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寶寶經常生病,都怪你太愛乾淨了!」寶寶到底臟點好還是乾淨點好?

「寶寶經常生病,都怪你太愛乾淨了!」寶寶到底臟點好還是乾淨點好?

有句老話叫「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又有句老話叫「病從口入」,持有這兩種觀點的家長們各有說法!

有人認為:不乾不淨不生病

養得越精細越容易生病,現在的孩子那麼容易生病,就是太愛乾淨了。我們小時候天天玩泥巴,蔬菜水果隨便洗洗就吃了,孩子都是嘴對嘴喂飯養大的,家裡也從來沒消過毒,一群小孩兒個個生龍活虎、健健康康的。

有人認為:殺菌消毒不易生病

那麼小的寶寶整天在地上爬來爬去,看見什麼都往嘴裡塞,如果不消毒那得吃進去多少細菌呀?想想就可怕!所以我家地板、餐具以及寶寶的奶瓶,每次都用消毒劑清洗一遍,反正乾淨點沒壞處。

(圖片來源:pexels.com)

不乾不淨不生病是真的嗎?

在講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人體免疫力是怎麼一回事。人體的免疫力可分為先天性免疫和後天獲得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娃從娘胎裡帶出來的,可保護寶寶6個月,之後寶寶就要獨立抵抗外界的病原菌,此時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比起前六個月,更容易生病。

後天獲得性免疫是寶寶生下來以後,通過跟外界病原菌不斷鬥爭才逐漸成熟和強大。

(圖片來源:pexels.com)

從後天性免疫獲得的途徑可以看出來,病原微生物反覆刺激機體,寶寶的免疫系統會獲得相對應的抗體。換句話說,這些少量的病原微生物不僅不會導致寶寶生病,反而給人體帶來了類似「疫苗」的作用。

從這個角度看,「不乾不淨,吃了沒病」這句話還真有一定道理。

但是,這不是讓大家不講衛生、刻意不幹凈,雖然寶寶少量接觸不足以導致生病,但如果接觸大量病原菌,寶寶的抵抗力不足以應對,還是會生病的。

就像下面新聞中將孩子放入景觀池髒水里,就真的太極端了。

家庭經常使用消毒劑合適嗎?

小康君知道有些家長極其害怕寶寶在細菌的包圍下生病,消毒液、消毒濕巾從不離身,甚至每次出去玩後,回到家要洗好幾遍澡,其實不用這麼敏感焦慮。

首先要說的是我們本來就生活在一個有菌的世界中,我們體內和身上有無數的細菌。絕大多數情況下,細菌和人體「和平共處」,而且部分細菌還屬於有益菌,致病菌只是少數的,所以不必恐懼細菌。

其次,根據上面我們講述的知識,少量的致病菌不足以導致孩子生病,反而有利於孩子免疫力的建立。

最後,頻繁使用消毒劑,會破壞孩子正常的腸道菌群環境。

孩子所處的環境不需要「無菌」,當然,也做不到「無菌」,只要保持正常的清潔就可以了。

到底應該怎麼做?

不能太臟,也不能太乾淨,這到底該怎麼做?界限到底在哪?小康君給大家羅列一些,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適當「臟」

孩子的某些部位可以「臟」一些,比如鼻屎、耳屎、肚臍等,適當清理一下就行,不要有事沒事就清理這些部位。

適當接觸土、沙等大自然環境,孩子出去玩難免摸摸這,摸摸那,不要一味地制止孩子,也不要摸一下就一遍又一遍的擦手,孩子該玩就玩,玩完記得回家洗手。另外需要注意不要讓孩子把手往嘴裡放。

適當清潔

清水清洗:地板、桌椅、乳頭皮膚等。

開水煮:奶瓶、餐具等。

消毒櫃也可以使用。

飯前便後勤洗手,充分揉搓雙手的每個部位,除了手心手背,還有手縫、虎口、指甲、手腕部位。一般普通肥皂 流水就可以滿足我們的日常清潔需求。

寶寶用自己專用的餐具,大人不要嘴對嘴喂飯,一是鍛煉寶寶咀嚼和吞咽的能力,二是避免口腔病原微生物傳染,比如常見的幽門螺桿菌。

食物清洗乾淨再吃,生海鮮和隔夜菜不適合寶寶食用。

(圖片來源:pexels.com)

小康君嘚吧嘚

家長愛乾淨沒有錯,但保持正常的衛生習慣就可以了,頻繁在家中消毒對寶寶免疫力的建立沒有好處,而且家長也會很累。那種又累又焦慮的心情,想必大家都知道有多難受。

還有,不要整天說「臟死了」「衣服弄髒了」等等類似的話,小孩子就是要多跑跑玩玩,正常玩耍,適當接觸一些病原微生物對孩子是有益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兒康 的精彩文章:

寶寶站不穩、行走老摔跤怎麼辦?趕緊看看這個鍛煉方法
別不當回事!這種痱子,會讓寶寶很遭罪!

TAG:愛兒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