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王小川,遊走於理性與感性之間

王小川,遊走於理性與感性之間

獵雲網註:遊走在理性和感性之間,對於人生,這些年他似乎也有了新的領悟:「每過一段時間都覺得自己會有進步,這種進步與年齡、閱歷都有關係,要經歷那麼多事才能對世界有這樣一種認知,於是特別感謝時間。""每個人有對自己意義的定義,對別人的認可或者否定。所以走到今天,這個時候,我就已經可以冷靜下來,去思考自己為什麼而活著。我找到了自己的意義。」文章來源:饅頭商學院(ID:mantousxy),作者:慧慧。

王小川最近有點兒火,一部分熱度是來自於一場「被掐架式營銷」——發起人是波場創始人孫宇晨。

不過,王小川本人身上,似乎也從來不缺少話題。

作為一個清華計算機系畢業的曾經的天才少年,他從2000年以兼職學生身份加入搜狐開始,從一個強媒體基因的母體里,19年間硬生生做出了一家強技術驅動的公司——搜狗。

在PC互聯網時代,在他的主導下,搜狗做了3款重磅產品,搜索、輸入法、瀏覽器,他還創新性地提出「三級火箭」模式,在搜索領域跟百度、360「廝殺」。

而同時,作為一個「技術男」,在媒體和大眾眼裡,他身上似乎沒有刻板印象中人們給技術男貼的「極客」「木訥」「情商低」的標籤。

社交媒體上,他也完全沒有「純粹的技術男」的包袱,他敢愛敢恨,有話直說。

脈脈上撕冷言冷語吐槽公司、卻不願建議公司改進的員工;

微博上懟周鴻禕和360不是一次兩次,懟百度產品也是時而有之;

知乎上還因吐槽百度的英文搜索很爛,結果答案被摺疊。

不懂他的人說他「小家子氣」,但他也從不多解釋。

互聯網巨浪中,他縱橫捭闔。努力不讓一手創立的搜狗陷入任何「失去獨立發展空間」的可能。

2010年,王小川找到馬雲,說服他入股搜狗;

2013年,他又南下找到馬化騰,結盟騰訊;

前後兩次拒絕了周鴻禕入股。

之後搜狗保持獨立,且保持相當時間的高速增長。

曾有媒體用「鈍感」來形容王小川。前段時間,在《品格》節目現場,饅頭商學院見到了他,感受卻有稍許不同。

用「在理性和感性之間遊走,智商、情商雙高」來形容他,可能也是比較貼切的。

60,99,90分

60,99,90,是採訪中,王小川給他的三個「孩子」的評分,對應的分別是老大搜索、老二輸入法、老三瀏覽器。

時間退回到1996年,因獲得國際奧林匹克信息學競賽金牌,18歲的王小川被點招進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從成都到了北京。

智商高這個事情,在王小川身上,似乎無需證明。

而加入搜狐,是因為在1999年,當時還讀大學的王小川兼職所在的公司ChinaRen被搜狐收購。

彼時,在ChinaRen的王小川也已經開始接觸「搜索」,他在搜索引擎的分詞技術上有了小突破,開發了具有初步語義分析能力的提問式搜索引擎「孫悟空搜索」。

同年,在矽谷做了8年搜索的李彥宏也回了國,和好友徐勇開始創業。

2000年,王小川正式開啟了他在搜狐的征程,這一待就是19年。

1、做搜索,卻意外做成了輸入法

搜狐開始做搜索是在2003年,彼時,頁面上只有簡潔的搜索框的百度Beta版本,早已於2年前上線,後來備受爭議的競價排名也已經推出。

當時的百度為「抵禦」最大競品Google,陸續推出了百度MP3、圖片、新聞搜索業務,以及PC互聯網時代最活躍的社區產品之一的百度貼吧。

後來又收購導航網站hao123,獲取新的流量入口;再後來,百度知道上線,百度將互動問答與搜索業務開始結合。

2003年,百度與周鴻禕創立的3721「大戰正酣」,作為四大門戶之一的搜狐當時也是如日中天。

在後來媒體的報道中是這樣描述的,「張朝陽給王小川布置了一個任務:給你六個人,咱們幹掉百度」。

據說,搜狗的名稱取自2001年的電影《大腕》里的幽默台詞——「他們搜狐,我們搜狗,各搜各的!」

到了2004年,只花了11個月,王小川帶領清華12個兼職學生就做出了搜狗,但搜狗搜索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並沒有引起太大水花。

