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張愛玲的三段閨蜜情,揭示了成年人的交友真相

張愛玲的三段閨蜜情,揭示了成年人的交友真相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有書今出川幸子 · 主播 | 阿成

作家劉瑜說過:「有些人註定是你生命里的癌症,而有些人只是一個噴嚏而已。

人來人往,暑往寒來,剛開始要好的朋友,可能提前就離了場,而中途出現的人,卻可能和我們相伴到老。

就像陳奕迅歌詞里唱的:

「為何舊知己,在最後,變不到老友;

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這讓我想到了張愛玲的故事,她的三段閨蜜情,揭示了成年人的交友真相。

張愛玲與炎櫻

有些朋友只能陪我們走一段路

炎櫻是張愛玲的大學同窗,炎櫻熱情直爽,聰明有趣,張愛玲沉默清冷,性格的互補,讓兩人親密無間。

張愛玲十分欣賞炎櫻,將她說過的一些有趣的話,記錄下來,編成了一本《炎櫻語錄》。

炎櫻為她的書畫封面,只打了草稿,張愛玲喜歡得不得了,一筆一筆地臨摹。

一次放暑假,炎櫻沒有等她就回上海了,張愛玲倒在床上嚎啕大哭。

後來炎櫻去了日本,發展得順風順水,而張愛玲的境況卻不太好。

早年在中國,炎櫻仰仗張愛玲結交名人;

到了紐約,主場發生了變換,張愛玲要倚仗炎櫻才得以住進救世軍辦的貧民救濟所。

大概在她最失意時,受到了炎櫻的冷遇,加上炎櫻的夸夸其談,有意無意炫耀自己,讓張愛玲感覺很受傷。

兩人沒有了共同語言,只能從回憶里找共鳴。

炎櫻給張愛玲寫了好幾封信,都未得到回復。

有一次炎櫻給張愛玲寫信,一開頭便滿腹委屈地抱怨:

「我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使得你不再理我。」

但接著又繼續誇耀自己掙了多少錢,有多受歡迎。

張愛玲回復她:

「我不喜歡一個人和我老是聊幾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個死人一樣。」

作家閆紅說:像張愛玲和炎櫻這種友誼,是只可以共青春,不可以共滄桑的。

想起了一位網友的故事:

她生活在長沙,她的閨蜜嫁到西雅圖後,和她聊天時總有意無意透露著優越感,說話夾雜著英文,一副指點江山的高姿態,讓她很不適。

閨蜜經常將西雅圖與長沙對比,網友說不喜歡這種無意義的對比,可她仍然我行我素。

還經常對她說:「真希望你來西雅圖看看,你肯定就不想回去了。」

如此幾番,網友便主動疏遠她了。

不禁讓人感慨,「不是所有人,都能原諒朋友的得意洋洋愛炫耀。」

《千與千尋》中說過: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

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有人在中途上車,有人在中途下車,有人陪我們到終點,有人只能陪我們看一段風景。

生活軌跡的偏離,三觀的改變,都讓我們漸行漸遠。

時光無法幫我們留住所有人,總有人要先走。

分別才是人生常態,而體面告別是最好的姿態。

張愛玲與蘇青

再好的關係也會輸給沒有分寸感

張愛玲還有一個閨蜜,是蘇青。

她們彼此欣賞、惺惺相惜,兩個人被稱為民國文壇雙姝。

張愛玲曾說過:

「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

蘇青也在公開場合說過:女作家中,我只看張愛玲的。

當時蘇青辦《天地》雜誌,急需一批作家,便極力邀請張愛玲供稿,就這樣兩個人從編輯和作者的關係發展為了閨蜜。

當時的《天地》雜誌,基本上是靠張愛玲挑起了大梁。

她們之間沒有一點文人相輕的習氣,張愛玲的名氣比蘇青大很多,但蘇青從不嫉妒,反而賣力幫她宣傳。

蘇青很感激張愛玲,張愛玲亦十分欣賞蘇青。

但後來,卻因為一個男人漸行漸遠。

蘇青與胡蘭成相識更早,當時胡蘭成看到了張愛玲的小說《封鎖》,一見傾心。

便追問蘇青作者是誰,蘇青介紹張愛玲給胡蘭成認識時,萬萬沒想到會成全一段傾城之戀。

胡蘭成與張愛玲在一起時,還曾密會蘇青,被張愛玲撞個正著,當場醋意大發,面色十分難堪。

之後便心存芥蒂,和蘇青也就漸行漸遠了。

朋友之間相處有一條鐵律:千萬別和對方的伴侶走得太近。

講究分寸感,不僅是潔身自好,更是保護了一段友誼。

閨蜜之間插入了一個男人,友情分崩離析也是無法避免了。

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網友說:

