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 十二緣起 緣起次第難(1)順次第說

《瑜伽師地論》 十二緣起 緣起次第難(1)順次第說

《瑜伽師地論》十二緣起(16)

緣起次第難(1)順次第說

《瑜伽師地論》卷第

五、緣起次第難

五、一、別辨

五、一、一、順次第說

五、一、一、一、問難

問:何因緣故,無明等諸有支,作如是次第說?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第五「次第」中,有三複次:初複次中:「由邪行故,令心顛倒」等者:有義:識等五支、並依後際、當生老死、五現起位,說因五支。非依五支在因位說故。

《成唯識》云:因位難知差別相故,依當果位、別立五支。若依此義,「心顛倒」者:謂隨業識,現思、名︰行、種業、名︰識,說:名色支、結生相續故。《對法》亦說:由名色生已、得類有情、眾同分數,彼說:名色、初受生故。《唯識》會云:識中業種,名:識支故。故三藏云:中有末心,名為:顛倒。以能引支顛倒故。本識中,識支種子相從,亦名:心顛倒。

問:什麼理由「無明等諸有支」,作這樣的次第宣說出來?

五、一、一、二、答釋

五、一、一、二、一、第一差別

五、一、一、二、一、一、無明緣行

答:諸愚痴者,要先愚於所應知事,次即於彼發起邪行。

答:為什麼要先說無明?愚痴的人。「要先愚於所應知事,次即於彼發起邪行」,原因就是,一切凡夫的眾生,一定要先不明白所應該明白的事情,叫做「無明」。「所應知事」是什麼?主要是自己的生命體的道理。心裏面不認為不明白,作種種的妄想、作種種的分別,於是乎就有種種的行動。「次即於彼發起邪行」,就會發動種種不合道理的行動。就是福行、非福行、不動行,這麼多「行」裡面,沒有一件事是對自己真實有利益的,都是苦惱的事情,所以叫做「邪行」,不是解脫的事情。

韓清凈《披尋記》:「諸愚痴者至發起邪行者:謂現法中,名色為緣六處生起,是名所應知事。不斷不知,故名為愚。由是六處名為無明引因依處。如下決擇分說(陵本五十六卷十六頁)。福與非福及不動行皆名邪行,能引苦故,非解脫故。

「謂現法中,名色為緣六處生起,是名所應知事。」在現法中,以名色為緣,慢慢長出六根等,是名所應知事。

「不斷不知,故名為愚。」對所應認識的生命體的形成與死生流轉這件事,不能斷除苦果的一再生起與流轉,也不明白能感得果報體的種種原因,因此稱為愚。

「由是六處名為無明引因依處。如下決擇分說(陵本五十六卷十六頁)。」眼等六處是無明引因的依止處,由六根接觸六境而有種種的愚痴生起,稱為無明引因依處。如《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六所說。

「福與非福及不動行皆名邪行,能引苦故,非解脫故。」福行、非福行、不動行,都是邪行,能夠引生苦果,不是真實的解脫。

五、一、一、二、一、二、行緣識

由邪行故,令心顛倒。

「由邪行故,令心顛倒」,做了福行、非福行、不動行,熏成隨業識,此識隨順所造業行,就使令心顛倒胡塗了。

五、一、一、二、一、三、識緣名色

心顛倒故,結生相續。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心顛倒故,結生相續」等者:名色也。「諸根圓滿」:謂六處支。

「二受用境」:謂觸受支。觸引受生、俱受用境故。《俱舍》說名:隨觸受。景又解:六處緣觸,觸起之時,依根識二、及受用境,即是三和生觸,故云:二受用境。「耽著」者:緣現在愛。「悕求」者:緣未來愛。合名:愛支。

「煩惱滋長」:謂取支。此中但說:業為有支。如前已會。余文可解。有義:合依三際、以辨次第。無明行識:在過去世。心顛倒者,識等五種,併名為:心。不離識故、識為主故。由邪行熏發,當有趣生,故「心」名:顛倒。略而不說:正行熏發。准:後愛取潤後有業,知於前際、亦潤行心,故略不論。前際愛取有、其名色結生;下四支是過去世:生老死支。

