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晚清「宰白鵝」現象頻發,慈禧得知後勃然大怒,但怒點卻讓人氣憤

晚清「宰白鵝」現象頻發,慈禧得知後勃然大怒,但怒點卻讓人氣憤

清朝的嚴吏酷法一向而來都是出了名的殘酷至極,而眾所周知的「滿清十大酷刑」就是滿清刑罰當中的典型代表。雖說滿清刑罰十分嚴厲,但是同歷朝歷代一樣,即便再如何嚴厲終也達不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程度,滿清亦是如此。在如此殘酷刑法之下,難免會有一些漏網之魚。

滿清有種漏網之魚叫做「宰白鵝」,亦稱「宰白鴨」,這種漏網之魚我個人認為便是極其人神共憤的不法手段了。俗話道:「有錢能使鬼推磨」、「錢可通神」,此話倒是不無道理,富豪之人願意出錢買命,貧窮之人便甘願收錢賣命。這種富人與窮人之間買賣明性命的交易,便稱作「宰白鵝」!

宰白鴨的陋俗最早出現在乾隆年間,後來到了道光年間,愈演愈烈,據史載,每年僅漳州、泉州兩地,因宰白鴨冤死的,就達數百起。觸目驚心!當時道光皇帝收到有關宰白鴨的奏摺時,拍案而起,嚴厲斥責地方官員辦事不利,同時要求刑部嚴查此類亂像。

然而,能夠宰白鴨的人非富即貴,有的甚至與地方官員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所以查來查去,最後只簡單地處理了幾個小羅嘍,草草了事。宰白鴨亂像並沒有得到根本遏制。清朝詩人黃霽清所寫《宰白鴨》一詩,更是直接指出當時無恥頂罪之行徑,令人哀嘆連連,感慨萬千。

鴨羽何為離離褷,出生入死鴨不知。鴨不知,竟爾在,累累死囚又何辜,甘伏籠中延頸時。殺人者死無所冤,有口不肯波瀾翻,爰書已定如鐵堅,由來只為香燈錢。官辟處分圖結案,明知非辜莫區判,徒頭血漉三尺刀,哀哉性命輕於毛。 勸君牘慎畫押,就中亦有能言鴨。

到了清晚期,朝廷的腐朽,官員的貪污受賄都使得這種「宰白鵝」現象更為普遍,作為清朝的權力金字塔頂端人物,慈禧太后知道後也是大為惱火,勃然大怒。然而她想的不是這其中有多少的冤假錯案,有多少的無辜百姓被錯殺,有多少的權勢人家逍遙法外,她考慮的只是清朝官員欺瞞了她,多少的朝廷官員視欺君如置若罔聞,因而大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舊人講史 的精彩文章:

大師也會失算?袁天罡和老農打賭,卜卦勝券在握,卻輸的一敗塗地
老朱又被黑?朱元璋賞給道士倆宮女,為何事後道士揮刀自宮?

TAG:舊人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