自己想向朋友的老公請教一些工作上的專業問題,但為了避免尷尬和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她建了一個微信群。

將朋友和她老公、自己的老公都邀請到群里。

這樣既解決了問題又讓彼此都感到舒服。

就像袁詠儀在節目里說的,有什麼事可以和我商量,不一定要主動加我老公微信。

章子怡很認可這一點,不是說要給人誤會的可能,而是不給別人幻想的空間。

關係再好的朋友,也要懂得避嫌,不該越界。

周國平先生說過一句話:

「分寸感是成熟的標誌之一。

分寸感,不是指疏遠,也不是指傲慢,而是指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清醒認識自己的位置,然後做出合適的舉動。」

張愛玲與鄺文美

餘生,沒必要把太多人請進生命

對張愛玲來說,在香港那段日子裡,唯一值得慶幸的便是,結識了鄺文美、宋淇夫婦了。

他們是她無盡黑暗裡的一座燈塔,不僅給予她精神上的慰藉,更在生活上指引著她前進的方向。

當時張愛玲在美國駐港領事館新聞處任職,鄺文美和宋淇是她的同事,也是做翻譯工作。

鄺文美是張愛玲的讀者,很喜歡她的作品。

很快兩人便成了閨中密友,鄺文美幾乎天天去張愛玲的住處小坐一會兒,談過去聊未來。

張愛玲在給鄺文美的信里說過:

「我絕對沒有那樣的妄想,以為還會結交到像你這樣的朋友,無論走到天涯海角也再沒有這樣的人。

不過有了你這樣的朋友之後,也的確是寵壞了我,令我對其他朋友都看不上眼。」

張愛玲剛到美國時,手頭沒錢,是宋淇作擔保,預支了劇本的費用,張愛玲才得以成行。

宋淇給她提供許多寫作機會,讓她得以維持生活。

為她的作品出版四處奔走,才讓她的作品再度走紅東南亞。

張愛玲給鄺文美和宋淇夫婦寫了六百多封信,跨度長達40年。

在張愛玲最失意時,他們給予她無限幫助和溫暖。

張愛玲亦十分感激,在她去世後,將遺產贈給了鄺文美夫婦。

張愛玲在紐約時,已經閱盡千帆,靈魂和身體都很疲憊。

時間不夠用,精力也不夠用,她必須刪繁就簡,大刀闊斧刪去一部分友情。

張愛玲並不像傳說中那麼孤傲冷清,她只是懂得把時間和精力留給值得的人。

蘇芩說:

「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里。

若他們走進不了你內心,就只會把你生命攪擾得擁擠不堪。」

錢鍾書80歲那年,大家要給他做壽。

一位朋友打電話來詢問他生日具體是哪天,夫人楊絳玩笑著擋駕:「沒有那一天啦!」

原來錢鍾書早已有言在先:

「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錢,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說些不痛不癢的話。」

每個人都渴望知己變老友,但時光像一把篩子,總有人遺留在了過去,也總有人會參與我們的未來。

就像蔡康永說的:

「永遠不要把友情放在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上,有些朋友就是在一個階段帶給自己美好東西的人,互相享受而不要互相捆綁。」

在的時候,互相珍惜,走的時候,體面告別。

- END -

美國著名作家凱特琳·道蒂6年火葬場工作實錄

《好好告別》:你必須討好死神,才能與死亡和解!

下載有書APP,體會死亡背後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回首半生,最對不起的人是自己
真正靠譜的人,都有這3個特徵,遇到請深交

TAG: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