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花了3天時間,研究所有「屎」的論文,寫了這篇有味道的文章

我花了3天時間,研究所有「屎」的論文,寫了這篇有味道的文章

沒有屎的人生

是不完整的

人的一生有四大事:吃喝拉撒。其中,「拉屎」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正所謂「不拉屎枉為人」一個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奇怪的是,人們雖然樂衷於拉屎,享受如釋負重的瞬間。卻往往談屎色變,表現得非常抗拒。

難道屎就只能這樣卑微的活下去?

所以,本著助屎為快樂之本的超模君決定

物理知屎

古人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了解大便的奧秘,就必須要從排便開始說起。

在這個方向上,來自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機械工程學博士生Patricia Yang(小楊)就和超模君的想法不謀而合,她曾在2017年就寫過一篇關於排便的論文:《排便的流體動力學》。

《排便的流體動力學》截圖

(可在公眾號對話框內回復關鍵詞「排便」獲取論文全文)

雖然一早就知道屎是不簡單的,可萬萬沒想到這踏馬竟然還能和動力學扯上關係!

小楊作為資深的科研老手,深刻明白到圖像、視頻資料的重要性。

於是,機智的她選擇了守株待便法,分別在不同的動物附近固定蹲點,用手上的相機去記錄動物們珍貴的排便過程。

有大象的:

有熊貓的:

還有小狗的:

當小楊拍完之後,將排便時間進行了統計,她驚呆了。

《排便的流體動力學》截圖

她發現,不同體型的哺乳動物們的平均排便時間竟然都一樣:平均大約是12秒,最快甚至可以在9秒內完成。

就連百米飛人博爾特本人聽到這消息,也大吃一驚。

小楊表示,動物之所以拉得這麼快,是因為屎實在是太臭了,搞不好還會把天敵吸引過來,最終演變成一件由屎引發的血案。

所以說,即便動物們都很享受拉屎的過程,但為了不被「連人帶屎」吃掉,每次也只能匆匆結束。

那麼問題來了,動物們憑什麼能拉得這麼快?會不會與屎本身的某些成分有關?

為求屎理,小楊化身掏糞女孩,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去採集糞便進行化驗。

很快她便發現了第二個結論:屎從結腸里滑出來時,中間是隔著一層粘液的。

(粘液與糞便粘滯性、體質量M與糞便Kf流量一致性指數的關係)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踩完屎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黏膩感了。

除此之外,小楊還按照草食和肉食的分類標準,將不同種類的動物糞便進行實驗。

她驚奇的發現,來自草食動物的糞便纖維素含量較高,會在水面上漂浮,而來自肉食動物的糞便,由於糞便中含有較多難以消化的殘留物,在水裡根本浮不起來。

簡單來說,就是有些屎能浮在水上,有些屎不能。

看著這個震驚科學界,且對人類社會有著深遠意義的結論,我只想說小楊同志,辛苦了,謝謝你為研究屎的實驗而作出的偉大貢獻。

醫學知屎

除了在物理界有所造詣,屎醫學界中也一樣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2010年,由流行病學家 Jurg Utzinger 帶頭的研究小組,對人屎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深入分析:通過研究人體糞便中曼氏血吸蟲和鉤蟲卵的分布,探索驅蟲藥物療效和控制程序監測。

為此,研究小組化身靈魂畫手,用神乎其技的畫功,將屎的收集過程表現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關於如何收集研究的全糞樣本的說明表

將收集回來的屎樣本進行形狀分類,再根據一致性原則,對糞便樣品分別進行加工處理。

為了讓屎能夠被順利研究,領導班子成員還製作切實可行的流程圖。

研究參與者的納入和排除以及用於各種分析(包括蠕蟲流行率)的流程圖

從222個人中收集糞便樣本,排除97名(43.7%)蠕蟲陰性參與者後,剩下125名(56.3%)蠕蟲陽性參與者,又因其中存在9名樣本數量不足的蠕蟲陽性參與者,最終排除後剩餘116名。

