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日應「相互照亮」 為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日應「相互照亮」 為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

近日,中日兩國副外長在日本長野共同主持新一輪中日戰略對話。這是中日時隔7年重啟這一對話機制。雙方確認,將積極落實中日領導人大阪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努力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這表明,經歷波折的中日關係正進一步轉暖,傳遞出積極信號。

中日戰略對話始於2005年5月,至2012年6月共舉行了13輪,為兩國增進政治互信、確定和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後來由於日方的一系列錯誤言行,戰略對話被迫中斷。

近些年,世界局勢發生複雜變化。一方面,美國肆意推行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在全球範圍內挑起貿易摩擦,使全球經濟面臨巨大風險,日本也感受到了美方施加的巨大貿易壓力。中日作為亞洲前兩大經濟體,在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秩序等方面存在共同利益訴求。

另一方面,中日是搬不走的鄰居,經濟互補性強,兩國利益密切交融。中國自2007年以來一直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去年,兩國貿易總額達到3276.6億美元,同比增長8.1%,中國對日出口和自日進口分別增長7.2%和8.9%。截至去年底,日本累計對華投資額1119.8億美元,在中國利用外資國別中排名第一。

正是在此背景下,中日關係不斷回暖。在去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之際,中國總理時隔8年成功訪日,日本首相也實現年內回訪,標誌著兩國關係重回正確發展軌道。在今年6月G20大阪峰會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晤,就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達成十點共識,從而為雙邊關係未來指明了方向與路徑。

本次戰略對話時隔7年重啟,目的正是落實中日兩國元首大阪會晤的重要共識。未來,雙方要「相互照亮」,關鍵在於以中日關係十點共識為指導,不斷增進政治互信,加強在科技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經貿投資、財政金融、醫療康養、養老照護、節能環保、旅遊觀光等廣泛領域的互利合作。同時,以今年「中日青少年交流促進年」為契機,積極開展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之際,中日作為全球第二、第三大經濟體,有責任共同維護自由貿易與多邊體系,以「一帶一路」倡議和中日韓自貿區建設為重要合作平台,使中日關係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積極因素。

當下中日關係改善的機遇值得珍惜,但也要看到,長期困擾兩國的敏感問題仍然存在。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日前訪問亞太時明確表示,在美國正式退出《中導條約》的背景下,支持儘快在亞洲地區部署陸基中程導彈。日本作為美國在亞太的重要盟友,如若配合美方需要,勢必會衝擊地區安全穩定,也將自身置於更大風險當中。為此,中日雙方應當謹記兩國元首大阪共識,妥善處理敏感問題,建設性管控矛盾分歧,為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創造有利條件。

在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中日不應相互較量,而應「相互照亮」,為兩國人民謀福利,為動蕩不定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國際銳評評論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亞投行副行長表示 亞投行為國際多邊主義發展做出了貢獻 將首次在域外舉行年會
【老外在中國】藍天保衛戰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