《成唯識》說:然所生果,若在未來,為生厭故,說:生老死。若現在,為令了知、分位相生,說:識等五。彼說︰識支、初入母胎。此說︰名色,故但四支。由現在愛、發生貪愛、煩惱滋長、潤後有業,乃至當來、有生老死。但說潤業,不說發者,准:於前際知發業故。此乃影顯:過去,說發、不說潤業。現在,說潤、不說發業。未來,說生老死、不說名色等。現在,說名色等、不說生老死。。欲顯:因果三際不斷,善順小乘,故作是說。

「心顛倒」,就是「中有」投胎的時候的一剎那心,由於「中有」心生顛倒,於當生父母所出父精母血和合,此時中有滅;與滅同時,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為羯羅藍位。

五、一、一、二、一、四、名色緣六處

生相續故,諸根圓滿。

生命體成就了。「識、名色」成就了以後,由母親的滋養,加上業力的關係,就逐漸的增長,所以叫做「相續」。相續到一個階段,叫「諸根圓滿」,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圓滿了,六根都成就了,這時候就叫做「名色緣六處」。

五、一、一、二、一、五、六處緣觸觸緣受

根圓滿故,二受用境。

約人、約胎生來說,就是出胎了。出胎了以後,「根圓滿故,二受用境」,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圓滿了,就會接觸色、聲、香、味、觸、法,接觸就會有識。「二受用境」,這「二」就是根和識,根和識去「受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這裡面就是有「觸」,也就是有受。

五、一、一、二、一、六、受緣愛

受用境故,若耽著,若希求。

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和六識,受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的時候,若滿意的境界就耽著。就愛著這個滿意的境界,貪心就來了,就捨不得和境界分離。「若希求」,就希求繼續有滿意的境界。「若希求」,指未來的所愛的境界。

五、一、一、二、一、七、愛緣取

由希求故,於方覓時煩惱滋長。

因為貪心是愈來愈大,所希求的也是愈來愈多,老是不感覺到滿足,。追求的時候「於方覓時」,追求的時候,「方」和「時」,一個時間、一個處所,就是在隨時隨地、周遍一切處去追求。追求的時候,「煩惱滋長」,一切的煩惱都在內,繼續的增長廣大,這就是「取」。在內心裏面愛煩惱增長,叫做「取」。

五、一、一、二、一、八、取緣有

煩惱滋長故,發起後有愛非愛業。

煩惱愈來愈厲害,「滋長」就是生長,使前生所熏成的行乃至識、名色、六處、觸、受,六法的種子變成為有,「發起後有愛非愛業」,招感後來的果報的「愛非愛業」。

韓清凈《披尋記》:「起後有愛業者:令先所引發愛愛業此命終漸生起故。」由於愛、取滋潤形成強而有力的增上緣,使令過去所造的善非善業行的種子被引發成有,從此生命終後,以有為緣,識相續流轉趣向未來受生,可愛、不可愛的果報就逐漸生起。

五、一、一、二、一、九、有緣生

由所起業滋長力故,於五趣生死中苦果生。

由煩惱的滋長的力量,業的力量也大了起來,所以在五趣中、「五趣生死」裡邊,苦果就現出來了。

五、一、一、二、一、十、生緣老死

五、一、一、二、一、十、一、標說

苦果生已,有老死等苦。

「苦果生已」,苦果已現前了,就是「識、名色」已現前了,繼續的增長,就有「有老死等苦惱」。

五、一、一、二、一、十、二、釋苦

謂內身變異,所引老死苦;及境界變異,所引憂嘆、苦、熱惱之苦。

老死等苦是怎麼回事情呢?「謂內身變異」,身體叫做「內」,身體變化的時候,就會有「老死」的痛苦,身體衰老了要死亡。

「及境界變異所引憂嘆、苦、熱惱之苦」,「及境界變異」,若外邊所愛的一切的境界變化了,變成不可愛了,內心裏面就會引起「憂嘆苦熱惱之苦」。「憂」,憂愁,「嘆」是發出來語言,非常地傷心。「熱惱之苦」,內心裏面煩擾不安。

