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英諾掌舵者:李竹的速度與節奏

英諾掌舵者:李竹的速度與節奏

文|前哨

編輯|京京

「你堅信的價值觀是什麼?」

「成人達己。先成就創業者,再成就我們自己。」少有的坦誠和堅定,這是來自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竹的回答。

在天使投資圈裡,李竹和英諾天使基金算是國內最活躍、最懂科技創業者的個人和投資機構之一。他告訴億歐網自己最強烈的一個標籤就是「帶著理想主義色彩做投資」,「如果太理性的話,看到的都是各種各樣的不完善,你就不會出手投早期項目。」

但李竹肯定,英諾的投資一定受到理工科背景的影響。基於投資團隊的理工科背景,對科技類項目,英諾有更清晰的認識。一直以來,李竹對英諾的定位是「給創業者第一張支票」。

由於天使投資關注階段非常早期,往往被視為「九死一生」的挑戰。「有時候心要離錢遠一點反而能獲得更好的回報,我們都是從創業者過來的,關鍵是要投靠譜的人。」

而對於「靠譜」的理解,李竹告訴億歐網主要從三個緯度判斷:有格局、有契約精神、有分享精神。「做天使投資不是希望賺個兩倍、三倍,而是十倍甚至百倍。因為還有其他失敗的案例,一個好項目背後,必須有靠譜的創始人。」

做自己喜歡的事,投喜歡的人,這是巴菲特的投資哲學,也是李竹完全認同的投資哲學。他認為,投資是做財富的一種分配,也是社會資源的一種分配。你投什麼樣的人,支持什麼樣的事,如何處理好各方的利益,本身就要有一個基本的底線,也是「投資倫理」。

說到長期主義,這幾乎是所有基金的投資信條。那些陪伴企業穿越過艱難時期的,才能被投資行業認證。而李竹所說的「投資倫理」,指的是投資那些改變未來、造福社會的創新,公平地處理各方利益;以同理心對待創業者和合作者,避免因錯誤或惡意行為而傷害到他人。

對於一個天使投資機構來說,有長期價值觀,才可能有長期的生命力,才能找到同頻共振的創始人,「這些人是改造世界、能夠成大事的人,要找到這種人,我們投資人自己要正。」

對於投資人來說,要理解年輕人的需求,年輕人才能做他們擅長的事情。「天使投資是一種市場化的公益,投一個項目時,最重要的不只是判斷能賺多少錢,而是說這件事如果成了,能給社會帶來多大的價值。」李竹說。

對於「投人哲學」,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曾說:「就是你明明不認同一個創業者的商業模式,但依然願意投資他(她)。」 在李竹看來,做早期投資,確實值得花時間去了解創業者。

他認為,人在一個公司的價值至少佔到80%,項目都在人身上,創始人開始創業時,對方向的判斷未必完全正確,這就要求創始人有高度、有深度、有寬度,就是創始人要對行業的認知足夠深,尤其在科技領域要有上萬小時的積累,才能不斷進化。

「比如在無人駕駛、激光雷達、晶元等行業我們對創始人的要求,除了學歷要求,他還要出身名門,或者在BAT公司工作過,這是科技創業的一個特點。」

從機構天使到戰略生態

2009年,還住在華清嘉園的李竹,有一天接到清華師弟李黎軍的一個電話:「王興在做一個新產品。抽時間一起聊聊,看看能否幫上忙?」李竹欣然應允。

李竹當時在參加一個企業家的封閉培訓,抽空溜出來,第一次見到王興。「王興給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是一個比較沉穩的人,話不多,看問題很犀利。」李竹回憶說。

李竹認為,王興是一個非常具有長線思維的創業者,這種長線思維體現在他的戰略連續性(從飯否到美團)和對用戶體驗的極度關注,也因此李竹在早期就有緣參與了對飯否和美團的投資。

不得不說,美團的成功,讓李竹深刻地體會到作為天使投資人的速度與激情。

也正是從這裡起步,他開始幫助清華校友創業,給予這些創業者從資金到多維度資源的賦能。截至目前,英諾投資的400個項目中,清華系佔比四分之一。「相對來說,對清華校友的投資決策稍微快一點。能很快了解創始人,定位到他做的是一個什麼層次的創業。」

因此,李竹總結出了清華系出身的創業者身上的特質:第一是腳踏實地,做事情邏輯性強,非常有韌勁;第二是學習能力、自我進化能力比較強;第三是契約精神,說到做到。「假如簽了投資協議,或者是跟合作夥伴說好的事,不會隨便的單方面去改變。」

除清華系校友外,英諾天使基金還投資了北理工、北航、西交大、西工大、中科院等很多項目。「我們發現這些科技項目的創始人,他們優勢各異,但身上也具備類似的特質」。人以群分,創業者和天使投資人的相互認可和吸引,是創新路上一件美妙的事。

過去的6年,英諾天使基金管理超過20億人民幣,投資了400多個項目。所投項目包括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消費、企業服務等。

