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向胡樂國大師學習!

向胡樂國大師學習!

2019年8月10日上午,來自全國各地及國際盆景界的同仁和胡樂國先生的子女學生,齊聚浙江省溫州市雪山飯店,舉行了胡樂國盆景藝術研討會和「浙風甌韻」盆景展及胡樂國大師去世一周年紀念話動,因天氣原因,原定室外的「浙風甌韻」盆景展開幕式改為室內舉行,開幕式由胡樂國大師的學生邵勝光主持,浙江省溫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張華義宣布「浙風甌韻」盆景展開幕,嘉賓啟動開幕綵球,儀式簡樸而又不失莊重。「浙風甌韻」盆景展開幕式現場嘉賓左起:浙江省溫州市盆景協會會長夏敬明、浙江省風景園林學會秘書長高姣英、世界盆景友好聯盟榮譽主席胡運驊、浙江省溫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張華義、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秘書長史佩元為展覽揭幕。

參加開幕式的同仁及親朋好友等待這一刻的到來,紛紛拿起手機和相機記錄這一莊重的時刻。

本次活動的主辦單位: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

浙江省風景園林學會

溫州市園林學會

承辦單位:

浙江省風景園林學會盆景藝術分會

溫州市園林學會盆景藝術分會

參加此次活動的嘉賓有: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名譽理事長,世界盆景友好聯盟名譽主席,國際盆景賞石協會中國地區委員會執行主席胡運驊主席

浙江省風景園林學會秘書長高姣英女士

浙江省花卉協會會長邢最榮先生

浙江省溫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張華義先生

浙江省溫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王志旭先生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盆景藝術大師趙慶泉先生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盆景藝術大師魏積泉先生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秘書長,中國盆景藝術大師史佩元先生

「盆景樂園」網站站長鄭志林先生

浙江省盆景協會原會長王愛民先生

大師代表:(按姓氏筆畫順序)

王元康,鄧文祥,劉傳剛,馮連生,孫龍海,邢進科,沈柏平,陸志偉,范義成,徐昊,韓學年,夏國余,謝繼書。(韋群傑,石景濤,李雲龍,田一衛,太雲華等部分大師和領導因颱風沒能來到)

日本著名盆景藝術家小林國雄先生。

分會陸明珍,吳敏,郭新華等領導和浙江省溫州市各級分會的領導和各位同仁。

溫州電視台, 中盆會「A盆景」網站,「盆景樂園」網站,《花木盆景》雜誌社等新聞媒體參加了研討會。

胡樂國老師的學生親友等250餘人。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常務副理事長李克文先生主持研討會。

李克文主持研討會,並首先講話:

盆景藝術源於中國,是5000年文化歷史上的瑰寶!盆景是以生命對待生命的藝術,也是藝術和技術的結晶,有此造就了一門非常特殊的藝術門類,它不僅要求藝術家要有不凡的藝術審美和藝術修養,還要求藝術家要有跨越多藝術領域的駕馭能力和超強的動手能力,以及全面的植物學,土壤學知識等。正是這種特殊性,使得這個藝術領域產生了很多斷層,且難以及所有優長於一身。而胡樂國老師恰恰是這個領域中難得的全面的令人折服的藝術家。

他有幾十年一線工作的盆景製作經歷,非常嫻熟和獨樹一幟的製作技巧。

他創作了眾多非常有影響力的作品,其作品多次獲得國際金獎,無數全國評比金獎。

他發表了多達近百篇的學術論文和專業文章,特別是對「盆景是文化藝術」的提倡,結合中國文化對盆景藝術的影響,提出盆景藝術必須崇尚自然,創立鮮明的民族風格。

他幾十年如一日地積极參与各層面推進盆景藝術普及和發展的活動,包括執教培訓班現場表演,現場講座,展會評委以及擔任多家報業雜誌的顧問等等。

李克文先生還講到:很有必要把今天的研討會作為討論和學習,胡老師的藝術品德,藝術理論和藝術創作的開始而不是終結。並希望在座的專家大師從不同的領域和角度談出自己的感想和認識,使其產生共鳴,讓我們這場有意義的研究學習,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逐步提升,無限延伸,讓我們為此而努力。

