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發射導彈當場爆炸,水兵冒死力挽狂瀾,最終結局令人唏噓
近日,據媒體報道,上世紀蘇聯核潛艇曾經發生過一次嚴重事故,一艘颱風級核潛艇在發射導彈時當場爆炸,據稱當時這艘潛艇正在執行發射演習,但是核導彈在發射後意外爆炸,重創了潛艇還引發了大火,
五萬噸核潛艇命懸一線,但蘇聯水兵冒死力挽狂瀾,冒著海水倒灌沉沒的風險下潛,利用海水撲滅了大火,最終拯救了潛艇,但水兵的最終結局令人唏噓,這次事故後三個月蘇聯就解體了,水兵甚至連獎勵都沒有得到。
由於國內思想混亂,819事變給了蘇聯政府重大打擊,急需通過展現肌肉維持自己的國際地位。TK-17號颱風級潛艇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離開港口的。潛艇得到的命令是測試R-39洲際彈道導彈,通過發射一枚攜帶惰性彈頭的導彈完成對其性能的測試,從大西洋發射的導彈預計命中遠東地區的靶場。
這場導彈發射演習既是軍事行動也是政治喊話,除了完成某些測試項目之外,也是針對蠢蠢欲動敵人的某種直接威懾。
9月27日,TK-17號進入發射位置,併到達理想發射深度,然而洲際導彈並未衝出發射筒,而是在發射管內原地爆炸了。爆炸造成的損害相當嚴重,整個發射筒和發射筒外的保護蓋都被炸飛,導彈內部的大量固體燃料被點燃,隨著彈體碎片四散飛濺,在整個發射井區域引發火災。
得益於「颱風」級的分艙設計,整艘潛艇共擁有3個相當堅固的耐壓殼,導彈艙的爆炸並未對主要的耐壓艇體造成損傷,潛艇保持了儲備浮力與可操縱性,特別是兩台反應堆都保持了運轉,在遭遇如此嚴重事故的情況下依然未喪失動力。
艇長格里什科夫最初採取的行動是立刻進行緊急加壓排水,讓潛艇儘快上浮。這一舉動的意義在於防止損害過於巨大,導致潛艇喪失自主上浮的能力,無法浮出水面而損失掉。不過,事故的發展超出了艇長的預料,受爆炸影響,導彈內部極度易燃易爆的固體推進劑被拋散到潛艇各處,艇體表面的橡膠消聲瓦被大火點燃,20個發射井幾乎都被籠罩在火焰之中。由於其他發射井內也攜帶了其他導彈,一旦引發連鎖爆炸,後果將十分嚴重。
要想快速撲面甲板上的大火,唯一的辦法只有快速下潛。不過這一決定顯然有著非常大的風險性,由於發射井被炸開,海水將從這個巨大的缺口倒灌。不過,由於巨大的排水量帶來的驚人儲備浮力與多殼體設計優良的抗損性能,潛艇最終順利浮出水面,火災被全部撲滅。
發射演習在事故之後中斷,潛艇在水面航行狀態下回到了北德文斯克軍港。被爆炸摧毀的發射井受損過於嚴重,被永久密封,不再使用。雖然消聲瓦被大片燒毀,但是實際上損害相對較輕,在維修中被重新敷設,恢復原狀,潛艇最終在俄羅斯海軍當中服役了幾年,受制於目前的經濟困難而被封存。
此次事件發生短短三個月後,蘇聯就解體了,紅海軍也成為了歷史名詞,此時TK-17潛艇的事故調查甚至都未結束。俄羅斯海軍在數年的混亂之後才勉強恢復了秩序,格里什科夫艇長和TK-17全艇官兵拯救潛艇的英勇行為也沒有得到任何嘉獎。直到9年後「庫爾斯克」號核潛艇失事,TK-17的事故報告才被從故紙堆中挖出來重見天日。


※這仗沒法打,35名英國女兵在執勤中懷孕,國防部:全部就地免職
※難怪不怕美國攻打伊朗,普京已完成一筆大生意,每年賺數百億美元
TAG:思遠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