是故世尊,如是次第,說十二支。

所以世尊把十二因緣,用這樣的次第宣說出來。

韓清凈《披尋記》:「境界變異所引憂嘆苦熱惱者:此所引苦,余處說名愁嘆苦憂惱。由可愛事無常轉變,悲傷心戚故名愁。由彼發言恣嗟欷歔故名嘆。因此拊膺故名苦。內懷冤結故名為憂。因茲迷亂故名為惱。復有餘釋,如下〈攝事分〉說,(陵本八十八卷三頁)今此所說,次第少異,然義無別,故應准釋。

「此所引苦,余處說名愁嘆苦憂惱。」「此所引苦,余處說名愁嘆苦憂惱」。由境界變異所引的苦,其它的經典說為愁、嘆、苦、憂、惱。

「由可愛事無常轉變,悲傷心戚故名愁。」可愛的事情無常轉變了,感覺悲傷心戚,就叫做「愁」。

「由彼發言恣嗟欷歔故名為嘆」,「恣嗟」就是悲痛,發出來聲音。「欷歔」就是哭泣的意思。「故名為嘆」,憂嘆解釋完了。

「因此拊膺故名為苦」,「拊膺」就是拍打自己胸,叫做「苦」。

「內懷冤結故名為憂」,心裏面恨,故名憂。

「因茲迷亂故名為惱。復有餘釋,如下〈攝事分〉說,(陵本八十八卷三頁)今此所說,次第少異,然義無別,故應准釋。」

「因茲迷亂故名為惱」,迷惑擾亂,叫做「惱」。「復有餘釋」,還有不同的解釋,如《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八所說。這裡所說的次第稍有不同,但義理沒有什麼差別,所以應該准照《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八解釋。

五、一、一、二、二、第二差別

復有次第差別,謂依二種緣,建立緣起次第。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第二複次:唯依二際建立。其「內身緣」者:發業引生門。「境界緣」者:潤生果起門。「起我執等愚」者:是相應痴。或因此起彼、是不共痴。「既發業已,即隨彼業、多起尋思」等者:景云:識能了別,名:作尋思。此從行支、引發識種,名:起尋思。由彼行支、助識種子故,能展轉引發:名色、六處、觸種,令感當來、名色等三、同類苦果。備云:既發身語業、起尋思意業,行與識支、作助伴故,識支得生,自此已後、三果漸生。基云:「即隨彼業、多起尋思」者:此謂現行識。「由業與識為助伴」者:種識。業所熏種、為助伴故。其名色等種,此皆名:識。故能招感、當來三苦。一、「根初起苦」:謂名色、身意、二根初起故。二、「根圓滿苦」:謂六處。三、「受用境界苦」:謂觸。即是合以︰名言、有分、二種能生。理實應有:識受二果。識稱為種,故果中無。受稱外受,內果中無。愛必因受、方得起故,受前際無、後際說有。前際觸後、說當受故,各望有別。

「復有次第差別」,是依二種因緣,建立十二緣起的次第。

一、內身緣,二、受用境界緣。

一、內身緣,就是自己生命體的因緣,來建立緣起的次第。

二、受用境界緣,受用外面境界的,從這個立場來安立次第。

內身緣,前六支所攝;受用境界緣,後六支所攝。

「內身緣,前六支所攝」,「內身緣」,從內身的這一方面安立緣起,就是十二緣起的「前六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

「受用境界緣,後六支所攝」,由內心享受外境、愛著外境的「受用境界」這一方面來安立緣起,從「受」開始一直到「生老死」一共是六支。無明緣行乃至觸這前六支是招感當來內身的緣,從受緣愛乃至生緣老死後六支,由受用境界生起愛取而感果。

五、一、一、二、二、一、由內身緣

五、一、一、二、二、一、一、能引支攝

先於內身起我執等愚,由此不了諸業所引苦果異熟故,發起諸業。既發起已,即隨彼業,多起尋思。

為什麼約「內身緣」安立前六支的次第呢?「先於內身起我執等愚」,這是眾生最初、最開始的一個大毛病,先對「內身起我執等愚」,發起身體是我,會有這樣的愚痴。身心裏面沒有我,而偏要執著有我,「先於內身起我執等愚」。