研討會會場

首先由溫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王志旭先生致辭,對於大家不遠萬里冒著惡劣的天氣情況參加研討會表示感謝,並介紹了目前溫州市綜合治理對園林環境和盆景藝術的推廣及長遠的發展目標。

史佩元秘書長代表陳昌理事長為研討會致詞

對研討會的召開給祝賀,對胡樂國先生為中國盆景事業做出的貢獻由衷的感激。

浙江省風景園林學會秘書長高蛟英女士致詞

歡迎全國各地盆景界專家大師國外盆景藝術家來到浙江參加胡樂國大師研討會,對胡樂國大師為浙江盆景,為中國盆景所做出的貢獻給高度的讚賞,對大師的技藝和高尚的品德流傳下來,為後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胡運驊主席是在中國盆景現代史上發展重要時期,擔任分會主要領導職務,並仍然主導著中國盆景發展方向的人,是擔任國際主要盆景組織世界盆景友好聯盟主席職務的第一位中國人,是最早走出國門進行講學,表演和組織交流合作,把中國盆景推向國際大舞台的開拓人。胡運驊主席和胡樂國大師都是同時代為中國盆景作出過重要貢獻的人。他對胡大師有著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了解,胡主席的發言,追今憶昔,主要闡述了胡樂國大師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獨具風格的高幹松的製作方法,以及後輩要向胡樂國大師學習他高尚的品質和道德,為中國盆景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潘仲連大師和胡樂國大師,他們兩位老人家都是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為確認浙江盆景風格做出重大貢獻的大師,同時也都是我們浙江,我們國家盆景界重量級的大家,是中國盆景人的驕傲!雖然他們兩位在工作方式上會偶有相左的時候,但在藝術上是惺惺相惜的,兩位老先生都是胸懷豁達,高風亮節之人。潘仲連大師在去年得知胡大師去世的消息後,馬上發表紀念文章,表達他對胡大師的思念和敬意。胡老師的女兒也專程去看望潘老師,給他帶去胡老師的最後一本著作。今天,得知胡老師的盆景藝術研討會要召開,潘仲連老師特意寫了一個文稿,更是讓我們感受到藝術家的空靈和唯美。讓我們沉浸在字裡行間的滿滿真情,無一恭維之詞,讀後令人十分感動。潘老還專為胡大師書寫了「誨人不倦」四個字。由於潘老年事已高,不宜參加會議,現在浙江分會秘書長夏國余大師代為宣讀。

先生仍與我們在一起

胡樂國先生離我們而去已近周年了,我們回望先生的身影。宛如在咋,回憶其近半個世紀以來的行蹤與音容笑貌,倍感親切。

先生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中國的盆景事業。起創作的眾多精品,耀燦奪目,有口皆碑。雖按前人屠隆《考槃餘事》所記,早在明代,江浙盆景就己有「三五棵合裁,如入松林深處」的藝象問世,傳至現當代,樂國先生對此又有自己的發揮,其造型手法與藝術風格卓然與他人有別,實為大家風範,獨樹一幟,這是不爭的事實。

獻上一生與灼熱之心「傳道,授業」,慕名投其門下求教的弟子熙熙攘攘,數以百計,此可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者也,何以故?蓋由先生自身魅力使然。先生的一生實仍「誨人不倦」的表率。業內能像他那樣樂可提攜及學的學長,實無出其右。這方面我自愧勿如,因為這需要有紮實的功底和充分的自信,才能做到,我在這方面就很欠缺,而若郭先生對此則是大匠運斤,遊刃有餘,殊可欽佩。

先生畢生勤奮創業。直至晚年,未嘗稍懈,其業績可圈可點。期留給後人的精神感召已成為推動業界繼續前行的強勁動力, 先生仍將與我們行進在一起。

這裡我還想提及,先生膝下能有向陽這樣的才女長期與乃父切磋唱和,是親情與意境在自然交融中相得益彰,流諸筆端,讀來便分外感人,這在整個園藝界興許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傳奇,無疑會在當下懷念故人悲涼中帶給我們一份濃濃的暖意。

