,這八千三湘子弟,可是精銳中的精銳。

1858年11月中旬。李續賓命令騎兵進攻,不料被全殲,又派士兵前去攻打,卻遭遇大霧,一千多人被太平軍圍困,剩餘士兵想要衝殺進包圍圈而不得,千餘士兵盡皆戰死。李續賓收攏殘軍回營盤固守,等待援軍,卻被陳玉成、李秀成帶領的軍隊包了餃子,李續賓、曾國華等人戰死,手下將士全軍覆沒。

太平軍在這一戰中收穫滿滿,光是撿到的湘軍紅頂子和藍頂子(官帽)就裝了滿滿的八個籮筐,而湘軍因此士氣低沉、元氣大傷,「三河潰敗之後,元氣盡傷,四年糾合之精銳,覆於一旦,而且敢戰之才,明達足智之 士,亦凋喪殆盡"。

太平軍論功行賞,孫干臣以作戰勇猛被封為干天延,延是爵位的一種,太平天國王爵之後侯爵,「延」為第五等侯爵,那個時候,洪秀全還沒有爛封王爵,這干天延已經是不錯的等級了。

1864年,太平天國滅亡,他隱瞞昔日經歷,於老家山野中務農,或許是受到他的影響,他的孫子孫武日後也成為了反叛清朝的中堅分子,是辛亥年武昌起義的領導者之一。

參考資料:劉成禺,《世載堂雜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唐伯虎為賺錢吃飯,應邀為廁所寫一對聯,引用多個典故成經典佳對
他是一代武林宗師,打敗日美兩大高手,跨越3個世紀,活119歲

TAG:小佛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