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京人的花鳥魚蟲

北京人的花鳥魚蟲

說起衚衕兒情節,就不得不說老北京人心中的那份對於養花兒的摯愛與情感。套用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市民張貴春在屋頂上種花種菜時說的一句京腔兒十足的話:「我種的不是菜,我種的是心情!」的確,對於生活在衚衕里熱愛生活的北京人來說,養花兒種草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老北京人對於追求新鮮玩意兒永遠是樂此不疲的,如果誰能把家裡的盆花養出與眾不同的氣質或是十足的精氣神兒,那才是最得意的事兒!雖然住在寸土寸金的皇城根兒下,屋裡院外都不大富裕,然而再小的屋子也得為侍養了多年的心愛盆花留塊地兒。老街坊們茶餘飯後聊天時,也總免不了顯擺顯擺自己家養的寶貝植物:誰家的曇花一枝兒開了好幾朵兒,誰家的茉莉噴鼻兒香,誰家淘換了盆兒珍貴的墨菊,誰家種的小葫蘆品相倍兒棒。

「觀花、聞花、贊花、惜花」已經成了老北京人的一種獨特的生活習慣。花卉市場里也永遠不缺絡繹不絕的「愛花人」。孝順的兒女回家看望父母時,除了提溜一盒點心匣子或者一包花茶外,往往還不忘順便選盆好花兒帶回家。鄰里之間更是因為養花而拉近了距離,大家互相淘換花籽,相互交換小苗,交流養花經驗,為生活增添了無限的歡樂。

老北京人愛玩鳥兒是由來已久的,《燕京雜記》中記載:「京師人多養雀,街上閑行者有臂鷹者,有籠百舌者,又有持小竿系一小鳥使其上者,游手無事,出入必攜。每一茶坊,定有數竿插於欄外,其鳥有值數十金者。」以至於一說到北京的紈絝子弟、少爺秧子,都會用到一個詞——提籠架鳥。

然而,提籠架鳥,並非一回事。

提籠,是指籠養鳥,主要是為了觀賞和聽音。紅綠鸚鵡、虎皮鸚鵡、芙蓉鳥、倒掛鳥、珍珠鳥等,皆是毛色艷麗的鳥,能使人賞心悅目。畫眉、百靈、紅藍靛頦、字字紅、字字黑等,叫起來百囀千聲,聲音悅耳動聽。這些鳥都被放入籠中飼養,養鳥人以提籠遛鳥為樂。

架鳥,是用架子來養鳥,叫亮架。錫嘴、交嘴梧桐之類的鳥,不能在籠中飼養,只能在架上棲止。老北京最常見的架鳥當屬梧桐,經過訓練的梧桐會打彈兒、開鎖、叼旗、開箱等各種絕技。舊時每到北京冬天最冷的時候,時常會看到有養鳥人在冰面上訓練梧桐打彈兒,即養鳥人把一個彈丸扔在空中,梧桐會飛上去接住。

當然,玩鳥可不是簡簡單單的拿個放著鳥的鳥籠子就完事的,北京人的玩鳥真的是十分講究的。新得的小鳥,野性未除,必須經由上杠、認食再到認人、學藝,這就是「馴鳥」。圖中養鳥人正在訓練小鳥上杠,這是馴鳥的第一步。將戴好脖套的小鳥用細繩拴到杠上,養鳥人不停用杠子試探,直到小鳥能熟練抓住,自行翻飛到杠上站穩,馴鳥上杠才算完成。

北京人養鳥以「押音」為主,主要是訓練鳥學叫的本領,以百靈、畫眉、靛頦、紅子等居多,各有各的玩法。百靈、紅子、柞子、畫眉、黃鳥、靛頦兒等是叫音兒,另有老西兒、太平鳥、灰兒、皂兒等是打彈叼旗的。要說最講究的就是「養百靈」。「養百靈」分為南派和北派,北京人大多數都是北派的,北派百靈要嚴格遵守「十三套」的鳴法,就是需要玩家能馴得百靈叫出十三種鳥鳴來,行話叫「十三套」,也叫百靈套子。

所謂「十三套」,是指訓練百靈鳥模仿十三種不同的聲音,而且必須按照順序,層層變化。一般常見的「十三套」分前後兩套。其中「家雀噪林、山喜鵲、紅子、群雞、胡哨、小燕、貓、家喜鵲、鷂鷹」九種為前套,「靛頦蕊兒、柞子、黃鳥套與畫眉絡兒、胡伯勞交尾兒」為後套。

為了給鳥兒「押音」,玩主會採用一種叫「悶缸」的方法,把鳥兒關在空缸中,與外界隔絕,排除干擾,然後再把它放出來壓口(模仿其它動物或物體發聲)。壓口的方法有很多,或直接聽取動物,或直接聽物體的聲音,還可利用能叫出十三套的鳥兒

老北京人愛養金魚。

小時候,到北海公園,中山公園都能見到七.八尺寬,七.八寸高的,木製的,刷著綠漆的大圓魚盆。魚盆里養著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金魚。