由於年事關係,不便遠行,請允僅以此數語向先生及其寶眷致意。

潘仲連7.22。

趙慶泉大師和胡樂國大師相識於1979年北京的我國首屆盆景藝術展覽會上,自此以後,他們的藝術交流和兄弟友情一直延續了近40年,他們的交往見證了現代中國盆景發展從起步到如今的百家爭鳴,不斷繁榮的全過程,他們都是為不斷推動中國盆景事業發展的領軍團隊中的核心人物,當趙慶泉大師談到以往和胡樂國先生的友情和友誼時,趙慶泉潸然淚下,深情的懷念,哽咽中斷了多次講話,與會代表一樣進入了沉重的心情,這裡見證了胡樂國老師和趙慶泉大師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兄弟友情。

清華大學景觀學院李樹華教授,對中國盆景發展史的系列研究和廣泛傳播,對日本及歐美盆景的學習思考和實踐,一起毫無保留地把所學所用所了解的國外先進理念和先進技術,以及最簡潔的方式傳授給過人受益,等等這些都是他對中國盆景心血所為和無私奉獻。李樹華教授有很多很深入的交流和交往。很遺憾,今天由於工作行程銜接的問題,他本人無法到達現場,但是他還是非常誠摯地給大會籌備組及胡老師女兒打來電話表示遺憾,同時非常認真地寫了一個發言稿,請備受胡老師稱讚的學生卞海為李樹華教授帶念他的發言稿,發言稿的題目是《你應該帶領我們向前走》。發言稿里暢開心扉地介紹了和胡樂國老師的深情厚誼,和胡老師多次講到:「你應該帶領我們向前走」的重託。

中日盆景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日本著名盆景藝術家小林國雄先生是我們的老朋友,他多次訪問中國,對中國盆景的發展給予很多幫助。小林國雄先生線上和胡樂國大師雖然國度不同,但盆景藝術是相通的,他對胡樂國大師十分敬重。這次來參加活動,不惜周折,幾經輾轉從日本來到溫州,同時也證實了兩人的深厚友誼。小林國雄先生闡述了和胡樂國大師的交往和友情,從內心世界講述了自己對中國盆景的認識和了解,並從胡樂國先生那裡學到了中國盆景崇尚自然的意境和詩情畫意。

參加本次研討會的部分專家,大師和媒體人士從不同角度談了自己和胡樂國大師的交往經歷和個人感受,高度讚揚了大師人品的高尚,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發言人:陸明珍,徐昊,徐民凱,史佩元,劉傳剛,劉芳林,劉少紅。

胡樂國大師十分重視盆景教育,注重發掘人才,即身教有嚴教,培養了眾多德才兼備,年輕有為且賦有天份的學生,使其成為中國盆景事業的棟樑之才,而他的學生又秉承老師的囑託和意願,努力地繼續著老師的事業。每位學生的發言都表明胡老師重情重義,以誠待人,是一位善良的老人家,結交了一生的好朋友。胡老師的故友和學生髮言,坦誠地表明了各位與大師的深情厚誼。

發言人:卞海,潘菊明,胡向榮,金育林,吳克嗚,王愛民,徐挺立。

承辦單位邵勝光的發言和致詞,同胡老師友好交往和學習使其終生受益,並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感謝。

在持續三個多小時的研討會即將結束的時候,李克文做了總結性發言:

一,我們向胡老師學習什麼?

我想我們可以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1.高度專註,始終如一的事業毅力,無論是胡老師剛開始從事這份事業的20世紀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盆景藝術無法得到關注,還是在後來的80年代90年代的蓬勃發展中的各種矛盾衝擊,抑或是二十一世後,隨著我國經濟起飛,盆景事業在高速發展中種種新事物新問題的出現,胡老師都始終初心不改,非常有節奏地為大家推出不同主題的文章,文化引領的,技術指導的,業界交流的,鼓勵地方發展的等等。同時他還身體力行一直奔走在各地的展覽會議,為各基層的各種活動把關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2.與人為善,藝術至上的高尚品德

胡老師經常說要做好盆景必須先做好人,胡老師的為人,在座大部分人都有親身感受,大家在前面的專家和嘉賓的發言中,也深刻地體會到它無愧於這樣四個字:德高望重!

