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士兵緊急搶修核反應堆,遇難後被封入鉛棺,埋葬地極為保密
早在15-16世紀時,潛艇最初的樣子就出現在達芬奇的腦海里,其航行方式不同於普通船隻,在水下具有隱蔽性的,所以被人們看作是「非紳士,不光彩」的武器。直到一戰後,潛艇被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和非軍事領域。前者用於對敵軍的偵察與攻擊等一系列海上軍事行動,後者用於搶險救災以及探測研究等。
世界上首次出現原子彈開始,預示著人類即將進入核武器時代。核能具有儲量豐富、成本低、技術成熟、燃料能量密度高等特點。各式依靠核反應堆來產生動力的新式武器。其中體現最明顯的就是核潛艇。二戰時,常規動力的潛艇不足以滿足現代化戰爭需要,在續航時間以及動力供給方面存在一定限制因素。
1952年6月美國開建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它的出現完美規避常規動力潛艇的詬病,突出了其核動力優勢。靜音性以及隱身性、續航性都優於常規潛艇,依靠其強大的優勢,讓反潛艦隊的作戰能力有了質的提升。如今世界上有6個國家擁有核潛艇,其中美國實力最強。比擁有航母的國家還少3個,說明核潛艇技術比航母技術對一個國家的考驗更為嚴格。核潛艇不但適用於大型海上作戰平台,更是海上軍事大國的標誌,起一定震懾作用,讓這國在制空權與制海權具有十足優勢。
雖然核潛艇的問世推動了人類發展,讓世界進入到一個嶄新的核能時代,但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這是人類必須要承擔的。1961年,在蘇聯就曾發生過一起因核潛艇而引發的意外!蘇聯曾在2年時間研製出一款名為K19的核潛艇,當蘇聯軍方派出這艘潛艇駛向北約方向執行任務,正好藉此機會向美國展示自己的新式武器時,沒想到這艘快速造出的潛艇發生故障,反應艙溫度迅速飆升。
艙內的8名士兵第一時間對其進行搶修。由於其故障太過嚴重,導致此核潛艇不但沒搶修成功,反而搭上8名士兵的性命。因為涉及核輻射,所以蘇聯軍方在第一時間內對著8名士兵進行封存,放入鉛棺中。
為了避免核污染,其埋葬地也極為隱蔽,至今無人知曉。這也是俄羅斯不願被提及的歷史,不得不說,在每一樣新式武器歷經時間考驗的同時,都會有一批人前赴後繼!


※我國最新雙體「怪船」亮相,不見任何武器,卻令美軍核潛艇忌憚
※美國成功研製一「鎮國利器」,比核武器還厲害,專為世界末日而造
TAG:巡航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