在剩餘的116名參與者的糞便樣本中,34個存放在冰上,45個存放在陰涼處的盒子中,37個用水浸濕的組織覆蓋。

處理後,將其中的53個樣品進行全糞便勻漿試驗,並將另外63個樣品分配用於評估糞便不同部位的蠕蟲卵分布。

在經過嚴謹的實驗步驟後,他們得出了結論:曼氏血吸蟲的卵以及鉤蟲的卵隨機分布在糞便中,並且糞便的內外部數量基本一樣。

在實驗報告的最後,他們還特別提到,想要更加準確去檢測糞便,就需要保持涼爽和潮濕,稍微低溫效果會更佳。

同樣,在今年也有另一個關於屎的大研究。

這篇權威文章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或許能通過屎當中的腸道細菌去預測是否患有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作為全球第三常見的癌症,竟然被一泡屎給KO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集合了宏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和機器學習,分析了來自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的969人的糞便樣品。

可以說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直腸癌研究,面對這場生與屎的戰役,每個研究人員都表現得英勇無畏,簡直比斯巴達還要斯巴達。

除了這些關於屎的醫學實驗,更令人暖心的是,科學家們把屎帶出了實驗室,送到了正在等待醫治的人們口中,而這就是傳說中膾炙人口的吃屎治病

說到吃屎治病,並非什麼稀奇的事了。事實上,很多醫院都已經開始了。

首先,將糞便放入分離系統中,加入生理鹽水後進行攪拌。然後進行離心去除上清液,保留糞菌。經過反覆多次操作,形成最純的糞菌

最後,再將糞菌做成膠囊進行口服,或者將糞菌灌進腸道中。

據調查,一些出現腹痛、腹瀉、排血便的人在醫院裡接受「糞菌」移植後,其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另外,醫院為了完善供應鏈的閉合問題,開始了徵集優秀人們的屎。於是,便催生了新的崗位:職業捐屎人

行業專家紛紛表示,在這個崗位還沒飽和的時候,掙錢速度要比重金求子來錢來得還要快。

三年買車,五年買房不是夢

為了求證真偽,超模君特意採訪某職業捐屎人,當被問到每個月可以賺多少錢的時候,他沒有正面回應,不過他說他打算今年在北京中南海附近購房置家。

未來知屎

在科學領域,關於屎的猜想,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據資料顯示,全球每年造標準磚都需要31.3億立方米的粘土。相當於1000個足球場的面積,挖到440米那麼深。

而粘土是有限的,屎是無限的,聰明的科學家提出了第一個假想往磚頭裡加屎。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加入屎的磚頭(屎磚)竟然通過了強度實驗。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驚喜發現,屎磚比標準磚的孔數還要多,這就意味著屎磚是更優秀的絕緣體,還能減少熱量的流失。又硬又絕緣,可謂一屎兩得!

在密閉的房間,盡情呼吸來自屎磚的清新屎味,應該是我能想到的最性感的畫面。

第二個可持續發展的猜想,是來自2018年12月20日《清潔生產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其中寫道:「有假設認為,對人類的排泄物做水熱碳化處理也許是一項可持續的清潔技

也許在未來,你居住的房屋裡,馬桶會直接和火爐相連。你坐在馬桶上拉屎,拉出來的屎通過燃燒自己的卡路里來溫暖你

然而屎不僅可以作為清潔能源,甚至它還能幫你減肥

2013年,由來自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著名基因組學科專家Ridaura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就以探究腸道內的微生物群對肥胖小鼠的影響,在世界頂級科學期刊《Science》上發表過一篇研究論文。

《Science》網頁截圖

而這篇論文也深深啟發了一群不想運動減肥的科學家

後來,他們便提出了新的想法:通過糞便移植的方法把瘦人的糞便轉移到胖人身上,來治療肥胖。

更刺激的是,美國麻省總醫院已經開始臨床試驗了!如果實驗真的成功了,可以說,成年人世界裡,不再有肥胖二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數學建模 的精彩文章:

備戰數學建模國賽必備演算法模型,都在這裡!
掌握這些拍照技巧,再也不怕女票的吐槽啦!

TAG:超級數學建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