2006年,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第二年,做搜索的王小川團隊卻意外做成了輸入法。

採訪中,王小川回憶:「因為做搜索的時候,發現『敵人』很強大。我們發現用搜索引擎這種抓取能力,你要把所有網頁抓下來,然後對它做文本分析。

分析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到底有哪些詞,這些詞的詞性怎麼樣,甚至哪種句法關係,最終就構建了一個顛覆性的輸入法。那是2006年,我們發布了搜狗的輸入法。」

採訪中,他給在搜狐做出的第一個產品「搜狗搜索"只打了60分,但他覺得「已經不容易了」。

「我們是比它(百度)晚四年,而且在搜狐一個偏媒體基因的公司裡面去做,能夠到今天,不僅能活下來,獲得市場份額,能夠盈利,甚至得到這樣的一個行業廣泛的一個使用,我覺得這件事情也是挺自豪的。」

2、「三級火箭」模式

在PC時代,搜索是互聯網最核心的一個應用,為在搜索市場中佔據份額,王小川和團隊開創性地用了「三級火箭」模式,即用搜狗輸入法去帶瀏覽器,瀏覽器再去帶動搜狗搜索。

「搜狗有三個核心的這種產品,一個是搜索,一個是輸入法,而瀏覽器的發布是形成我們叫『三級火箭』這樣一個模式,能夠使得我們能夠把輸入法的廣大用戶資產,能夠讓他們用到我們的搜索的這樣一個產品,這個詞兒是我們發明的,叫『三級火箭』。」

其中推力最大的是第一級的「搜狗輸入法」,他不吝誇獎,採訪中,他給搜狗輸入法打了99分:

「代表了用戶一個最廣泛的認可,用戶規模最大,而且最喜愛,就是底座嘛,因為火箭要發到月球上去的時候,第一級是力量最大的,才能把後面的兩級火箭頂到上面去」。

2008年12月21日,對王小川和團隊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承擔第二級推力的「搜狗瀏覽器」在那天發布上線了。

在「三級火箭」模式中,瀏覽器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承擔著跳轉的功用,是搜索的載體,也是王小川採訪中形容的「進攻搜索的『地道』」,是「三級火箭中間最核心的中腰部分」。

2010年,中國互聯網發生了一件大事——谷歌退出中國,這對廣大用戶來說是少了一個好用的搜索產品;但對國內從事的搜索業務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卻是極大的機會。

谷歌退出,百度毫無疑問成了最大贏家。

2011年3月24日,百度市值首次超過騰訊,達到了460億美元,成為當時市值最高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隨著本土搜索戰場已無「強敵」,百度經營理念逐漸轉向為銷售主導。

2011年,王小川帶領的搜狗搜索短暫登上了第二名的位置。之後,搜索格局逐漸演變成百度一家獨大、搜狗和後來也開發搜索的360爭奪第二的局面。

王小川和團隊的「三級火箭」模式,後來也被互聯網公司廣為使用。

2012-2013年開啟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狗最核心、也是最引以為豪的產品搜狗輸入法也沒有掉隊,截止今年3月底,搜狗手機輸入法日活已達4.43億。

2013年騰訊注資搜狗後,微信接入搜狗搜索,搜狗的搜索業務也逐漸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雖然三級火箭戰略,現在看來是成功了、走對了,但當年推動的過程中,王小川遇到非常大的阻力,最大的阻力則來自老闆張朝陽。

