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太宗李世民的戰馬有昭陵六駿,您可知明成祖朱棣的戰馬有哪些?

唐太宗李世民的戰馬有昭陵六駿,您可知明成祖朱棣的戰馬有哪些?

作者:史遇春

眾所周知,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後曾經騎過的戰馬,有著名的昭陵六駿。

據明人沈德潛在其《萬曆野獲編》卷一《列朝·先朝四駿》中提及,朱棣在奪取其侄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時,先後騎過的戰馬,也有所謂的「先朝四駿」。

只是,朱棣的「先朝四駿」沒有李世民的昭陵六駿著名而已。

說到這裡,忽然覺得,歷史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李世民與朱棣二位,其實還是可以簡單對比一下的:

一、都被稱「太宗」

李世民死後,初謚文皇帝,廟號太宗。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加謚文武聖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八載(749)加謚文武大聖皇帝,天寶十三載(754))加謚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朱棣死後,初謚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明世宗時,改謚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改廟號成祖。

可以看出,這二位都是被稱作「太宗」的。只是,李世民一直沿用「太宗」這一廟號,朱棣的廟號後來被改成「成祖」。

原本,大明的江山,應該是由朱標、朱允炆一支傳承的;在朱棣奪位成功後,大明的社稷,朱棣的子孫便成了承繼享有者;所以,朱棣後被尊為「成祖」,與朱元璋一起享受祭祀,這也是可以理解、可想而知的。

二、李世民與朱棣的帝位,都是他們親自參與戰事、身披鎧甲、衝鋒陷陣打出來的,他們都是實戰派的帝王。

三、李世民為了帝位,親手射殺了一母同胞的兄弟皇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朱棣為了帝位,處理了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他們都是狠角色。

簡單對比之後,轉入本文主題,來說朱棣的戰馬「先朝四駿」,稍及李世民的昭陵六駿。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四年(1576·丙子),朝廷拿出內府舊藏朱棣靖難時所乘的四駿圖,命令大臣張居正等人,對四駿圖恭敬題詞。

至此,眾人才對朱棣的先朝四駿有了一個全面的認知。

先朝四駿,其一為龍駒。

建文元年(1399),朱棣與李景隆大戰於鄭村壩(今北京市轄下)。朱棣以精騎先擊破李景隆七營,燕藩諸將接著到達,李景隆大敗。

鄭村壩之戰中,龍駒的胸膛上中了一箭。

都指揮醜醜幫龍駒拔箭。

龍駒死於此役。

先朝四駿,其二為赤兔。

建文二年(1400)年,朱允炆派大將軍李景隆率軍60萬人,號稱百萬人,進抵白溝河(今河北雄縣、容城、定興一帶),謀攻燕藩。朱棣聞訊,率騎兵、步兵20萬人迎戰。燕藩兵士大勝,朝廷軍隊慘敗。此後,朝廷軍隊再也組織不起大規模的征討活動。

白溝河之戰中,赤兔胸膛被射了一箭。

都指揮亞失貼木幫赤兔拔箭。

赤兔死於此役。

先朝四駿,其三為棗騮。

建文四年(1402年),燕藩紮營於小河(即睢水,自宿州經靈璧東入睢寧)。朱棣令燕藩將領陳文築橋南渡。朝廷將領何福、平安分兩路奪橋。結果,陳文被斬。於是,朱棣率軍迎戰,朝廷軍將朱棣包圍數重,並奪橋向北進發。燕藩張武率兵自林間突出奮戰,才將朝廷軍隊擊退。於是,朝廷軍隊退守河南,燕藩兵士駐守河北,兩軍隔河相持。

小河大戰,棗騮胸膛被射中一箭,其後兩曲池各中一箭。

安順侯脫火赤幫棗騮拔箭。

棗騮死於此役。

先朝四駿,其四為黃馬。

建文四年(1402年),朝廷訛傳燕藩兵士敗北,認為京師不可沒有良將,於是,便召回徐輝祖。考慮在河邊不易防守,何福移營,與平安在靈璧(一作靈壁)深溝高壘作長遠之計。因糧道受阻,平安親自率兵六萬護衛糧草。朱棣率精銳襲擊,將平安所率軍隊一分為二;何福全軍出動救援,朱高煦也率伏兵出現,何福敗走。朝廷軍隊缺糧,何福與平安決定突圍而出,在淮河取得給養,號令為三聲炮響;燕藩兵士攻打靈壁牆壘,進攻信號正巧也是三聲炮響。於是朝廷軍隊以為是自己一方的號炮,紛紛奪路而逃;燕藩兵士趁勢進攻,朝廷軍隊全軍覆沒。

靈璧縣之戰,黃馬後曲池被射中一箭。

指揮雞兒幫黃馬拔箭。

黃馬死於此役。

由上可知,幫龍駒、赤兔、棗騮、黃馬拔箭的四個人,全都是外夷之名。這些人,都是朱棣當年在戰鬥之中所收留的俘虜之中的驍勇之卒。朱棣讓這些人在戰鬥之中衝鋒陷陣,建文帝的朝廷軍隊中,便是的盛庸、平安等人,大約都很難成為這些人的對手,更何況是李景隆這樣才能平常的人呢?

