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論先天精氣神

論先天精氣神

以先天言之,所以別於後天也。

先天而生,生而無形,後天而存,存而有象。先天精氣神,顧名思義,就是天地誕生之前的精氣神。不過經過千年的發展,後世丹書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比如,把先天分為,人之先天,道之先天,後天之先天,先天之先天。說法不一,具體要用哪一種,必須要用某一祖師,某一派系系統的理論來看,不能東一片,西一塊的湊在一起。現代有很多這樣編寫所謂的功法的,對一些新人或者實修不夠的人來講,好像很在理,但對一些通辨之士,其文,卻是漏洞百出。先天者,玄玄之祖,妙妙之宗,不入先天,不過是徒費精神,搬弄識神,很多人修鍊很多年,以為自己功力深厚,到底終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先天精氣神,紫清翁云: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是即所謂元精、元氣、元神也。精氣神而曰元,是本來之物。人未有此身,先有此物。

後天不得先天,無以生,先天不得後天,無以存。要求先天,先立後天。所以大多數丹經,都是叫人先練後天,築基穩固,再求先天藥物。

心印經曰: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從無守有,頃刻而成。精氣神,其用為三,其體為一。所以道德經教人,抱一以為天下式。天生一物變三才,元精元氣與元神,丹道貴用逆法,逆反三才歸於一氣,結成聖胎,寒光默默,以補天數,以養道形。

曰恍惚、曰杳冥、曰有無,則為無形之物可知。惟此元精如珠如露,純粹不雜,滋潤百骸;元氣如煙如霧,貫穿百脈;元神至靈至聖,主宰萬事。知之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學者若能識得此三葯,則修道有望。

說這麼多,那這先天之物,該如何求?

我開始第一篇就講,天下道術,只要與道字相關,就不然出不了道德經。其云: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人修道,不就是要返道之德,從道之行?先天本無象,唯在心得,道不可言,唯有心契。所以丹經講,見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見。

從人日用的角度來講,平常,人用眼睛看東西,用耳朵聽聲音,用手去摸東西。這是人後天的行為,若是要返歸到先天的狀態,就要去掉這些後天的行為。本來正統丹經,就要求人在打坐時,攢足五行,和合四象。眼不視,則魂不走在肝,耳不聞則精不走,身不動,則意不走,在脾,舌不聲,鼻不聞。來達到一種抑制後天返回先天的狀態,才能生先天之物。

學丹的人,切莫不要違背這原指,落入旁門中。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歡迎關注內丹360,一個專註於內丹養生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古中醫切脈論

TAG: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