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沒有開悟證悟之前,應該這樣做

沒有開悟證悟之前,應該這樣做

我也經常給大家講:不能輕易地評說他人,這樣容易造業。不要認為自己明白了一些道理,就什麼都懂了。其實,精通佛法非常困難,精通詞句與精通含義是不同的。

以前,那諾巴依止帝洛巴上師的時候,已經是一位精通三藏十二部的大班智達了。「班」是五,「智達」是精通,「班智達」就是精通五明的意思。那時的印度,是佛法最興盛的時候,那諾巴已經成為了班智達,也可以說是一位大德高僧或者說是一位學者。但是後來智慧空行母對他說:「你精通的是詞句,不是真正的含義。」真要精通佛法,光靠聽聞是不行的。

我們講勝義菩提心的時候也說過:要生起勝義菩提心,必須要通過修行。不通過修行,只通過聞思,很難精通、證悟真理。你們現在明白的這些都非常膚淺,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即使明白了,也只是小小的一部分。

有的人經常犯這種毛病,特別願意不懂裝懂,喜歡評說別人,以盲引盲。僅僅通過幾張光碟、幾本書等簡單的資料,能明白什麼,精通什麼呢?看看那些大德高僧、歷代祖師的傳記,他們是怎樣求法、怎樣修行的?所以不要輕易地判斷別人、評說別人,當別人的引導者,這樣很容易傷害眾生。這不是一般的傷害,這種傷害遠遠超過了殺害他的生命!

你把他殺掉了,看起來是一種非常大的傷害,但這只是斷送了他一世的生命。而你去胡亂引導他,就等於斷送、毀壞了他的慧命。生命本來就是無常的、短暫的,而慧命就不一樣了。我們的學問、智慧都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認為自己都明白了。明白了一些詞句和表面上的東西很容易自以為是。真正開悟證悟,明白真理的時候,不是這樣的。

沒有開悟證悟之前,不要去評說、判斷別人,我們沒有這個資格。因為你無法能夠解讀他人內心深處的東西。以前給大家講過,修行人有四種類型。前兩種類型:一種是外熟內也熟,另一種是外不熟內也不熟,這兩種類型容易判斷。還有兩種類型:外熟內不熟和內熟外不熟。在表面上很有修為,很有成就,但在內心深處就不一樣了,這叫外熟內不熟。另一種是內熟外不熟,心裡是清凈的,在表面上、行為上卻有很多的不清凈。這兩種人不容易判斷。所以,不要輕易去分辨他人的對錯,容易造業。

沒有開悟證悟之前,只能管好自己,修好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密法智光 的精彩文章:

勿言一念輕微,勿謂虛願無益
心態轉變了,命運就轉變了

TAG:密法智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