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南宋畫師繼承北宋院體風格,陳居中傳世名作《四羊圖》

南宋畫師繼承北宋院體風格,陳居中傳世名作《四羊圖》

談到文徵明要從他的家族說起,文徵明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曾經做過溫州知府,最後卒於任上。文徵明小時候並沒有體現出什麼過人之處,反而顯得比同齡人愚鈍一些,到了八九歲說話還斷斷續續。好在他的父親沒有放棄他,悉心教導覺得文徵明是個人才,於是請來了江南大儒吳寬給文徵明開課啟蒙。吳寬是成化年間的狀元,曾經官至禮部尚書,死後加封太子太保。這樣出類拔萃的人物給文徵明授課讓他的起點就高於了很多世人,才有了後來的名列「江南四大才子」。

文徵明詩文書畫四絕全才,但他的仕途之路卻不順暢,到了50多歲才被舉薦為官,他又很快就厭倦了官場的生活。從此宦海中少了一個小吏,江南多了一位名家。文徵明為人厚道和善,很有正義感,這些性格特徵也反映到了他的藝術作品中。書法他擅寫小楷,章法森嚴,字體爽勁,看起來風度十足。在繪畫方面他以畫山水為主,偶爾也會畫花鳥、人物,無論創作什麼題材的作品都追求清麗雅緻,極富書卷氣。

古人常講,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滿腹經綸看上去就和一般人不一樣,無論在做人和做事方面都顯得與眾不同。文徵明的畫作除了有沈周的指導,他還自己臨摹郭熙、趙孟、元四家等人的作品,這些前輩名家都是德才兼備的大師。文徵明在創作中很極其認真,這種嚴謹的創作風格一直延續到他生命的最後時刻。色墨溫潤典雅,這是世人對文徵明的評價,也是對他創作精神的肯定。無論是畫悠閑寧靜的隱逸生活,還是畫高山深壑的壯美風情,都能做到胸有成竹不露敗筆。文徵明的作品的確從來不曾讓人失望過,到了晚年他已經有了吳門畫派第一人的風采。

文徵明的畫作有文人畫的特徵,他擁有強大的創作能力,他有最紮實的繪畫技法,他曾經臨摹賞析過上百幅的前人佳作,但他卻從來不炫耀這些。比如元四家畫隱居避世是他們的生活現狀,文徵明畫這類題材也是在抒發他的理想。工細的筆法與平和的心態,讓他的作品不著一絲煙火氣,即便畫繁花似錦的蘇州,也是徜徉於青山綠水之間,與園林濃蔭為伴。

一幅畫如果太執著於形似很容易變得死板,如果太執著於神似那就變得脫離大眾。文徵明正好平衡了形似與神似的關係,他作品中的形就是傳統審美中提煉出來的筆墨技法,他作品中的神就是那顆寬厚文雅的心。畫可以表露心聲,畫也可以傳情,欣賞文徵明的畫作就知道他是那個瀟洒放逸的大才子。

拓展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培喇說畫 的精彩文章:

曾為王鑒代筆,隱藏在名家身後的畫家,朱融繪《仿江貫道山水》
他是蘇州人和明四家生活在同一時期,用實力開創出自己的藝術風格

TAG:薩培喇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