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黃俊傑:如何調校心靈快門?

黃俊傑:如何調校心靈快門?

作者:黃俊傑

首發:騰訊儒學

摘要:你的自我醒覺了,於是你與他者互動的時候,你的心就很澄澈。這種狀態就很像照相機的焦距,從以前模糊的景象,變成了清晰的景象。

《孟子?盡心篇》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

我們要來研究儒佛同調與異趣,我們今天先從儒佛的第一個同調,也就是儒佛共享的思想平台,那就是"人文精神"。第一點結論就是,儒佛都是以"心"做為自我提升的關鍵,孟子宣稱"仁義禮智根於心"。

《荀子?解蔽》

故治之要在於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奪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

在很多方面和孟子不一樣的荀子,他對於人為什麼能夠知道那個"道"呢?關鍵在"心"。他說,心是我們身體的國君,是神明的主人。心是"出令而無所受","令心"具有他的自主性。到了北宋的時候,司馬光他說,"夫心,動物也,一息之間,升天沉淵",這一點跟佛教,是完全可以互相印證的。

受到佛教深刻影響的中國民間四大小說之一"西遊記",在一百回的回目裡面,"心猿"這一個名詞,在回目、就是目錄一共出現過十三次。"心猿"大家都知道就是指孫悟空,孫悟空這一隻猴子,永遠定不下來,這個西遊記的作者發明了"心猿"這一個名詞,實在是非常簡潔,精準指出了"心"是關鍵,但是很難加以貞定。

今天我們要提出第二個結論是,儒佛都共同承許,因為心是自由的、是自主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必須承擔行為的後果與責任,因為自由與責任之間,有他的緊張性。"責任"廣義的來講,就是現代社會所謂的"法治",自由與法治之間,是有他的緊張性的。

我們以籃球場、籃球比賽為例,兩隊籃球的球員,可以自由發揮他的球技,自由的發揮他的才華,其基礎在於兩隊籃球球員,通通共同接受籃球比賽的規則,那就是法治。如果其他的隊員穿球鞋,有個隊員不接受這個規則,他穿了釘鞋上場,人家打球他專門踩人家的腳,那這個球賽就無法進行,無法進行就是每一個人獲得的自由就失去了。我用這個例子來講自由與法治,這個不可分割,沒有法治就沒有自由;可是另外一方面,如果全部都被法所掌控,那麼人的主體性,也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自由與責任之間,既有他的不可分割性,又有他的互為緊張性,這個也是儒家人文精神所給我們的另外一點啟示。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3》

菩薩清涼月,游於畢竟空 ,垂光照三界,心法無不現。

第三點結論,儒佛都共同的承許,"心"之獲得自由與自主,根本關鍵在於自我之醒覺,在大般若經裡面,他用的一個名詞,叫做"覺心"。佛教主張,心的自由與自主是因為"戒",守戒而能夠得到清涼。華嚴經裡面,我們讀到這一段話,"菩薩清涼月,游於畢竟空,垂光照三界,心法無不現"。佛教講"戒、定、慧",因為"戒"才能得到清涼。

《孟子?公孫丑上》

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你的自我醒覺了,於是你與他者互動的時候,你的心就很澄澈。這種狀態就很像照相機的焦距,從以前模糊的景象,變成了清晰的景象,因為你的照相機,你那個焦距已經調準了,經過這種狀態以後,這一個人與他者互動之際,就可以"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如孟子所講,我知言,所以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我因為有浩然之氣,所以我能夠知他者之言。這種自我的醒覺,會發生巨大的,在我們的生活上發生巨大的效用,他可以使我們有能力,進行發乎內心的溝通。

莊子?人間世》

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當代西方心理學家的名詞叫做attunecommunication,與他者進行一種心與心的對話,一種attunedialogue。於是使我們可以"超越表象,直探本質"。很像莊子所講的那種境界,"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經由心的對話,我們每一個人,就能夠完成了一種以"謙卑的心"而"感恩的心"進入他者的內心世界,一個最理想的自他互動狀態。

《孟子?公孫丑上》

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

第四點,儒佛都共同的承許,自我之心應該不要隨著他者的言行而擾動。孟子就講,他"四十不動心"。這個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則動心否乎?"說如果你有一天做了國家最高領導人,請問你那個心會不會動?孟子說,沒問題,我四十歲就已經不動心了,然後這一場對話就此開始。

這個"不動心"是怎麼來的?這一段對話,作為儒家的孟子啟示我們,自我的心,不要隨著外面、你做了政治上領導人,你做了什麼賺了大錢,這一種外境而轉動。如果能夠達到這樣不動心的境界,那麼我們日常生活之際,看到比我們上位的人,我們不會嫉妒;看到比我們同等的人,我們不會比較;看到比我們劣等的人,我們也不會輕視他。這一種"不動心"的方法,儒家的講法就是"心"要取得"自主性",使心不會被"物"所奴役。

中庸?第一章》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王陽明的一首詩,把這剛才我們講的,說得最好,"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是的,那是儒家所嚮往的精神境界。儒佛都共同致力於獲得心靈的中和境界,就是中庸講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一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人的自覺心,還沒有發動喜怒哀樂那種情緒之前,就叫做"至正無偏"的心靈境界。我們的自覺心,有了情緒活動、喜怒哀樂以後,都能夠恰如其分,不會"過",也不會"不及",這種就叫做謂之"和",就是"調和無礙"的一種心靈境界。

那麼"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剛才講的那種"中正不偏"的那種心靈境界,就是顯示出萬物最後的根源;而那種調和無礙的心靈境界,就是會呈現萬事萬物的普遍法則。"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就是說能夠達到"中"跟"和"這兩者境界,那麼宇宙萬事萬物都能夠定其位,那麼天下一切的事情,都會流行不息,這是古代的儒家在中庸第一章所提出來的智慧,對於我們今天講這個"定心",儒佛共同的平台"定心"這一點,這個有巨大的啟示。

主講人簡介:

黃俊傑,現任台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學術諮詢委員、台灣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曾任台大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研究領域為東亞思想史,近年著有《東亞儒家仁學史論》、《大學之理念》、《東亞儒家人文精神》、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Texts in Contexts等書,多種著作被譯為英、日、韓、越、德、法、西、斯洛維尼雅文出版。

本文及視頻為大愛電《一種說法》提供,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騰訊儒學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合作聯繫:

010-62671188-36503

waltergao@tencent.com

騰訊道學

弘傳道學

普及道學

騰訊佛學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圍爐夜話》:說平常話,做快活人
成熟 從虛心接受別人意見開始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