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位61年前誕生的孤膽英雄,又有了新的接班人

這位61年前誕生的孤膽英雄,又有了新的接班人

「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熟悉的旋律再度響起,上海京劇院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8月23日將在山東省會大劇院唱響,開啟山東、寧夏、四川、重慶、湖南5省市12場巡演,9月13日長沙梅溪湖藝術中心收官,除了觀眾熟悉的主演,還將有新楊子榮加盟。

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根據小說《林海雪原》改編,1958年首演以來,歷經無數次修改和打磨,成為上海京劇院經典保留劇目,也是京劇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現代戲代表作。劇中的孤膽英雄楊子榮紅遍大江南北,他隻身闖匪營的英勇形象至今仍活躍於舞台,六十年來,陸續出現李仲林、童祥苓、張學津、章曉申、何澍、李軍、范永亮、傅希如、藍天等六代「楊子榮」。該劇自1991年恢復演出以來,至今已成功演出600餘場。今年年初,上京再度將兩位優秀青年演員吳響軍、趙宏運培養為第七代「楊子榮」。

上周,《智取威虎山》在周信芳戲劇空間熱演,這也是兩位第七代「楊子榮」吳響軍、趙宏運的舞台首秀。為了一睹新晉「楊子榮」的風采,不少粉絲冒著酷暑駐守劇場,一看就是三場。作為「同在藍天下」慈善義演以及「歡樂暑期」專場演出,彰顯紅色革命文化的《智取威虎山》也是家長帶領孩子們充實暑期、走進國粹的好機會。三天的演出反響不俗,新老觀眾們紛紛以熱烈的掌聲表達了對第七代「楊子榮」首次亮相的支持與鼓勵。

迎接《智取威虎山》首秀,對接過第七代「楊子榮」接力棒的吳響軍、趙宏運而言,是機遇更是挑戰。在高強度的排練中,劇院特邀第四代「楊子榮」何澍為他們指導。何澍將多年來積累的舞台實踐經驗傾囊相授,並結合兩人的不同優勢因材施教,幫助兩位新晉「楊子榮」漸入佳境。

吳響軍表示,「演楊子榮很有挑戰,就像何澍老師說的,要拿捏準確他正氣和匪氣的兩面,表演反差很大。何老師試著讓我們尋找一種對現代戲的理解,強調一切從人物出發。現代戲的念白跟傳統戲很不同,運用的氣口、氣息及邏輯重音都各有側重,此前這一塊對我而言,完全是空白。這次演出,我最大的收穫是通過飾演楊子榮提高自身的體力與嗓音的耐力,對人物也有了新的理解。表演不是單純背詞,必須真聽、真感受,將人物給你的反饋真實傳達出來。」

在趙宏運看來,楊子榮是值得琢磨的人物,需要能文能武,壓力不小。他之前想像中的楊子榮,剛正、耿直,做事雷厲風行,一身正氣,「如果只表現人物的一面並不困難,重點是後半部分楊子榮還需打入匪營,面對滿台的土匪,如何以一個人的氣勢壓住全場,在匪氣與正氣之間切換自如,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時間的潛移默化。」經過排練和演出,趙宏運深切感受到傳統戲和現代戲的表演區別很大,「何老師的教學更多的是經驗傳授,他不會把每個動作說死,而是讓你在不同的情緒和節奏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動作,對我的啟發很大。」

「楊子榮不好演,唱做念打很繁重,演員綜合能力要求極高。兩位演員的努力付出,我看在眼裡,也很欣慰他們在台上的表現。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這齣戲發揚光大。」何澍說,「《智取威虎山》是上海京劇院保留劇目,這出紅色經典凝聚了無數前輩藝術家的心血,應該一代代傳下去。看到最新一代楊子榮出現在今天的舞台上,我從心底為他們高興。兩位演員一位偏文,一位偏武,我對他們的教學也各有側重,我相信每一位楊子榮都是各具特色。」

上海京劇院院長張帆認為,吳響軍、趙宏運首秀可圈可點,甚至超出了預期,「這是他們不懈努力的結果也是劇院人才培養取得的階段性勝利,劇院發展最關鍵的是出人齣戲出影響。正如這幾年劇院陸續推出青年人領銜主演的『尚長榮三部曲』傳承版展演,也印證了劇目與人才的辨證關係。培養人才是為了呈現優秀的劇目,同時優秀保留劇目的出現又推動了人才梯隊的建設,促進了劇院的代際傳承,保證劇院今後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遠的持續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從小裁縫到紅小生,瀏河畔有他的紀念館,揭開「變色龍」演技之謎
中國女足告別世界盃!別再活在「鏗鏘玫瑰」的榮譽里,我們早就落後了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