春天,桃花開了。大魚盆都擺出來,早上天兒涼,盆上都擅著草帘子,可能是怕魚兒受涼吧?老陽兒升起來了,您才能見到魚兒那色彩斑斕的尊容。

夏天,怕魚兒中暑,又罩上涼棚。那可是小丫頭兒.小小子地界兒。文革之後就很少見到了。

雖說住的地方離公園很近,可也有二十年沒進公園啦。我想,那魚兒一定是和遊人見面啦。

現而今玩兒魚的主兒不少。可老北京人還是好養上幾條金魚,找點兒樂子。

老北京人養金魚可又年頭兒了。據有文章記載始於1190年。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那時,上自官宦人家,貴胄大賈,下至布衣百姓都喜歡養上幾條金魚,消閑解悶兒,頤養精神吶。

小時候,每年開春兒,北京城裡挑著魚擔,走街串巷的魚販就多起來啦。,他們吆嚯著:買大-小金魚兒勒!蛤蟆骨朵-大田螺斯勒。賣金魚的小販頭帶草帽,大襟蘭布衫.腰裡系著包裹皮兒,蘭布褲.打著綁腿,腳穿叉鞋。一條扁擔有的是前後各一木魚盆,也有的是前面是魚盆,後面是筐。筐里裝著大小不一的魚缸。

您看那紅的.澄的.紫的.藍的.

冬日裡,老北京人好玩「鳴蟲」,堪稱一景,是老北京人的一個樂兒,蟲雖小,卻在「花鳥魚蟲」佔據一席之地。漫天大雪,寒氣甚厲,整個北京城銀裝素裹,懷揣裝在雞心葫蘆或是棒子葫蘆里的蟈蟈兒,走在行人稀少的衚衕街巷,不知誰家院牆裡伸過來的樹枝上滑下一捧雪,正好落在你的頭上,這時蟈蟈兒「吱、吱、吱」地唱起歡快小曲兒,簡直就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鳴蟲之好,始於皇家

目前能找到的最早歷史記錄是唐代,據《開元天寶遺事》載:「每至秋時,宮中妃妾皆以小金籠捉貯蟋蟀,閉於籠中,置於枕畔,夜聽其聲,庶民之家皆效之也。」到了宋代,已在民間流行,據《西湖老人繁勝錄》中稱,杭州人「每日早晨,多於官巷南北作市,常有三五十火斗者」。而《夢粱錄》中也提到,京城街市上「專為棚頭,斗黃頭,養百蟲蟻、促織兒。」

據稱,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最擅鬥蟋蟀,《萬曆野獲編》中說:「我朝宣宗最嫻此戲,曾密詔蘇州知府況鍾進千個,一時語云:『促織瞿瞿叫,宣德皇帝要。』此語至今猶傳。」

清代則「清宮除夕及新正宮廷筵宴,以綉籠儲秋蟲置於筵側,蓋自康熙時始也。時奉宸苑之北小花園內監以秋蟲之子育之溫室,如唐花然,遇筵宴則以之承應。自後遂行之,為恆制」。

所謂「唐花」,就是冬季用火炕育花,催其開放,又稱「煻花」,今中山公園內仍有唐花塢,即古人唐花處。唐花室溫暖如春,同時用來養鳴蟲,可謂一舉兩得。一般來說,鳴蟲屬秋蟲,壽命不過120天,置於溫室中,其壽命會大大延長,年節歡宴,有鳴蟲叫聲的陪伴,增加了許多趣味。

三大鳴蟲

「冬日養秋蟲,以蟈蟈兒、油葫蘆、蟋蟀、金鐘兒、咂嘴兒為主,不只聽叫,兼喜其形。」翁偶虹先生在《老北京人生活藝術》中如是說。其中,又以蛐蛐、蟈蟈和油葫蘆為主,號稱三大鳴蟲,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仨種鳴蟲。

蟈蟈兒

先說這飼養蟈蟈兒,可是四合院里不少人的愛好。過去麥收之後,衚衕里就開始出現賣蟈蟈兒的。小販們多是把蟈蟈兒裝在秫秸或麥秸編的籠子里。籠子的樣子很花哨兒,有圓的、方的、八角的、三角的,遠遠地就能聽見蟈蟈兒清脆的叫聲,吸引許多四合院里的人前來購買。

《燕京歲時記》中就有「京師五月以後,則有聒聒兒(蟈蟈兒)沿街叫賣,每隻不過一二文」的記述。這些蟈蟈兒多來自河北易縣、淶水一帶,一是個兒大,二是叫聲清脆悅耳。而四合院里的人買蟈蟈兒時絕少買一隻,大都買雙個兒,一則是老北京人有成雙成對的習慣,雙為吉利數,二則是兩隻可以相互戲逗,叫得更歡。買回來的蟈蟈籠子大都掛在屋檐、門楣、窗前或院子的葡萄架或海棠樹上。從此蟈蟈兒的鳴叫就成了四合院里最動聽的聲音,一直能叫到立冬。

北京人養蟈蟈兒有不少的講究,一是要選上品的蟈蟈兒,講究全須全尾兒、叫聲悅耳;二是顏色正、品相好,一般多選黑、綠、青三種;三是要善動愛跳,越是活潑愛鬧的蟈蟈兒,越有人緣兒。按季節說又有夏秋之分,「立秋」前為夏蟈蟈兒,「立秋」後為秋蟈蟈兒,善養者能養到隆冬時節。