但王小川,化解了。

「執著」和「妥協的藝術」

「博客天下」2012年的一篇報道,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1999年,王小川讀大四,需要找一位同學做搭檔和他一起寫程序。他發現,搭檔的代碼質量和優雅度都沒有他好。「這個時候你需要學會妥協,從現實的互聯網效率來講,我們需要更快的節奏存在,所以就必須忍受不完美。」

「初入職場的王小川,開始嘗試忍受缺陷來換取合作的成功」,媒體這樣寫道。

或者換句話來講,他是一個當有令他執著、認定的事情,如果條件不能完全滿足按照原有思路達成,那他就用「妥協的藝術」,換條路趟過去——即便會比原計劃難一些,但他不會中途放棄。

跟老闆張朝陽在公司發展戰略上的衝突,曾令他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用他的話說就是「被打入冷宮」。

1、與老闆張朝陽的博弈

2006年,王小川帶領團隊做出搜狗輸入法並迅速佔領市場後,張朝陽希望他們在搜索業務上做突破,專註做搜索;另一方面,王小川說當時張朝陽也覺得能夠做成輸入法這麼一個創新,已經很不容易了,怎麼還有機會再做一個。

而在王小川看來,想做好搜索,如果沒有瀏覽器,整個「三級火箭」的戰略沒法形成一個閉環,所以跟張朝陽產生了戰略上的衝突。

當時作為搜狐高級副總裁、技術上最核心的人,曾經可以獲得各種資源支持的王小川,彼時要面對的不僅是『冷嘲熱諷』,還有實實在在下降的資源開放度,搜索業務也從他的團隊中被剝離,由別人接手。

「瀏覽器研發人員的這些人頭是藏在輸入法裡面的,給人力資源部彙報你的人力的時候,對上只看見輸入法。」

「領著輸入法的錢,同時干著瀏覽器的活」,王小川說。

「輸入法得做得很好,對吧,然後瀏覽器你還得做好,而且但凡輸入法做得有一點不好,或者瀏覽器沒做成,你都會得到更多的質疑。」

雖然面臨如此困境,但王小川,沒有放棄。

「第一個,信念是挺堅定的。老闆雖然不認可,但是你回頭想,至少他沒把你開除掉,他只是把你這個搜索的工作給別人接管了,依然給了你輸入法——之前做得好,還是留給你認真地在做。同時呢,瀏覽器雖然他不認同,但是我們做的話也是有一種默許的態度。」

問他這麼堅持,是因為想證明自己還是真的看準了這個市場,他說自己「認準了這事兒能成」。

「既然我在搜狐做搜索這件事情,那我就把它做成。如果搜索沒做成,我跟老闆鬧了彆扭,(假設)我離開了,我覺得也是一種失敗。

所以對自己而言,要把事做成功,(需要)這樣一種不妥協的精神。從根上,其實我是認同他是也想把事做成的。所以在最底層,我認為(我們)並沒有衝突,只是道路的區別。

因此我覺得,只要足夠長的時間,我認為這是唯一能成功的方法,早晚他會回頭。」

王小川說,2008年12月,搜狗瀏覽器上市當天,當天裝機量就超過2萬,「沒有宣傳資源的這樣一個產品,能獲得這樣一個規模,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到後來,我們已經有大概10%到20%的一個市場份額,很快,大概只有一年以內」,言語中,王小川不無自豪。

後來,搜索業務也回歸了王小川和團隊。

「當時負責搜索的那位同事,覺得自己頂不住了,經過十八個月,他發現自己並沒有在這裡面有任何的建樹、想法,也沒法達到老闆的預期,所以主動提出放棄,這個時候,張朝陽才又把這個活重新交給我了。很開心,自己的這個孩子又回來了。」

問他,現在作為搜狗的老闆,如果也有下屬用「地下」的工作方式,你會支持嗎?