「由此不了諸業所引苦果異熟故」,不明白若是發動出來這樣的業,或者福業、非福業、不動業,將來的後果是「苦果」。「發起諸業」,所以就為了這個目的,就創造業力,這就是「無明緣行」了。

「既發起已,即隨彼業多起尋思」,發動了福業、非福業、不動業以後,還會生起很多的分別心,在造業的時候,也就是內心在活動的時候,「無明」也在活動,在阿賴耶識裡面熏成了「業的種子」了。

韓清凈《披尋記》:「多起思者:謂隨彼彼所作,由不如理作意所引,妄起分別尋思行故,如十六異論諸是。」隨種種有情所造的業,是由不如理作意所引發的,造業後又繼續虛妄分別、尋思,如十六異論等不同的邪論。

五、一、一、二、二、一、二、所引支攝

由業與識為助伴故,能感當來三種苦果。

「由業與識為助伴故」,「無明緣行」的時候,造了福業,或者是非福業,或者是不動業,「業」種子與「識」種子為「助伴」,「能感當來三種苦果」,能招感來將來的生命三種苦惱的果報。

謂根初起所攝苦果,根圓滿所攝苦果,受用境界所攝苦果。

下一生的三種苦果,「謂根初起所攝苦果」,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在初起的時候,只有兩種根,一個身根,一個意根;其它的眼、耳、鼻、舌是後起的,所以根初起所攝的苦果。那個時候叫什麼名字呢?就是「名色」,已經有了身根和意根了,這就是初起所得的苦果。「根圓滿所攝苦果」,「根圓滿」就是六處,「名色緣六處」,這個時候六根都有了,眼、耳、鼻、舌也有了,在這個範圍內的苦果。

「受用境界所攝苦果」,與境界相接觸,所以「六處緣觸」,接觸的時候這也是苦果,是我們得到的苦果。

即名色為先,觸為最後。

「即名色為先,觸為最後」,這三種苦果在十二緣起裡面就是「名色為先」,它是最先開始的;然後就是六處;最後就是觸。

五、一、一、二、二、二、由受用境界緣

五、一、一、二、二、二、一、能生支攝

又於現法中,依觸緣受,發起於愛。由受用境界緣,廣起追求,或由事業門,或由利養門,或由戒禁門,或由解脫門。發起欲求、內身求、邪解脫求。如是求時,令先所起煩惱及業,所引五趣生死果生。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依觸緣受、發起於愛」者:愛支。「由受用境、廣起追求」等者:是取支。「由事業門」者:所謂凈行、事王等業。「利養門」者:謂坐收種耕田等。此二外欲境起,名:欲求。「或由戒禁門」者:謂邪願戒禁取。由此起內身求,求當來樂果身故。「或由解脫門」者:謂見取。由此起邪解脫求。有義:「事業門」:謂欲取。「利養門」:謂見取。為利養故,其執見勝。「戒禁門」者:謂戒禁取。「解脫門」者:謂我語取。諦故、住故、執我自性為解脫故。

因此四取,發起三求:一、欲求:多求五欲故。二、內身求:即有求,求自體故。三、邪解脫求:即邪梵行求,求邪解脫故。「如是求時,令先所起煩惱及業」等者:謂業是有支。無明為發業、緣令當果生,無明非是有支。

「又於現法中,依觸緣受,發起於愛」,「又於現法中」,「內身緣」,生命體已經完全成就了,又在現實的情況裡面,「依觸緣受」,隨順六根去接觸六種境界,內心裏面有覺受。有覺受又怎麼樣呢?「發起於愛」,心裏面的愛欲就動起來了。因為「受」有順樂受,有順苦受,有順不苦不樂受的情況。所以順樂受的時候,愛心(貪愛心)就生起來了,所以這個時候有「受緣愛」。