作為國內第三代天使投資人的代表,英諾創始合伙人李竹見證了天使投資在國內的發展壯大。翻看中國創投20年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伴隨中國互聯網產業進化的發展史。

在英諾成立與發展的年份,主要經歷了三波紅利,人口流動紅利、消費升級紅利和科技創新紅利,英諾主要抓住的是第三波,為英諾基金帶來了不錯的回報。

在沒有成立英諾天使基金之前,上世紀90年代初,他和幾個同窗第一次創業,「那個時候根本沒有天使投資」。而在第二次創業時,李竹索性當了一回自己的天使,用之前創業賺來的第一桶金來做投資。

2013年,李竹和幾個清華的朋友一起湊了一些錢,正式成立英諾天使基金,寓意「英雄出手,一諾千金」,幫助清華校友的創業。但仍然是靠個人的偏好進行投資,還不成體系。

隨後,英諾逐漸機構化,第二期基金於2015年初開始,3億規模,英諾建全了風控和前後台機制。到了2017年的第三期基金,英諾變成了一個覆蓋北上廣深港的投資平台,在各地建立了合伙人團隊和創新空間,創新空間既是項目來源的入口,也是投後的服務基地。

回憶起這些經歷,李竹感慨,當時的創業環境是沒有現在這麼好,也正因如此創業者拿到的第一張支票才顯得更加彌足珍貴。「我們就想,既然自己成功了,有資金就應該幫助優秀的年輕人,給他第一張支票。這是開始做天使投資的初心,我們知道創業者需要什麼。」

每位天使投資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顯然,李竹也不例外。「我希望不斷突破的是學習能力和不斷的轉場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有新的血液、新的力量加入進來,才能打破這種思維和學習的局限。而不是說我是基金的老大,你們只能聽我的。」

對於一家成立6年的投資機構來說,英諾天使基金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出色。從機構打造自身特色方面,李竹希望將英諾打造成一個創業生態,從體系上看,英諾左手是天使投資,右手緊抓創業服務和創新空間運營。

目前,北京、長三角、珠三角、西南,英諾創新空間皆已布局,英諾創新空間不僅是聯合辦公空間,還包括創業投資、創業加速、資源整合、融資對接、創業學習及社群、創業媒體及傳播服務等6大模塊服務體系,已有中國最新型的創業生態體系的雛形。投後服務和賦能,可以讓創業者少走彎路,獲取資源,提高創業成功率。英諾的這個團隊,已有百人規模,這在早期投資機構中,是極其罕見的。

「認知、人脈、賦能是我們服務創業者最底層的邏輯。我們最希望創業者說,英諾投了之後,更容易成功。」在問及希望外界用什麼樣的標準去評價英諾這家機構時,李竹回答說。

此外,打造空間生態,不僅為英諾建造了一個源源不斷的項目池,也為希望拿到第一張支票的創業者找到了更開闊的入口。

「我一直強調「反周期」來做早期投資。」

不同的投資機構在不同的階段看項目的方法是不同的,一旦某一個方向已經被VC集中關注的話,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就已經不再是天使投資的機會了。

「我一直強調「反周期」來做早期投資。」十多年前,李竹和創業團隊花了兩千多萬買下了奧運會的網路直播權,正準備雄心勃勃的大舉擴張網路電視平台和發展用戶。

但2008年金融危機令投資者信心雪崩,很快李竹就收到了投資人的郵件,強調現金流極為重要。為了增加收入,導致廣告過多、視頻網站的用戶體驗越來越差,用戶開始流失,無法形成正向的飛輪效應。最終被版權和帶寬成本兩座大山壓垮。

對於早期創業公司,李竹認為,確實存在「反周期」的特點。「在創業的過程中,當碰到投資波谷時,其實「反周期」做事反而能成功,當然,這取決於你對所做方向的要素判斷,比如視頻行業是資本密集行業,到現在大部分都是虧損的。」

作為創業者經歷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和2008年的金融危機,又以投資人身份經歷了2016年的資本寒冬,李竹對經濟周期有切身體會,這也使他在面對新的宏觀危機時更敢出手。

「天使基金要在經濟低谷期敢於出手,而不是在高潮期追高,天使投資與經濟周期是反過來的。」李竹說。他總結了自己回報率最高的幾個項目,例如2009年投的游族網路、飯否,和2000年投的德生科技,這兩年都是經濟低谷期,最後看這些項目都成功地走出來了。

實踐證明,這個規律是合理的。當經濟往下走的時候,仍然敢於創業的創業者變少了,實際上項目質量變高了。另外,創業者在低迷期拿了錢以後,對花錢十分謹慎,所以使用效率也提高了,不用打補貼大戰。同時因為沒有那麼多人競爭,招人也更容易了。

「我認為未來兩年是天使投資的紅利期,因為現在經濟還在下行,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另外,對於投資行業來說,現在是一個比較冷的狀態,一些基金的LP甚至包括美元基金LP在一級市場的錢沒有以前那麼么充裕了,估值更加合理,我們還要持續下注。」李竹說。

