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刷臉支付改變生活 不枉馬雲拉下臉親自站台

刷臉支付改變生活 不枉馬雲拉下臉親自站台

「刷臉」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新的生活方式。但對於支付寶而言,這項技術從籌備到推廣,中間是一段漫長的五年進化史。早在2015年的德國漢諾威消費電子展上,馬雲就首次使用支付寶刷臉支付,在淘寶上花了20歐元買到一張郵票,驚艷眾人。如今馬雲終於如願,刷臉支付火起來了。

支持刷臉支付的場景越來越多,這讓小雷越發想搞清楚背後的技術原理。而四處都有的「刷臉」場景安全嗎?用戶的隱私、資產會不會更容易被互聯網黑灰產業非法盜取呢?這些疑問小雷將一一解答。

刷臉支付的關鍵:人臉識別

刷臉支付系統的原理主要基於人臉識別技術 移動支付技術。而人臉識別技術背後包含了三大模塊:人臉檢測、人臉對齊、人臉特徵表徵識別。

人臉檢測技術較為簡單也好理解,就是用於確定人臉的具體位置和大小,解決「人臉在哪裡」的問題。當然,人臉檢測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圖像中與人臉無關的部分去除掉,便於進行後續的人臉對齊、特徵表徵識別步驟。

人臉對齊在人臉檢測的基礎上使用演算法,將獲取到的人臉圖像調整為統一的姿勢與角度。由於光線條件、用戶姿勢等因素都會造成機器獲取人臉圖像時出現差異,不利於人臉識別。因此,人臉對齊需找到人臉圖像中的N個關鍵點(基於眼角、鼻尖、嘴角等特徵),然後通過旋轉、縮放和平移等變換方式將相應的關鍵點替換到標準人臉。

最後一個模塊人臉特徵表徵識別是人臉識別技術中最為關鍵的一步,解決「人臉屬於誰」的問題。通常,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會從眉形、眼睛、臉型輪廓等人臉特徵去識別、區分一個人。人臉識別技術則通過AI演算法獲取出不同用戶的人臉特徵,再通過特徵建模得到向量化的人臉特徵,最後由分類器判別,得到識別結果。

說完了人臉識別技術背後的原理,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支付技術。國內的移動支付技術發展到今天,遠場支付佔據了較大市場,例如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一般來說,遠場支付需要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快捷支付,用戶向APP提供銀行卡賬戶、登陸密碼、支付密碼才能完成支付。

刷臉支付融合移動支付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後,應運而生。

刷臉支付能普及嗎?

目前,兩大移動支付巨頭已相繼入局刷臉支付。在支付寶推出蜻蜓刷臉支付系統後,微信立馬跟進推出了青蛙系統。而整個8月支付寶、微信將同時進行刷臉支付隨機立減活動。這一盛況不禁讓人想起當年兩家通過補貼大戰推廣掃碼支付的場景。為了留住用戶,甚至是從對方手中爭取一定的市場份額,在刷臉支付領域,兩家必有一戰。

目前,兩大移動支付巨頭正在加快鋪設刷臉支付設備的速度。相信很快,我們就能在大街小巷各個角落看到支持刷臉支付的店鋪。隨著刷臉支付設備的加快鋪設,大型商超等消費場所排隊買單的壓力將會有所下降。

現在小雷每次去那些支持自助收銀的大型商超,都會選擇自助收銀機買單,操作步驟也很簡單:商品過機-選擇刷臉支付-將臉對準相機完成掃描-初次使用需輸入手機號碼驗證-點擊確定-系統自動扣款。

小雷在體驗完後,對刷臉支付也有更深的體驗。

刷臉支付較原來的掃碼支付更加方便,只需掃臉就可以替代原先掏手機、解鎖、調出二維碼支付頁面、商戶掃碼的整個支付過程,耗時更短。

整個支付過程不用掏出手機、不用排隊,不用輸入任何密碼,對用戶來說,體驗非常好。

刷臉支付在昏暗環境、用戶遮擋的情況下,可能出現識別不了的情況。而且識別人臉需要1、2秒時間,但總體來說,用戶還是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支付。

刷臉支付對於用戶來說更加便利,出門忘帶手機、現金也能靠臉購買商品。小雷相信,刷臉支付這一方式很會就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由於巨頭入局,刷臉支付這一形態也不再僅局限於便利店、商超等消費場景。今年6月,刷臉支付已經深入到交通系統,「蜻蜓」在鄭州機場、廣州加油站等場景中陸續投入使用。那麼地鐵是不是會馬上跟進,支持刷臉過閘呢?