「我一定會支持的。因為我是經歷過來的人,我覺得我自己身份是既做CEO,也是從員工一步一步做起來的,我既能理解領導的想法,也能從員工視角做考慮。」

2017年11月9日搜狗美國紐交所上市(圖片來自網路)

2、2次拒絕周鴻禕和360

今年年初,王小川在知乎回答了「理性比感性高級嗎」的問題。

「以前我迷戀一件事情,就是用理性和邏輯思考來解釋所有的事情,還喜歡一句話叫「理性是感性的高級階段」,但我後來發現這是錯的,理性和感性是兩個維度的事情。

回到我自己,我是有感性的,但我以前比較壓制自己的感性,不要輕易太感動,除非這個感動是被人理解的。

我現在是開始了『感性解放運動』,尤其是在2010年和2013年,我發現理性接近崩潰的時候,反而是「感性」讓我實現破局。」

他所說的2010和2013的「感性實現破局」,指的就是兩次拒絕周鴻禕和他的360對搜狗的收購。

王小川和周鴻禕何時「結下樑子」,暫無從考證,但據說王小川看不上周鴻禕的「流氓氣」。

在搜索引擎面臨行業洗牌、日子最難過的2010年,周鴻禕曾找到張朝陽,想讓搜狗把瀏覽器業務轉給360,同時和搜狐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專做搜索。

據了解當時張朝陽有所動心。而王小川堅決反對,他去杭州找了馬雲,並成功說服馬雲戰略投資搜狗,2010年10月搜狐宣布搜狗分拆。

他在知乎上也分享了那次」說服的全程「:「2010年5月份左右去杭州和馬雲談了約一個小時。他對是否投資看三個條件:1)投資對象是否可信任;2)是否有機會做成;3)做成了是否對他有好處。

這三個問題如下理解:1)張朝陽是可信任的,一方面是價值觀,一方面是這個搜狗還有他個人股份,從理念到現實都可相信;2)是否能做成是最考驗溝通的;3)做成了能夠對抗百度,自然對阿里有好處。」

2013年,王小川又與周鴻禕狹路相逢,搜狗再次面臨被周鴻禕的360收購的境況。

這次,王小川南下深圳拜訪了馬化騰。

幾經斡旋,最終促成騰訊戰略入股搜狗。騰訊向搜狗注資4.48億美元,並且將騰訊的搜搜業務和其他一些資產轉移給了搜狗。騰訊入股後,搜狗逐漸走上與百度差異化的內容搜索路線,並且繼續保持獨立。

他曾在知乎的一個回答中如此評價這次戰略合作:「2013年是搜狗很重要的一年。這一年騰訊與搜狗的合作開創了一個全新的互聯網投資模式,被大家戲謔為『搜狗模式』。

我們和搜搜的合併,讓我們在搜索這場戰爭中取得了局部勝利。隨著騰訊的不斷支持,我們後續又獨家接入了微信公眾號的內容,讓我們在搜索領域做到了競爭對手做不到的事情,建立起差異化搜索的能力。」

至此,王小川的「人物畫像」很清晰了,他不停遊走於理性和感性之間,用高情商屢屢化解難題,用真正的執著心去攻克難題。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內心似乎開始變得柔軟,雖然2013年後,搜狗越來越走向互聯網的中心舞台,開始陷入到了互聯網的更多利益糾葛中,他不再那麼「顯露鋒芒」。

他說:「我開始跟世界和解,並更專註於內心的追求。我更加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並回歸到做好技術本身,而不是把關注點放在是是非非里。」

從純粹技術人到高級管理者,再到現在的掌舵者,王小川在看更大的畫面。

王小川和他的搜狗下一個標的是——AI。

布局AI,勇敢者的遊戲

1994年,時任副總理李嵐清來成都七中視察時,作為學生代表王小川曾被問這樣一個問題:一分鐘能打多少個字?