蟈蟈是「男高音」,聲音清越響亮,因叫聲而得名。頭大,身條好,元寶肚,膀子寬厚高的為好品相,這樣的蟈蟈叫出來一定好聽,但是真正要達到精品級別就得藉助點葯的技藝。過去四合院里一些有錢或有身份的人,為了買到一隻上品的蟈蟈兒,會不遠百里跑到河北、山東甚至東北花高價購買。

蛐蛐兒

再說那蛐蛐兒,學名叫蟋蟀,有的文章里叫它鳴蛩,比較普遍的名字是促織。因為一聽見蛐蛐兒叫喚就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冬天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南宋權相賈似道,尤喜促織之戲,寫過一部專著:《促織經》。

北京人玩的蛐蛐兒多是產自山東德州的墨牙黃、寧陽的鐵頭青背和黑牙青麻頭,也有北京西北郊蘇家坨的「伏地蛐蛐兒」、黑龍潭的「蝦頭青」和石景山福壽嶺的「青麻頭」。

養蛐蛐兒的樂趣在於它們的廝鬥與鳴唱。舊時每至秋天斗蛐蛐兒便成為四合院里普遍玩樂的習俗,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斗蛐蛐兒之好。但一般的北京人大多斗而不賭,斗的就是一份樂趣,即使掛點兒「餉兒」也不過是一包煙、半斤「雜拌兒糖」而已,極少有大賭的。

蛐蛐兒斗時講究用夾、鉤、閃、躲墩、抱、箍、咬、掐、滾等「招數」。養蛐蛐兒需要盆,斗蛐蛐兒也需要盆,且極講究。四合院里的普通百姓多用木籠、竹籠飼養,斗的時候多用澄泥盆或陶罐。蛐蛐兒的一般拚鬥並不引人入勝,而好的蛐蛐兒則不然,其稱謂也美:翅震大將軍、紅須元帥、巨無霸、無敵王、花斑豹等等。

蛐蛐兒雖小,但講究也多。同樣是斗蛐蛐兒,在四合院里也分三六九等。最下等的不過是幾個小孩子蹲在自家的院子里或門道里斗蛐蛐兒取樂。裝的器具無非是搪瓷瓦罐、玻璃瓶,所有的蛐蛐兒也不是什麼上等貨色,多是自己逮來的棺材板兒、老米嘴兒。中等是一些文人在家中斗蛐蛐兒,以娛樂為主,以蛐蛐兒會友。上等的是達官貴人,多在四合院中設案,請些貴友貴客聚會,以博雅趣,但斗時多掛賭局。

中秋前後,是四合院里斗蛐蛐兒的高潮,兩隻小小蛐蛐兒的拚鬥,能引來十幾人圍觀和喝彩。得勝的蛐蛐兒震翅鳴叫,主人頓覺臉面增光。若平分秋色,數戰未決勝負,主人則拱手言和。小小的蛐蛐兒為四合院裡帶來無限的樂趣。

油葫蘆

油葫蘆與蛐蛐同屬蟋蟀,但頗有差別,油葫蘆愛吃各種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故名為油葫蘆,油葫蘆個頭較大,而且尾部中間多了一根翅膀形成的刺。

油葫蘆是用來聽叫兒的。它的叫聲和蟋蟀不同,鳴聲幽雅且富於變化,從高到低一連串,緊接著再從高到低一連串,行話叫「悠兒」,叫聲「悠兒」越多越厲害,一整套好幾個悠叫兒下來,委婉動聽,抑揚頓挫,節奏感強還不吵人。

玩兒油葫蘆還講究「倒叫」,因為油葫蘆白天休息,晚上叫,而且叫聲極響,所以需要用專門兒的流程「倒叫」,讓他白天叫喚,晚上休息。

再有,油葫蘆叫聲的持續性是可以通過鍛煉提高的。有的油葫蘆叫聲短,持續性弱,沒關係,您要做的就是保持住能讓它發出叫聲的那個溫度,讓它不停的叫,時間長了它的叫聲持續性自然就強了,聲音也會更響亮!當然這與油葫蘆本身的先天條件也有關係!

點葯

為了讓鳴蟲的聲音更動聽,古人還創出了點葯術,以改變其聲。因昆蟲鳴叫不是由口腔發出,而是通過振動器官摩擦發聲,蝗蟲類鳴蟲絕大多數是由後腿與前翅摩擦而發聲,蟋蟀類和螽斯類鳴蟲是由前、後翅的相互摩擦發聲。

葯由松香、黃臘、硃砂熬成,熬的工夫非常重要,否則粘不牢。據王世襄先生記載,點葯不但有蓋葯、底葯之說,而且有明葯、暗葯之別,點蟈蟈兒多用甩葯法,點油葫蘆、蛐蛐兒又有續葯法,其中門道頗深,非專業人員不能掌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不分青紅皂白的侮辱金朝人是香港編劇的錯
趙構真的是昏庸之君嗎?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