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為何秦瓊只能甘居末席?侯君集還能赫然在列?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為何秦瓊只能甘居末席?侯君集還能赫然在列?

文/花開無田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乃是唐太宗李世民時,當初陪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良將。而李世民為了能夠紀念這些不世出的良將、名臣,便命閻立本畫二十四功臣畫像,並掛之於凌煙閣,由此而得名。

這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列為:趙國公長孫無忌;河間元王李孝恭;萊國成公杜如晦;鄭國文貞公魏徵;梁國公房玄齡;申國公高士廉;鄂國公尉遲敬德;衛國公李靖;宋國公蕭瑀;褒忠壯公段志玄;夔國公劉弘基;蔣忠公屈突通;鄖節公殷開山;譙襄公柴紹;邳襄公長孫順德;鄖國公張亮;潞國公侯君集;郯襄公張公謹;盧國公程知節;永興文懿公虞世南;渝襄公劉政會;莒國公唐儉;英國公李勣和胡國公秦瓊。

不難發現一個有意思的話題,為人熟知的秦瓊竟然只排在第二十四位,而且有謀反大罪的侯君集竟赫然在列,這又是為什麼呢?

受益於《隋唐英雄傳》,秦瓊武功蓋世,鮮有敵手。而與尉遲恭同為門神的他,為何會造成這種情況呢?其實原因有三點,不難理解。

第一:官階品秩

唐太宗李世民在排定這些功勛之臣時,首先考慮的便是官員的官階,而這二十四人中,排在第一的趙國公,司徒,長孫無忌,生前便已經是正一品的大員;即便是排在第二十三位的英國公李績也有光祿大夫銜,從二品官秩要比秦瓊的左武衛大將軍(正三品),要高。

第二 :非嫡系,多次跳槽,半路加盟,身體多病

秦瓊本人,起初為隋將,後來又先後跟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隨後在瓦崗寨滅亡後轉投王世充,最後看不慣王世充為人,才與程咬金一起投靠的李世民麾下。輾轉多次,而且雖然李世民為人豁達,但基本班底也都已經成型。前二十三位的功績,實在難以超越。

而且在玄武門之變後,秦瓊在生命最後十多年間,幾乎一直卧病狀態,幾無建樹。當然,我們要肯定的是秦瓊每為先鋒,必奮力向前。但是作為老闆,自然更希望員工不缺勤,能夠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畢竟效益才是更好的取勝之道。

第三:玄武門之變

雖然《舊唐書》中記載,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之時,秦瓊本人「從誅建成、元吉」,似乎參與了活動。但是事後的封賞而言,以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恭四人食邑千三百戶,而秦瓊只有七百戶,可見功績上是有差異。而玄武門之變,可謂是唐太宗李世民上台的最為關鍵的一戰。

那麼為何捲入太子李承乾謀反事宜的侯君集,還能赫然在列呢?

侯君集早年便加入了李世民的幕僚團隊,並且得到了李世民的賞識,而且在後來的玄武門之變中更是立功頗多。隨後的貞觀九年,侯君集跟隨李靖攻滅東突厥,期間更是大破伏允軍,隨後又在貞觀十四年(640年)攻滅高昌國。這些都是侯君集的功勞,但是侯君集卻屢次出言不遜,揚言造反,在被張亮奏本時,李世民面對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反而還為侯君集說情,更為甚者,即便是侯君集最後參與謀反,李世民都想著饒恕其過,反而是群臣勸諫之下,迫於無奈才誅殺了侯君集。但是還是饒恕了他的妻子與兒子。

而有鑒於此,群臣上言,請求將侯君集的畫像從二十四功臣中移除,而李世民更是說到,功勞便是功勞,不能夠因為現在的過錯,便將功勞否定,堅決不聽從眾臣的建議,此事最後也便不了了之。

在秦瓊和侯君集之事上,也無不閃爍著唐太宗李世民偉大的人性光輝,而這也是這一時期為何各個部族臣服,名士輩出的原因所在。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開無田 的精彩文章:

袁崇煥斬殺毛文龍,為何說他才是壓死大明王朝的最後稻草?
馬皇后久病不愈,卻拒絕醫治,臨死一句話,朱元璋悲慟大哭

TAG:花開無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