「由受用境界緣,廣起追求」,受用了可愛的境界的時候,貪心就增長了,廣大的去追求所愛的境界,就是取,「愛緣取」了。

「或由事業門」,或者這個人創造出來很多的事業。「事業」,就是侍奉王,或者自己做國王、或者是做國王大臣,在政府里做事的,叫「事業門」。

「或由利養門」,利養門就不是在政府裡面做事,自己做農工商,做農或者做種種生意的這些事情,得到了財富。

「戒禁門」就是外道了。這個外道持種種戒,由這一方面去滿足他所希求的事情。

「或由解脫門」,外道邪梵行求。

「發起欲求、內身求、邪解脫求」,「事業門」和「利養門」這兩種門,「發起欲求」,發起對世間的塵勞,色、聲、香、味、觸的希求。「內身求」,就是由「戒禁門」,希望將來得到一個快樂的生命,生到天上享天福。「邪解脫求」,就是由「解脫門」,由解脫門希望得到色界的四禪,或者無色界的四空,就認為是得涅盤了,解脫生死之苦了,這是「邪解脫求」。

「如是求時,令先所起煩惱及業,所引五趣生死果生」,這樣去求的時候,「愛緣取」,煩惱活動的時候同時也有造業了。「愛緣取」的時候,「令先所起煩惱」,就是在「內身緣」的時候,「無明」所起的煩惱,及無明所造的「行」的業力,行的業力就在阿賴耶識裡面就引出來,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這是「業」所成就的「種子」,由現在的愛取的煩惱,來加強了那五支的力量,所以就引「所引」,所以就引出來「五趣生死果生」。「五趣」是三惡道加人天,「生死果」出現了,就是十二緣的那個生支,十二緣起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

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這三支是「能生支」。於這樣追求時,能使令先所生起的煩惱及業所引發的五趣生死苦果生起。

五、一、一、二、二、二、二、所生支攝

既得生已,老死隨逐。

「既得生已,老死隨逐」,既得到生以後,老病死、憂悲苦惱也隨著來了,這就是「所生支」。

約「內身緣」和「受用境界緣」,來說十二緣起的次第,解釋完了。

韓清凈《披尋記》:「或由事業門等者:如前已說四所為取,今此四門如次別配,其義可知。由前二門發起欲求,由戒禁門發起有求即內身求,由解脫門發起邪解脫求。欲等三求,如前有尋有伺地說(陵本五卷七頁)。此中道理,隨應當釋。」「如前已說四所為取,今此四門如次別配,其義可知。」事業門、利養門、戒禁門、解脫門四門是所為取,現在這裡四門如其次第各別配合解釋所求。

「由前二門發起欲求,由戒禁門發起有求即內身求,由解脫門發起邪解脫求。」由前二門的事業門與利養門發起欲求;由戒禁門發起有求,即內身求;由解脫門發起邪解脫求。

欲等三求,如前有尋有伺地說(陵本五卷七頁)。此中道理,隨應當釋。」欲求、內身求、邪解脫求這三求,如前《瑜伽師地論》卷第五所說。

五、一、一、二、三、第三差別

復有次第差別,謂由三種有情聚,一、樂出世清凈。二、樂世間清凈。三、樂著境界。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第三複次中:「由三有情聚」者:前二複次、單明:流轉次第。今此通依:流轉、還滅、故說三聚。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有情聚」者:前二複次,染凈緣起。今此唯依:求凈者說。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樂世間清凈」者:不樂出世、而樂人天,故名:清凈。然愚痴故、亦造非福。

「復有次第差別」,還有不同的理由,說明十二緣起次第。

「謂由三種有情聚」。「聚」者,類也,無量無邊的眾生裡面可以分成三類,那三類呢?

「一、樂出世清凈」,第一類類眾生歡喜佛法,希望解脫生死苦得到超越世間的涅盤,涅盤是最清凈的,這是佛教徒。

「二、樂世間清凈」,第二類歡喜人天的境界,這是最清凈的,當然就不歡喜三惡道了,這表示不願意做惡事,歡喜做善法。

「三、樂著境界」,第三類的眾生又和前兩類不同,歡喜眼前的色聲香味觸。

五、一、一、二、三、一、由初有情聚

由初聚故,滅諸緣起,增白凈品。

「由初聚故」,愛「樂出世清凈」的佛教徒,「滅諸緣起,增白凈品」,修學佛法、修三十七道品,滅除無明,無明滅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增白凈品」,逐漸的增長無漏的智能,那麼就得涅盤了。

