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珍珠港事件,真的是羅斯福的苦肉計嗎?

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珍珠港事件,真的是羅斯福的苦肉計嗎?

距離珍珠港事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的時間,但是至今它都是一宗懸而未解的歷史案件。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許多人的眼裡,日本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美軍的一場苦肉計,是羅斯福陰謀的必然結果。

一名美國作家曾經在她的著作《恥辱:珍珠港事件內幕》中寫道,當時美軍已經提前得知了日本即將偷襲珍珠港的情報,可是他們不僅密而不發,反而悄悄調走航母,只為了美國能夠參加二戰。

時至今日,中國也廣泛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戴笠領導的軍統已經破譯了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密電,並交給了羅斯福,但是不知為何原因,羅斯福並未重視,或者說故意視而不見,最終釀成了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

那麼在珍珠港事件的背後,到底是苦肉計,還是有其他陰謀呢?

想要真正搞清楚這件令美軍損失慘重事件背後的真相,其實還要立足於歷史,還有當時的國際大環境。而不是在先入為主陰謀論的引導下,直接將所有的矛頭都指向羅斯福。

我們先來看看日本為何會偷襲珍珠港。之所以會爆發珍珠港事件,其實是日本蓄謀已久的事件,也是日本早死和晚死選擇下孤注一擲的掙扎。日本是一個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他們想要繼續自己的侵略計劃,維持龐大的戰爭機器,就需要大量的資源來保證侵略戰爭的順利進行,這其中最主要的一個資源就是石油。

然而,在本土和侵佔的中國領土都沒有發現石油的情況下,想要獲得大量的石油,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從美國進口。只可惜隨著戰爭局勢的進一步推進,美國在1940年9月對日本實行了進口石油需要許可證的制度。這樣一來,日本將獲取石油唯一希望,只剩下了東南亞地區。但是,如果他們真的對東南亞發動攻擊,勢必會引發美國參戰。

因此,隨著美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如果不想束手待斃,毫無選擇的日本勢必會對美國宣戰。因為對於日本而言,與其等著美國準備好後打過來,還不如先下手為強,打美國一個措手不及。

日本高層也早就有這樣的想法。在1941年的1月7日,三本在寫給海軍大臣的信件中,就已經提出了偷襲珍珠港的計劃,並且為此做了很多準備工作。

他們向美方派遣了大量間諜,當時為了順利攻擊珍珠港,日本訓練了一批專門的戰士。為了掩蓋他們攻打珍珠港的目的,日本東京曾經上演過一場鬧劇。在12月5日的那一天,日本海軍學校組織了一場參拜神社的自由活動,這一舉動是為了讓美軍相信,日本的海軍都在東京的假象,從而讓美軍放鬆警惕。

造成了這種慘象,除了日本蓄謀已久以外,與美國的麻痹大意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很多支持苦肉計的學家認為,羅斯福一直主張參戰,甚至都寧願犧牲珍珠港,然而這種說法與真實歷史是完全不符合的。

因為羅斯福本人並不是一個戰爭的狂熱支持者,他一直不主張美國參與到這場戰爭中去;同時他也認識到,以美軍當時的軍隊實力,很難與二戰主戰場上的德國、日本抗衡,當時美軍並沒有做好參戰準備。

正是因為這樣,羅斯福才不會為了參戰而專門削弱美軍的實力,甚至以損失珍珠港為代價。之所以會將航母調離珍珠港,雖然是令人困惑不已的一個點,但是卻並不一定羅斯福有意而為之。

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其中,也有數艘戰列艦被擊沉。而在戰列艦與航母之爭尚未塵埃落定之時,無論是美國自己還是其他國家,都不認為航母的重要性要高於戰列艦,而就其造價而言,反倒戰列艦的價值和成本遠高於航空母艦。因此,單純航母沒在珍珠港,並不能代表這就是美國或羅斯福的陰謀。

更何況,雖然當時的美國憑藉強大的工業實力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但是,由於當時的美國尚未完全進入戰時體制,美軍的實力,尤其是海軍的實力對日本並不具備壓倒性優勢,以整個太平洋艦隊的覆滅為賭注,顯然過於奢侈,以美國無與倫比的戰爭潛力,更沒有必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鳶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五十年代,三百噸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如何輾轉千里運抵天安門的?
世襲、養士、察舉、科舉,中國古代的人才選拔制度是如果演變的?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