以上四戰,折損四駿。其實,鄭村壩距離北平只有五十里路程,只要馬頭向南,騎行一日,即可到達靈璧。果能如此,很快便可進逼南京京畿。當日大小數戰,艱難可想而知。

據沈德潛說:

當日,先朝四駿圖出來之後,閣臣所題獻的詩章,全都乏善可陳,不足以發揮四駿的神功聖烈,這也是他們才氣有限所致。

沈德潛認為,自古以來,能夠和太宗文皇帝匹敵的,只有唐太宗一人而已。

說到唐太宗,除了武功業績而外,他也有六馬,即所謂的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之一拳毛騧。黃馬黑嘴。李世民平定劉黑闥時所騎乘。戰事過程中,拳毛騧身前被射中六箭,背上被射中三箭,遂死。

昭陵六駿之二為什伐赤。此馬全身純赤色。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竇建德時所騎乘。戰鬥過程中,什伐赤身前被射中四箭、背部被射中一箭,遂死。

昭陵六駿之三為白蹄烏。此馬渾身純黑,四蹄全白。李世民平定薛仁杲時所騎乘。

昭陵六駿之四為特勒驃。此馬身為黃白色,嘴微黑。李世民平定宋金剛時所騎乘。

昭陵六駿之五為颯路紫。此馬號稱「紫燕騮」。南朝沈約詩云「紫燕光陸離」,註:「紫燕,良馬也。」 所謂紫燕騮,即古之良馬名。李世民平定東都時所騎乘。戰事中,颯路紫身前被射中一箭,遂死。

昭陵六駿之六為青騅。此馬身為深青與灰白的雜色。李世民平定竇建德時所騎乘。戰爭中,青騅身前被射中五箭,遂死。

六駿之圖,當時是殷仲容為之做贊文(一種用於頌揚的文體)。

殷仲容為初唐書法家、畫家,官至秘書丞、工部郎中、申州刺史。善篆、隸,尤精於榜書題額。

六駿之圖,贊文為歐陽詢所書。

歐陽詢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其書號為「歐體」。

沈德潛認為,殷仲容所作的六駿贊文,也沒有什麼可稱道的地方;但是,歐陽詢書寫贊文的書法,則是非常、非常好的。

沈德潛認為:

唐太宗、明太宗全都是百戰之餘才得以享有太平的。李世民用兵七年,但是,他在藩邸之日居多;朱棣用兵雖然僅有四年,但是,他每日都在軍中陣前。而且,他還多次瀕臨險境。所以說,這四駿、六駿,全都是載負過真龍天子的,全都是出入於矛革劍戟之間的,它們死後被翰墨圖寫形貌,這樣的禮遇優待,它們和那些登上麒麟閣、凌煙閣的功臣又有什麼差別呢?

李世民身後,六駿被琢成石馬像,列置於昭陵。就如同它們生前在皇家養馬處的樣子一樣鮮活尊崇。後來,唐玄宗(李隆基)時,發生了天寶之亂,石馬也跟著受了災殃。杜甫所謂「玉衣晨自舉,石馬汗常趨。」即是。

沈德潛又說:

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年間(1465~1487),大臣、文學家劉定之(謚文安)曾吟詠過太宗的戰馬。

劉定之所詠的朱棣戰馬,共有八駿。

以上先朝四駿而外,又有四駿。

自鄭村壩、白溝河之戰後,朱棣又有烏兔。烏兔在東昌府(今山東聊城轄內)大戰中被射中。都督童信為烏兔拔箭。烏兔遂死。

朱棣又有飛兔。夾河(今河北武邑境)大戰中,飛兔中箭。都指揮貓兒為飛兔拔箭。飛兔遂死。

朱棣又有飛黃。欒城縣(今河北石家莊境內)大戰中,飛黃被射中。都督麻子帖木兒為飛黃拔箭。飛黃遂死。

朱棣又有銀褐。宿州(今安徽宿州境)大戰中,銀褐中箭。都督亦賴冷蠻為銀褐拔箭。銀褐遂死。

就當日的戰事順序而言,宿州之戰後,才有上文提到靈璧縣之戰。

劉定之詠有八駿,為什麼後來內府只出四駿圖,沈德潛認為,大約當日就只畫了四駿,以為代表,不及其餘而已。

(全文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塵境心影錄 的精彩文章:

寵幸優伶,可比北齊高緯、後唐李存朂的明朝皇帝上
以書生竭力抗禦朱棣、屢挫燕兵的建文忠臣下

TAG:塵境心影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