3.虛心學習,敢於創新的無畏精神

胡老師善於把自己幾十年的工作時間做總結提綱之領地,為我們盆景製作技術提出有高度的可操作性的方向,如「高幹合栽」「高幹垂枝」等。還有對傳統進行傳承和思考的探索性文章,談傳統,在談傳統等以及對盆景文化進行剖析,和指導的盆景是文化,中國盆景的創新與發展等等,他的貢獻和他的作品一樣都給盆景藝術史留下深遠的影響。

4.勇於承擔,鼓勵來者的開放心態

胡老師一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起一個國家藝術大師的責任,每到一處都會不知疲倦地做實地考察,然後根據各地不同的實際情況給出每一個地方最具切合實際的發展建議,同時他還發表過大量鼓勵地方發展的文章,如:《快速起飛的黃岩盆景》,《雲南盆景上路了》等等,他自己為大家做的現場表演,指導更是不計其數。

二,我們召開這次研討會為了什麼?

應該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次研討會舉辦的非常成功。達到了預期目的。通過大家對胡老師的貢獻的點滴回顧和從不同角度的分析分享,達到了這樣一個共識,中國老一代盆景大師的身上所具有的品德和技藝,是他們經過長期修鍊和刻苦學習取得的,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他們是指引中國盆景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的一面旗幟,是永遠的靈魂,我們要理直氣壯地在中國盆景界鮮明地樹立起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的榜樣,並且要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優秀的年輕人是中國盆景未來的希望,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在正確的理念和理論上引領我們新一代的盆景藝術後來者,把中國盆景藝術事業始終確立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

因此我想說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天這個研討會還只是一個開始,我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引導大家繼續思考今天的會議,到會的嘉賓來自我國多個省份,也工作在不同的層次,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穫並能把今天的會議精神帶回去使其發揚光大。

會議進行最後一部分:

胡樂國大師去世一周年紀念活動

胡老師的長女胡向陽女士播放一段生平資料,大家一起回憶胡老師的風雨一生,記起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同時表達我們對他的敬意與思念,今天真可謂是天祭人祭,天人合祭。願我們可敬可愛的胡老師在天堂安好。

胡向陽女士深情地懷念著過世的父親,給大家一一道來一些不為人細知的大師往事。

接授潘仲連老師的墨寶

接授劉傳剛老師的墨寶

接授徐民凱老師的墨寶

胡向陽姐弟向所有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表示衷心感謝。

李克文代表全體與會人員,向此次活動的組織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這樣的用心,這樣的真誠,這樣的圓滿地完成了這樣有深遠意義的一件事情。在這裡我還要特別感謝胡樂國大師的女兒胡向陽女士。在胡大師生病直至離開我們不到一年的這段時間裡,向陽接連整理出有關胡大師盆景生涯的兩本書。這不是常人在平常的時候可以做得到的事情。這是女兒對父親的深愛所致,這是胡大師後人對盆景的緣分所致。這兩本書同樣是向陽對中國盆景事業的貢獻!為了搞好這次活動而一直忙碌著的向陽,真是太辛苦了!在此,我提議,讓我們大家以熱烈的掌聲,對向陽,對所有參與活動的組織者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謝謝大家!

現在,我宣布「胡樂國盆景藝術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會議到此結束。請全體與會代表按順序排好,我們拍合影照,為大會定格寶貴的歷史瞬間!

趙慶泉接受溫州電視台採訪。

參加研討會的部分嘉賓與專家大師。

交流參觀

認真聽取研討會

部分嘉賓在簽字牆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作為永久的留念。

胡樂國先生的遺作《向天涯》

胡樂國先生的遺作《信天游》

胡樂國大師的學生部分展品

胡樂國大師的學生合影

胡樂國盆景藝術研討會的中外朋友合影留念

照片提供:張福祿 張威

編輯:車海鵬 張翕

嶺南盆景公眾號編輯,轉載須註明出處。

ID: lnpjsj

點擊進入

嶺南盆景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

盆景交流:微信lnpj179

書畫商務:微信tyzw178

感謝您每天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嶺南盆景 的精彩文章:

彩雲之南賞盆景
鐵包金——葉小如珠,皮荒干古

TAG:嶺南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