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旅行者一號離開地球42年,為何能源還未耗盡?科學家:還有6年

旅行者一號離開地球42年,為何能源還未耗盡?科學家:還有6年

進入信息時代以來,人類的科學技術實現了巨大的騰飛。這個時期人類對地球以外宇宙空間的興趣逐漸濃厚,各國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對這片廣袤的宇宙空間進行探索,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新發現鼓勵著人們不要停下腳步。

眾所周知,人類觀測天體和星系主要是依靠架設在地球上的天文望遠鏡。但是望遠鏡只能看到天體的運行軌道及外部形態,無法探知其具體的狀態。要更深入地了解宇宙中的其他天體,人類開始往地球外發射宇宙探測器,進行更近距離的觀測。

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研製並發射了「旅行者一號」探測器,距今已經飛行了40多年了,距離地球高達217億公里,是迄今為止人類發射的飛行最遠的探測器。對此有不少網友發表疑問:為什麼旅行者一號已經飛了這麼久,卻沒有被撞上其他的天體,或是出現其他故障?另外燃料肯定早就用盡了,它依靠什麼動力在繼續飛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當時的航天技術無論在科研還是製造工藝上,都是世界頂尖的。要知道直到現在,一台部件精密的機器使用40多年,都難免出現一些問題。旅行者一號目前仍在正常飛行,與地球人類保持聯繫。美國技術的領先不僅體現在耐用性上, 空間導航技術也是當時所有國家無出其右的,旅行者一號和後來發生的二號都精確地按照計劃飛行。而日本、俄羅斯等其他國家都無法做到。

另外我們平時看到的關於小行星帶的照片確實存在一些誤導作用,實際上宇宙十分空曠,兩個天體之間的距離大多在幾百公里以上,而探測器的不過幾米而已,相撞的概率極低。另外飛行路線也是設計好的,避免了被大天體的引力捕獲。

關於旅行者一號的動力問題,是由於它已經達到了第三宇宙速度。所謂的第三宇宙速度是在地球發射的飛行器,速度達到16.7km/s以上時,不再需要動力就可以擺脫太陽引力,一直往太陽系外飛行了。旅行者一號飛行過程中利用了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彈弓效應,獲得了加速。由於太空中是真空狀態,幾乎沒有什麼阻力,所以再也不需要任何燃料就可以一直飛行下去。

但旅行者一號上搭載的核電池預計將於2025年耗盡,屆時將與人類失去聯繫,繼續孤獨地往太陽系外飛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點校尉 的精彩文章:

量子世界兩個不合理現象:一個可以改變時間,一個存在兩個現實
將核彈扔進颱風里會有什麼影響,能摧毀它嗎?專家:危害更大

TAG:西點校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