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看閬中的關鍵位置,就明白劉備為何7年不調張飛,直到他被謀殺

看看閬中的關鍵位置,就明白劉備為何7年不調張飛,直到他被謀殺

《三國演義》一開場,張飛和關二哥先約了一架,這一架打得難分難解,多虧草鞋販子劉皇叔及時拉架,三人算是不打不相識。隨後張飛請客吃飯,席間劉皇叔一套「痛哭流涕大法」使出來,關羽和張飛徹底折服。於是就有了著名的「桃園三結義」:

關羽:關某雖一介武夫,亦頗知忠義二字,正所謂擇木之禽,必棲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從今往後,關某之命即是劉兄之命,關某之軀即是劉兄之軀,但憑驅使,絕無二心!張飛:……俺也一樣!關羽:某誓與兄,患難與共,終生相伴,生死相隨! 張飛:……俺也一樣!關羽:有豫此言,天人共怒之! 張飛:……俺也一樣

當然,這只是演義,歷史上的劉關張雖然沒有「桃園三結義」,但也是「寢則同床,恩若兄弟」的鐵哥們。劉備早期,將不過關張二人,勢力極弱,但是關張從不嫌棄,一路跟大哥劉備東征西討,終於在蜀中打下了一塊地盤,得以立足。

每次劉備集團需要分兵的時候,往往都是關二哥獨當一面。在徐州時,關羽守下邳,在荊州逃跑時候,安排關羽先去江夏,後來又安排關羽在荊州獨當一面。荊州是劉備的第一塊正式地盤,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給關羽鎮守,足見劉備對關羽十分信任。後來劉備用兩年時間打下了漢中,進位「漢中王」,不過他在漢中守將的選擇上,引起了不小爭議。

漢中是蜀中門戶,咽喉之地,也是距離曹魏最近,最前沿的地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此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漢中是萬不能有失的,因此必須要讓最信得過,最有實力的戰將前來鎮守。此時關羽已經前去鎮守荊州,劉備身邊剩下的最強戰將,自然是三國「唯二萬人敵」之一的張飛了。所有人都認為是張飛守漢中,張飛自己也這麼想。結果,劉備選擇了魏延。

《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咸壯其言。

提拔魏延,當時有點韓信拜將的味道,讓大家吃了一驚。漢中是蜀漢門戶,如果有失則蜀地不保,因此必須找一個穩妥勇敢的人鎮守,不讓張飛去,估計還是因為他的缺點太過明顯,不夠穩當,魏延有勇有謀,足以擔當重任,從他以後的用兵可以看出,劉備看人極有眼光,魏延鎮守漢中十餘年,固若金湯,曹魏不敢襲擾。

那張飛去了哪?閬中!且一去就是7年,最終被張達、范強(演義中誤寫作范疆)謀殺斬首。閬中之地,既不是邊疆要塞,也不是蜀漢國都,劉備為何將他在閬中擱置7年,動也不動?不少陰謀論者說:劉備想打壓張飛,所以把他給閑置了。當然不是,因為閬中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說它是蜀國心腹重地毫不為過。

閬中位於成都東部偏北的位置,北上可直達漢中,向東可以直達江州。無論是曹魏進犯漢中,還是孫吳襲擾蜀漢東線,張飛都可以率軍快速支援。此外,閬中離成都也不是很遠,如果成都發生意外,張飛同樣可以快速回援。張飛鎮守的閬中,還能夠騷擾曹魏的武都、陰平地區,給曹魏在隴右地區造成很大的防守壓力。進可攻、退可守,閬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外,當時關羽守荊州,馬超督臨沮,張飛守閬中。臨沮東接荊州西連閬中,劉備把剛剛投降不久的馬超放在關羽、張飛的中間,豈非有意為之?這樣的位置,只有劉備最信任的武將才能駐守,而張飛恰好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張飛性格中致命的缺陷,註定了他喪命小人之手。這一點劉備早就預料到了:「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

劉備明知如此,那為何不派同樣渾身是膽,卻謹慎細心的趙雲鎮守閬中?只能說:趙雲更適合留守成都。趙雲在蜀漢的位置,有點皇家禁衛軍,也就是御用保鏢的意思。他需要保障劉備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這一職務非品行端正,謹慎細心之人不能勝任。換言之,性烈如火的張飛代替不了趙雲的職務。所以,他只好去了閬中。

(參考資料:《三國志》等)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圖片來自網路,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老師阿吖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游少林寺:朕也需跪拜?方丈義正言辭回8個字,留下一規矩
看看古代「吞金自盡」的原理,就明白他們這樣做,下場有多慘!

TAG:歷史老師阿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