五、一、一、二、三、二、由第二有情聚

五、一、一、二、三、二、一、初三支攝

由第二有情聚故,不如實知諸諦道理。若住正念,或作福業,或作有漏修所引不動業;若不住正念,便發非福業,或起追悔所引,或不追悔歡喜所引,心相續住。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三(之下):「或起追悔所引、或不退悔歡喜所引心相續住」等者:景師釋:此在「中有」:有悔、不悔。識相續住、從行生識也。基師釋:「追悔」者:樂清凈故,悔︰非福業。或痴︰不解悔因,此三業。

「歡喜所引心相續住」者:謂歡喜心、所熏成種、相續而住,即是識支、以此為因。由非福者:下業。由福者:中業。由不動者:上業。於當生處,亦皆能感三苦果。「種」,名:識支。「現行」,名:名色等。不說「受」等,義准前釋。「樂著境界」者:謂受愛取也。其有生老死三、因著境有,亦得彼名。《緣起經》中,具釋次第,恐繁不述。

「第二有情聚」,追求離欲的世間清凈,「不如實知諸諦道理」,不能真實的通達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若住正念」,心安住在正念,不損害任何人。「或作福業」,有可能做一些利益別人的事情。也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的事情。

「或作有漏修所引不動業」,若進一步,能夠去修學梵行,放舍了世間的欲,修學禪定。得色界定、得無色界定,但是是有漏的。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修四念處,他只是降伏表面上的煩惱,不能斷煩惱的種子,煩惱的種子還在,所以是有漏。雖然是有漏,但是是屬於禪定的,有大力量,所以叫做「修」。由這樣的努力的修行,心能夠明靜而住,達到色界定、無色界定的境界。

「若不住正念,便發非福業」,有的時候也會胡塗的,如果不安住在正念中,「便發非福業」,就會創造很多的不可愛,很多苦惱的事情,有罪過的事情了,就要到三惡道了。

「或起追悔所引」,就是發非福業的時候,以前造了罪業,現在有點後悔。造完業了的時候後悔。生存的時候,有時候心不安那麼會後悔了;死亡的時候中陰身一出現,惡果報出現了,後悔來不及了。「心相續住」。

「或不追悔歡喜所引」,住正念的時候做了福業,做了福業的時候心裡歡喜,為善最樂,等到死亡的時候,中陰身現前的時候也快樂,因為有可愛的境界出現了。若造不動業,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那是更是超過了欲界的境界,他不追悔、不後悔的,也是心情快樂。這種境界也還是「無明緣行、行緣識」。「心相續住」。

這是說初三支,無明、行、識,「無明緣行,行緣識」這三支。

韓清凈《披尋記》:「或起追悔所引等者:此說二種心相續住。謂發非福業者,便起追悔所引心相續住,由非福業惡作罪聚攝故。若作福業或不動業,便起不追悔歡喜所引心相續住。聲聞地說:先於屍羅善清凈故,便無憂悔;無憂悔故,歡喜安樂;由有樂故,心得正定(陵本二十八卷二頁)。此中道理,應如是知。」「此說二種心相續住。謂發非福業者,便起追悔所引心相續住,由非福業惡作罪聚攝故。」二種心相續住,造作非福業的人,會生起後悔所引令心相續而住,因為非福業是惡作罪聚所攝。

「若作福業或不動業,便起不追悔歡喜所引心相續住。」如果造作福業、或不動業,就不會追悔,由歡喜所引令心相續而住,由此容易得定。

「聲聞地說:先於屍羅善清凈故,便無憂悔;無憂悔故,歡喜安樂;由有樂故,心得正定(陵本二十八卷二頁)。此中道理,應如是知。」〈聲聞地〉說要先持戒清凈,就不會有憂愁後悔;沒有憂愁後悔就能令心歡喜安樂;因為歡喜安樂,心能夠成就正定。如《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所說。

延伸閱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問:何緣三學如是次第?答:先於屍羅善清凈故便無憂悔;無憂悔故歡喜安樂;由有樂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如實知見故能起厭;厭故離染;由離染故便得解脫;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盤。如是最初修習凈戒,漸次進趣,後證無作究竟涅盤。是故三學如是次第。」

