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雲禪師:欲明心見性,須修心養性

白雲禪師:欲明心見性,須修心養性

白雲禪師(1915—2011),當代亦禪亦密大成就者,台灣千佛山開山宗師。湖南益陽人,1935年畢業於國立湖南大學中文系,7歲出家,21歲受比丘戒。行腳於大江南北,遍參潛隱善德,並曾朝禮印度、尼泊爾等,被稱為「夢頭陀」。一生深入經藏,闡經立論,著作等身,為後學提供探究如來法義之敲門磚。2011年在高雄圓寂,享年97歲。

禪門裡說「明心見性」。「明心」的「心」就是「我」,「見性」是能見佛性。「見」還有另一種含義,即顯現的「現」。也就是說,如果於自己的「我」能夠明明了了,並如此地終其一生,最後佛性自然也就顯現了。

經典中常有「佛性如明珠」的譬喻。這個譬喻的關鍵在於,佛法不是明珠,明珠只是個物質體。可是,既然佛性有如明珠,何以佛性不能顯現?因為無始以來所造作的業太多,猶如污垢覆蓋了明珠。

如果說,明珠是佛性,污垢是業,只說對了一半。污垢的確是業,但明珠非佛性,明珠的光澤才是佛性,由於臟污掩蓋了明珠的光澤,所以佛性不得顯現,否則如果只是個珠子被臟污覆蓋,與自己何干?佛性的本質、本體是「空相」,不是物質體,可空相不表示什麼都沒有,空要從「有」去發現它本質、本體的究竟。

明珠,於佛性而言,指明珠的光澤。但為什麼以明珠的光澤形容智慧?如果沒有光,人就看不見,將陷於無明、迷惑、煩惱之中;光澤顯現了,才明明了了、清清楚楚,覺悟之性由此顯現,而佛性也就是覺悟之性。

欲明心見性,須從自我著手,首先要做到冷靜、客觀。如果過於理智,不妨增加些感性,太過感性,就增加些理性,但不是像世俗所說的,在感性、理性中間找個平衡點。天底下沒有這樣的道理,感性、理性之間像蹺蹺板,其間不可能有平衡點,即使是蹺蹺板的中間,也不過是個立足點而已。

人往往在某種環境下偏於感性或理性,因此佛法提醒人在這時刻好好地調適自己、調整偏執,這就是修行。每一個人的「我」必然要與現實世界的人或事打交道,難免會發生一連串的問題,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以要調適「我」。

欲明心見性,須修心養性。依以上所談的方法去實踐,不論是波羅蜜法或戒、定、慧或五戒,用這些方法都可以修行,但不能就此當作法門來修。數百年來,佛門中一直有個「某某大德一輩子就修一部《金剛經》或其他某部經典」的強調之說,似乎抓住了一部經典,終日誦念、讀想、思考,以至於註解,就是修行的法門了。其實,所謂的法門,先要從它的意義上了解:「門」是個障礙,想要打開它,看見裡面的真實面目,一定要有方法,這些方法就是佛法平時提到的一些重點,慢慢地學習它,自然可以愈來愈熟習運用,不過,要從身、口、意著手,才能形成修養。即使是個保險柜的號碼鎖,都有它左轉幾圈、右轉幾圈的方法,方法就是知識、經驗,靠平常慢慢累積,不只有經典上說的才是。

摘自白雲禪師《慢慢來,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本書是台灣千佛山開山宗師白雲禪師弘法數十年來首部演講集,涵蓋了他1999至2003年間在海內外的精闢演講。他以平常事物為切入點、以聊天的形式闡述佛的智慧,告訴我們,學佛不是背經典,是用佛法修正自己的身口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李白的婚姻狀況如何?
唐朝特色的婦女是什麼樣的?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