可能沒有那麼快,螞蟻金服消費負責人鋒笙曾表示,由於信號衝突,暫時不會考慮在地鐵閘口架設刷臉設備。不過在高鐵、客運站等地,身份證刷臉進站已經變得非常常見。

資產安全怎麼辦?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在多個領域正式商用,信息安全問題逐漸得到用戶的關注。他們擔心部分廠商會泄露個人信息,也擔心自己的人臉信息會成為黑客的覬覦對象。

用戶的擔心不無道理。近日,微軟、谷歌、亞馬遜、蘋果四大科技巨頭均被曝出存在後台監聽現象,事實證明如果科技企業要是想動歪心思,那麼用戶的個人信息便危在旦夕。針對被曝光的醜聞,巨頭們均稱是為了提升語音助手的理解能力而採取的必要措施。

其實,涉及到AI演算法的技術都需要大量數據進行學習,前文也有詳細解釋。科技巨頭保留用戶數據以改進服務,這件事本身無可厚非,但前提是徵得用戶同意,並且告知數據的流向和使用方式。然而,全球四大科技巨頭似乎都沒有很好地保障用戶隱私。也難怪用戶在接受人臉識別這一技術時,會有顧慮。

在美國,人臉識別技術面臨推廣難的問題。據外媒報道,2019 年 5 月,美國舊金山發出了禁令,禁止人臉識別技術在政府機關和執法機關中使用,從而成為全球首個對該技術發出禁令的城市。

美國人向來隱私至上,即使人臉識別技術可以帶來一定的便利,他們也不願意用隱私去換取便利。據悉,美國的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曾計劃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對旅客信息進行驗證,取代人工檢票,提升檢票效率。這項計劃由於涉及隱私問題,讓CBP飽受爭議與投訴。

好在,國內互聯網廠商開始提倡「科技向善」,相信在這種向善的理念下,科技會使得用戶生活更加便利,而不是陷入人人自危的境地。

對於用戶人臉信息比對和留存的問題。據南方日報報道,鋒笙曾表示支付寶擁有金融級別的安全防護,刷臉支付系統也十分安全,而人臉信息的比對主要在伺服器中進行,並不會涉及支付以外的問題。由於實名認證的原因,支付寶在法律合規的前提下會進行個人信息的脫敏留存。支付寶方面還稱,如果出現賬戶被盜刷事件,他們也會通過保險公司全額賠付。而刷臉支付單筆限額500元,單日消費限額1000元,也極大地降低了用戶損失巨額財產的風險。

微信在保護用戶支付隱私方面也有相應的條款。條款明確表示微信支付會收集用戶姓名、銀行卡類型及卡號、有效期及銀行預留手機號,但相關信息都經過匿名處理,儲存於中國境內的伺服器。微信還通過各種加密手段防止用戶信息泄露,保護用戶資產。可以說,國內互聯網廠商保護用戶隱私的工作做得挺好。

由於人臉圖像數據儲存在雲伺服器上,用戶擔心黑客能夠通過數據輕易竊取資產。而FIT2017互聯網安全創新大會上的一場主題演講也側面印證了這種可能性。據雷鋒網報道,平安科技的安全研究員高小廚在現場展示如何利用3D建模等方式繞過人臉識別。不過其所展示的方法並不能破解金融行業的人臉識別系統。

高小廚在會議現場稱,人臉識別系統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APP開發者在調用第三方的人臉識別服務時,接入流程不夠嚴謹。人臉識別技術有一定的技術風險,但更多的風險來源於APP開發者接入介面時安全意識不到位,而不是這項技術本身。

而且,現在市場上多大數刷臉支付設備都採用了金融行業級別的人臉識別系統,搭載有3D深度攝像頭,在進行人臉識別前會通過軟硬體結合的方法進行活體檢測,判斷採集到的人臉是不是由照片、視頻或者軟體模擬生成的,因此利用合成的圖像盜取金融賬戶的情況很難實現。

移動設備方面,例如iPhone採用的是3D結構光攝像頭,其原理是通過光學手段獲取用戶人臉的三維結構,再將獲取到的信息進行更深入的應用。為此,iPhone不得不保留屏幕正面的大劉海,至今一直被用戶嘲笑太丑。

此前,有安全技術人員稱可用技術手段破解Face ID,然而其他研究人員無法重現破解手段。而近日在黑帽安全大會上,騰訊安全人員宣稱通過普通眼鏡加黑膠帶就可欺騙Face ID的注視感知,在手機用戶睡覺時強行完成人臉識別。該技術漏洞已反饋給蘋果公司。除技術手段外,人臉識別對雙胞胎也無效。

不過,目前還沒有報告稱有蘋果用戶因此遭受損失。加之金融、資金軟體都會有二次加密功能,形成雙重保險。因而,黑客想要通過破解人臉識別系統盜取用戶資產,很難成功。

結語

科技發展,肯定會帶來許多新的問題,引發新的討論。刷臉支付技術發展到現在已經十分成熟,在中國應用場景也已經越來越多。刷臉支付既帶來高效便捷的體驗的,也帶來了不得不重視的隱私安全。

雖然,此前有互聯網大佬說過,中國用戶更願意用隱私去換取便利,但便利到底值不值用隱私去換?這是一個矛和盾的問題。在選擇隱私還是選擇便利、選擇安全還選擇高效面前,用戶是否能夠自由選擇,還是一切都由科技巨頭決定,十分重要,也值得深思。

當然,在對待科技這件事上不能過於悲觀,否則很容易阻擾社會發展。隨著刷臉技術的逐漸進步和完善,以及法律法規的規範,未來刷臉支付有望逐漸解決在隱私和安全上的問題。屆時,所有人都能享受人臉識別技術帶來的好處,出門不帶手機,購物、出行、吃飯等都沒有問題。這樣想想,人臉識別系統還是有著美好前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科技 的精彩文章:

升級後置雙攝 Pixel 4造型曝光:終於趕上主流設計
世紀之爭!小龍蝦蝦頭究竟是精華還是翔?能吃嗎?真相來了

TAG:雷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