12年後,他做成的第一款產品是關於「輸入法」。

似乎冥冥之中,王小川跟語言「結了緣」。

王小川曾說:「搜狗的AI語言是人工智慧皇冠上的明珠」。

他和團隊推出的AI錄音筆、AI翻譯機、還有給新華社做的AI合成主播,可能只是搜狗「語言」為核心的人工智慧版圖的一個點。

他被認為是一個「掌控感」很強的人。一個廣為人知的特點,就是他在做一件事情之前,總希望能夠確定這件事情的把握性、可操作性。

採訪中,王小川也回應了這個話題:「我覺得更多是對自己一種思考。就是這個事情為什麼該我做,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想尋求自己做這個事情跟這個世界之間的關係,可能大家講它叫「掌控」,但內心是對自我的一個不斷的一種思考和定位」。

王小川的掌控感,其中還表現是他非常確定「搜狗為什麼不做智能音箱」這個事情。

「我們自己認為智能音箱不是我們心中最理想的產品的形態,未來我們會提出新的形態,我自己認為比智能音箱更加符合我未來對AI的定義。

一種邏輯就是搶入口,中間是什麼樣的技術,後面是一個什麼樣的產品,並不是最關鍵的事。我反而是希望能夠定義清楚,我們後面的一個產品和服務是什麼。

今天還沒法公開我們的戰略,未來AI技術對於聲音、圖像的加工,可能比做音箱只是搶一個流量入口,我們會做得更加有突破性。「

採訪中,他坦言現在仍處於投入期,「大家都在市場的初期,拼的是軟硬體結合的能力。當我們做出創新來之後,我們會適當的時候,把這樣的能力開放給其他的硬體廠商,來跟我們一塊兒去搭配來做。

我們需要做出幾款旗艦型的產品,把軟硬體結合的理念創新推向市場之後,你才能得到硬體廠商足夠的尊重。」

在他的設想中,未來搜狗會成為一個以AI作為核心競爭力的公司。

在觀察者的眼中,搜狗不想成為流量公司,而是更多回歸技術本質。

搜狗將走向哪裡?

微博上,王小川的簡介是「好奇地活著」。

他在知乎上好奇提問:

「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你」怎麼翻譯成英文最帶感?

蛙泳 13 分鐘遊了 400 米能消耗多少卡路里?

怎麼對接相機和 NAS 做一個能持續一年的延時攝影?

他也曾表達:「技術變化太快,作為一個IT人,如果不努力跟進,很快也會被淘汰。」

王小川和他的搜狗,當下最大的好奇和最想探索的技術可能就是「AI」。

他曾轉發過一條微博,觀點是:

「創業第三定律:早期不會做減法和極度的專註,必死;中期不會適度相關的多元化,做不大;後期不革自己的命,不顛覆自己,企業活不長。」

他評論「精闢的企業生命三段論」。

王小川的搜狗目前應該是在」中期「這個階段,不僅要做」多元化「的探索,還將面臨各種挑戰。比如:

財報沒有早期那樣好看了(8月5日搜狗發布Q2財報,凈利潤增速呈震蕩走低趨勢);

如何在用戶體驗與商業推廣中找到平衡點;

如何向外界和投資者構畫新的藍圖;

最近的消息是頭條入局搜索,搜索領域的競爭或進一步激烈化。

遊走在理性和感性之間,對於人生,這些年他似乎也有了新的領悟:「每過一段時間都覺得自己會有進步,這種進步與年齡、閱歷都有關係,要經歷那麼多事才能對世界有這樣一種認知,於是特別感謝時間。"

"每個人有對自己意義的定義,對別人的認可或者否定。所以走到今天,這個時候,我就已經可以冷靜下來,去思考自己為什麼而活著。我找到了自己的意義。」

知乎上,他還答了一個問題:

「哪句話一直支撐著你活下去?」

「與時間做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產業互聯網的演進規律
傳蘋果將於2020年推出可摺疊iPad,支持5G功能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