五、一、一、二、三、二、二、次三支攝

彼又如前,於下中上生處次第,能感當來三種苦果,謂名色為先,觸為最後。

十二緣起裡面「次三支攝」,就是「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

「彼又如前」,第二類眾生和前面一樣,由於所造的福業、非福業、不動業,「於下中上生處」,「下」就是欲界;「中」就是色界;「上」就是無色界。「次第,能感當來三種苦果」,隨其次第,依次第能感得未來的根初起、根圓滿、受用境界三種異熟的苦果,「名色為先,觸為最後」。

韓清凈《披尋記》:「彼又如前於下中上生處等者:此中彼言,謂第二有情聚。或求欲生,或求樂生,各有三種生處差別,謂下中上。〈有尋有伺地〉中,已說其相。(陵本五卷六頁)於彼彼處,依內身緣,能感當來三種苦果,謂根初起所攝苦果,根圓滿所攝苦果,受用境界所攝苦果,此三差別,前文已說,故指如前。」「此中彼言,謂第二有情聚。或求欲生,或求樂生,各有三種生處差別,謂下中上。〈有尋有伺地〉中,已說其相。」彼,是指第二種有情類。這類有情或是追求欲界的欲樂,或是追求色界的禪定樂,各有三種生處的差別,包括下中上三品。如《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已詳細說明了。

「於彼彼處,依內身緣,能感當來三種苦果,謂根初起所攝苦果,根圓滿所攝苦果,受用境界所攝苦果,此三差別,前文已說,故指如前。」在各種不同的處所,依內身緣能招感當來三種苦果,包括根初起所攝苦果就是名色,根圓滿所攝苦果是六處,受用境界所攝苦果是觸。這三處的三種差別,如前文已經說過,因此指出如前。

延伸閱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複次生建立者:謂三種欲生。或有眾生現住欲塵,由此現住欲塵故,富貴自在;彼復云何?謂一切人及四大王眾天,乃至善知足天,是名第一欲生。或有眾生變化欲塵。由此變化欲塵故,富貴自在;彼復云何?謂樂化天;由彼諸天為自己故,化為欲塵,非為他故;唯自變化諸欲塵故,富貴自在,是名第二欲生。或有眾生他化欲塵,由他所化諸欲塵故,富貴自在;彼復云何?謂他化自在天;由彼諸天,為自因緣亦能變化,為他因緣亦能變化;故於自化非為希奇,用他所化欲塵為富貴自在,故說此天為他化自在,非彼諸天唯受用他所化欲塵,亦有受用自所化欲塵者,是名第三欲生。

復有三種樂生。或有眾生用離生喜樂灌灑其身,謂初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一樂生。或有眾生由定生喜樂灌灑其身,謂第二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二樂生。或有眾生、以離喜樂灌灑其身,謂第三靜慮地諸天,是名第三樂生。

問:何故建立三種欲生、三種樂生耶?答:由三種求故。一、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謂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欲求者,一切皆為三種欲生,更無增過。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有求者,多分求樂;由貪樂故,一切皆為三種樂生。

由諸世間為不苦不樂寂靜生處起追求者,極為尠少,故此以上不立為生。若諸沙門或婆羅門墮梵行求者,一切皆為求無漏界。或復有一墮邪梵行求者,為求不動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起邪分別,謂為解脫,當知此是有上梵行求。無上梵行求者、謂求無漏界。」

五、一、一、二、三、三、由第三有情聚

由第三有情聚故,依現受用境所生受,於現法中,如前次第起後六支,謂受為先,老死為後。

「由第三有情聚故,依現受用境所生受」,第三有情聚隨順愛著的心情去活動。依止現在受用的境界「所生受」,在所受用的境界上生出來順樂受、順苦受、順不苦不樂受。

「於現法中如前次第起後六支」,「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六支就出來了。「謂受為先、老死為後」,即受為先,老死為後,所以有這樣的次第。

喜歡作者請掃碼

文|觀諸法如 校勘|如檀 排版|如梵 編輯|如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 十二緣起 緣起差別(5)六處
觀世音菩薩和觀自在菩薩兩個名號的由來,你知道嗎?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