此外,在李竹看來,VC與天使內在邏輯不同。在未來的十年之內,投資機構的數量肯定會減少,會集中到一些業績比較好的有長線運營能力的一些投資機構,每個機構單獨管理的資產規模也會上升,這是一個大趨勢,現在的經濟環境可能會加速淘汰。

他同時表示,在國內做天使投資有很多優勢,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拿到後續資金的比例會更高一些。此外,由於中國市場相當龐大,資本市場的進化將提供助力,因此值得創新的地方和機會也相應特別多。

眼下,李竹卻並沒有放慢機構的投資節奏與速度。他向億歐網透露,英諾天使基金即將設立第四期基金。第四期基金的LP主要來自母基金、政府引導基金、大企業、以及一些成功的企業家,主要用於大科技與大消費方向。

「至少還要再做20年的投資」

「考上清華大學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山外有山。」

1984年,李竹以590分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我們宿舍里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狀元。全國狀元、北京名校狀元,還有甘肅等各地狀元,我是柳州的狀元。」

多年前的一次高中數學考試時,有一幾何題很多同學都解答不出來,而李竹在那道題上面卻寫道:「這道題缺條件。」

那次考試,他得了一百分。「到了清華以後,我才發現學霸雲集,要想考前幾名是非常難的,大家都在根據自己的特點發展。功夫在詩外,我參加了很多社會工作和喜歡的社團活動,從優秀同學身上學到許多,培養了自己的格局和做事的方法。」

對於李竹來說,天使投資本身是一種藝術。「我喜歡藝術,到海外旅遊也喜歡去看藝術博物館,在台北故宮張大千畫展,感受到很多東西,花很長的時間專註做好一件事,簡單卻不容易。尤其是對早期投資,嘗試在裡面找到一些價值觀和理性的東西,把它變成一種知識沉澱下來,結合感性知識,讓天使投資能夠複製成功,從不確定性中發現確定性。但每個人的修養,會決定在早期投資能走多遠。 」

一上大學,老師就鼓勵有特長的學生主動當班幹部,服務同學。李竹從小學書畫,老師看了履歷了解到這一點,就直接點將,讓李竹成了宣傳委員,當上了班幹部。

上學不到二個月,學校學生會來新生中招人,李竹又成了系裡的幹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學生節,就是那個時候逐漸發展起來的。「學生節就是組織大家搞各種活動,搞各種比賽,像書法大賽、象棋大賽、圍棋大賽都是我與其他同學一起組織起來的。還定期出海報,這些海報都是我們自己設計圖案、畫畫,發動各班的同學一起完成這些事。」

「參加這些社團活動,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鍛煉。能說服清華同學跟你一塊干一件事絕對是一種能力。」李竹認為,這段經歷極大地鍛煉了自己的情商和協調能力。

用「文藝」一詞形容李竹確不為過,琴棋書畫都喜歡,李竹很喜歡下圍棋。「做天使投資,功夫在詩外。比如下圍棋,取勢和取實地要相機而動,「看大棄小」。天使投資也會有失敗,我們可能會花更多的精力在頭部的項目上,很多東西底層邏輯是相通的。」

「打牌,跳舞,下棋,打球,大學同學畢業時調侃說我「五毒俱全」。讀書期間清華搞交誼舞大賽,李竹和同學報名參加跳探戈,也在全校大賽中獲獎。

他也樂於將閱讀分享。大量的閱讀讓他對於投資深有體會。這種閱讀的習慣來自於童年。「小時候就非常愛閱讀的,爸爸是學校的校長,沒事就泡在學校的圖書室,讀了大量的國內外文學書籍。」由於工作的原因,最近這幾年李竹更加熱衷於閱讀一些企業家傳記、創新理論、歷史有關的書。

在英諾內部,團隊都有學習和讀書的習慣,自發地舉辦讀書分享會、定期有創新熱點討論分享會。「向創業者、同行學習,我們跟創業者、企業家交流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投資人看的是事物的寬度。」李竹說。

對於生活,李竹始終保持著秩序感。他認為,做天使投資人應該有張有弛,有節奏、有秩序。「剛開始做天使投資時,我們每個周末都在看項目,各種電話會議,擔心錯過什麼。現在,我們鼓勵大家周末多陪家人,每年除了團建,還可以安排自己的休假。」 天使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體力和智力投入,做好價值發現和創造,身心健康是基礎。

現在看來,李竹熱愛他的這份工作,沉浸其間,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成長。「如果你喜歡這件事,喜歡跟這些年輕人去交流,不會覺得辛苦和累。清華大學有一個傳統,為祖國健康的工作50年,我們今年恰好畢業30年,至少還要再做20年的投資。」

而下一個二十年,李竹掌舵的英諾天使基金還能否繼續把準時代的脈搏?我們充滿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沒有菜單,每月多賺13萬,這家蛙鍋店是如何做到的?
嘉里物流委任楊榮文為高級顧問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