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華夏銀行公布半年報,凈利潤微增5%居上市銀行倒數第二

華夏銀行公布半年報,凈利潤微增5%居上市銀行倒數第二

記者丨郝昕瑤

凈利潤增速「墊底」,不良貸款率高企,高層變動頻繁……作為資產規模最小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華夏銀行近幾年來命運多舛、業績黯淡。

8月13日晚間,華夏銀行(600015.SH)發布了2019年半年報,該行上半年實現營收397.97億元,凈利潤105.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1.05%和5.06%。每股收益0.63元。報告期末,不良貸款率1.84%,比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在經歷了2018年的增長低谷後,相比於上一個財年,華夏銀行及所屬子公司總資產規模突破了3萬億,達到30226.94 億元,比2018年底時增加 3421.14 億 元,增長 12.76%,提前完成四年規劃目標。

華夏銀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2565.5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8.1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617.07億元,上年同期為-1092.27億元。

界面新聞注意到,在已經公布半年報的上市銀行中,華夏銀行的凈利潤增速略好於鄭州銀行,卻遠低於其他上市銀行凈利潤兩位數的增長率。即便如此,相比於去年同期,該行的凈利潤率還是翻了一倍。

除了「墊底」的凈利潤增速以外,該行近年來在資產及資本利潤率、撥備覆蓋率、不良和各級資本充足率等方面都存在「隱憂」。

界面新聞整理

從近年來的財報數據來看,華夏銀行的資產和資本利潤率大幅下滑。資產質量方面,不良貸款率在2018年達到高點。

「報告期內,本集團嚴把新增授信准入關,加大新增貸款質量管控,優化貸後管理和風險預警機制,加大潛在風險客戶的主動壓降力度。」華夏銀行在其半年報中表示。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行的資產質量有所好轉。

截至2019年6月末,該行不良率為1.84%,較年初的1.85%下降0.01個百分點,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的比例為 95.57%,同比大幅下降103.17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餘額676.88億元,比上年末減少39.07億元,關注類貸款率3.80%,比上年末下降0.64個百分點。

但撥備覆蓋率為144.83%,較上年末下降13.76個百分點,接近監管要求的120%-150%的紅線。

半年報顯示,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採礦業、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不良貸款率分別為5.78%、5.52%、4.92%,其中,採礦業、製造業不良貸款率分別較上年末上升1.27、0.36個百分點,批發和零售業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地區分布中,華北及東北地區不良貸款率2.64%,較上年末上升0.27個百分點;華南及華中、西部、華東地區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4%、1.26%和1.20%,分別較上年末下降0.18、0.12 和0.22個百分點。

對此,該行在半年報中解釋道,將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要求,持續優化行業結構。

值得注意的還有,為「補血」而在2018年非公開發行普通股股票補充292億元核心一級資本、發行400億元永續債之後的華夏銀行,資本充足率終於達到14.11%,該行這一數據去年同期僅為11.97%。

好的方面是,半年報顯示,華夏銀行業務結構有所調整,存貸結構趨於優化。

從業務結構來看,華夏銀行2019年上半年中間業務收入實現較快增長。

數據顯示,華夏銀行上半年凈息差2.09%、凈利差1.96%,同比提升分別為23個基點和26個基點。實現中間業務收入112.37億元,同比增長10.57%,中間業務收入佔比28.24%。信用卡、理財、國際、託管、投行、網路金融等業務發展較快。

報告期內,華夏銀行貸款總額 17798.05 億元,比2018年底增加了1662.89 億元,增長 10.31%;存款總額 16770.64 億元,比2018年底增加了 1845.72 億元,增長 12.37%。存款總額16770.6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845.72億元,增長12.37%。

對比去年同期,華夏銀行對公貸款和墊款從285.39億元小幅增長至290.89億元,利息收入佔比從超過一半下降至48.18%。與此對應,個人貸款和墊款從70.75億元快速上升至93.44億元,利息收入佔比提升了近3個百分點。

截止2019上半年,華夏銀行重組貸款賬面餘額2.63億元,比上年末減少 0.10 億元,佔比 0.01%,比上年末下降 0.01 %。逾期貸款餘額 448.58 億元,比上年末減少 102.59 億元, 佔比 2.52%,比上年末下降 0.90 %。

在具體的貸款投放行業中,租賃和商業服務業、房地產業、公共服務業、個貸等總體投放量上漲,票據貼現業務的漲幅最高,從去年同期的235.18億元上漲至851.95億元。

半年報中,華夏銀行持有的債券餘額從去年同期的7.26億元,快速上漲至1074.5億元,這也使得該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餘額同比增長了65倍。

還有一項良性下降是成本收入比。華夏銀行表示其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了精細化管理水平。

此外,華夏銀行高層變動近年來非常頻繁。

界面新聞注意到,從2016年初開始,華夏銀行董監高級別人事變動共發生了13次。2016年底,華夏銀行前任董事長吳建辭職,兩個月後,行長樊大志也辭去了職務。

曾任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的李民吉,和曾有央行及商業銀行雙料背景的張建華迅速彌補空缺。

新的組合併沒有給華夏銀行帶來好運,有華夏銀行高管曾在2018年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活下去。」

2017年,華夏銀行凈利潤墊底所有上市銀行,僅為0.72%,不良貸款率也在上升。

2018年,華夏銀行在核心數據方面並未好轉。當年的年報業績快報公布時,其不良貸款率較2017年的1.76%,上升至2018年的1.85%,該項指標自從2012年起至2018年已經連續6年上升。另外,ROE也由2017年的13.54%下降到2018年的12.67%。在該業績快報公布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華夏銀行股價大跌4.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唐寧對話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講透傳承、組織和美好生活的「秘密」
1499元飛天茅台物美超市開售:條件苛刻仍一瓶難求,會否撼動終零售價?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