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其書法曾與董其昌齊名,因降清而受爭議-明末清初書法家王鐸

其書法曾與董其昌齊名,因降清而受爭議-明末清初書法家王鐸

說起明代的書法家,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祝允明和董其昌了,這兩個人應該是被提起概率最高的兩位明代書法家了,特別是董其昌。其實,在董其昌生活的的同一時代有一位與他齊名的書法家名叫王鐸。此人比董其昌小30多歲,是一位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有北宋大家之風,兩人並稱"南董北王"。

王鐸,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嵩樵, 又號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河南孟津人。雖然他後來官至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太子少保,但他並非生於官宦之家、書香門第。他的父親以農耕讀書為業,家境很貧困,甚至還經歷過不能一日兩粥、只能等靠舅父接濟的困境。即使在這樣的家庭條件下,王鐸仍然沒有放棄讀書。在他的努力和天賦下,於明熹宗天啟元年中鄉試,又於第二年中殿試。名列二甲第58名,賜同進士出身。從此,王鐸便告別了原本貧困的生活,走上了為官之路。

王鐸的身上比較有爭議的一點就是他受賜於清朝的行為:對明清那段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當時無論是官員文人還是普通百姓的反清情緒都相當強烈,這一點我們從一些電影、小說等文學作品裡了解到不少。像我們之前介紹過的那些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文人們,要麼選擇參加"反清復明"的抗爭活動,要麼乾脆隱居。而像王鐸這樣降清的還是很少的,因此這樣的行為自然引起了爭議。

明清之間的朝代更替大概算是歷史上引起相當激烈反抗的一次了,其實中國歷史上朝代的更替還是挺頻繁的。而這一次引起強烈反應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清朝並不是一個漢族人的政權而是少數民族的政權,在很多方面都與漢族有所不同,比如單是剃髮一項就讓很多人無法接受了。而且在3、400年前,並沒有現在這樣的各民族平等的觀念,少數民族又常常被視為蠻夷。畢竟在歷史上還是以漢族人朝代為主的,因此是很難接受另一個民族來統治自己的。

在書法方面,王鐸得力於鍾繇、王獻之、顏真卿、米芾,被視為有北宋大家之風。擅長正、行、草書,筆力雄健,長於布局。王鐸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當時的書壇最流行的就是董其昌書風,而王鐸與黃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於時風中另樹一幟。王鐸的筆下無論是大楷、小楷還是行草都是晚明書壇的一流水平。

降清後的八、九年時間,王鐸的書法日益成熟老辣,其狂草技法已臻化境。書法成為了王鐸排遣矛盾內心的方式。這時他的書風已經變得理性和孤冷,不再像在崇禎朝那樣充滿扛鼎之力和奮發之氣。

雖然王鐸的書法更為出名(畢竟和董其昌齊名),但其實他在繪畫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山水繼承了五代荊浩和關仝的風格,同時也吸收董源和王維的畫法。作品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以元人的筆墨技法畫出了宋人味道,山水風格偏向寫實。除了山水,王鐸偶爾也畫些梅、蘭、竹等物,而人物畫則是他畫得最少的題材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藝匯 的精彩文章:

他既是齊白石的徒弟更是義子,畫小鴨子一絕-婁師白的故事
詩仙李白族叔,李斯之後的千古第一人-唐代篆書名家李陽冰

TAG:中藝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