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這幾所「學院」更名為大學後,分數線卻不升反降?原因令人深思!

這幾所「學院」更名為大學後,分數線卻不升反降?原因令人深思!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也邁上了一個新台階,很多高校都在積極的適應這個時代的不斷發展帶來的變化的同時,在歷經更名、改建、合併等等一系列過程中,也逐漸摸索出了一些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雖然說目前國內高校近些年的發展勢頭都很不錯的,但是也有很多高校的發展方向,讓人產生了一些質疑。其中尤其是高校改名,眾所周知中國人講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是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中國高校就掀起了改名風潮,並延續至今。從高校改名的規律來看,我們會發現,一些地方院校不再「偏居一隅」,區域不斷擴大;一些學校先是將職業學院更名為學院,再是將學院更名為大學;還有一些學校將校名中的「煤炭」、「鐵路」、「水產」等字眼去掉,換成「工程技術」、「交通」、「海洋」等高大上的字眼等等,通過不斷改名,學校的也變得高大上了,同時也吸引到了更好的生源。不過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幾所高校卻是例外,雖然校名非常高大上,但是分數線反而下降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幾所「學院」更名為大學後,分數線卻不升反降?原因令人深思!

南寧師範大學

在國內師範大學中,論實力和名氣,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範高校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尤其是北京師範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作為我國985大學的成員,可以說是第一梯隊的師範高校,也是眾多考生的首選高校。而對於南寧師範大學,可能很多人比較陌生,這所學校其實在2018年之前(含2018年)是以廣西師範學院校名進行的招生,2019年正式啟用南寧師範大學校名。從學校更名上來看,「廣西」是省級命名,而「南寧」則為市級命名,從「廣西」更名為「南寧」,從行政區域命名的角度來看是降級。不過學校名稱由「學院」變更為「大學」,這本是一個學校升格的更名。但是隨著學校的更名,本以為學校的分數線會上漲,然而事實上卻相反,例如2019年高考,南寧師範大學在江西文史類的投檔線為549分,2019年甘肅高考,南寧師範大學在理工類的投檔線為453分,相比2018年高考都低了幾分,可見學校的更名,在招生方面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遵義醫科大學

醫科類大學一直都是國內比較受歡迎的一類院校,而且每年的收分都是非常高的,例如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中山醫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等等都是醫學類高校中的翹楚,備受考生和家長的追捧,相比這些高校,遵義醫科大學不論實力和名氣都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地理位置的優勢也不是很大,不過學校的實力還是很不錯的,作為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醫學本科院校,學校如今已經成為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貴州省國內一流學科立項建設高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而且擁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9個。然而自去年更名以來,在2019年的招生中,這所學校變化不是很大,例如2018年。學校在安徽地區理工類的投檔線為511分,2019年,學校在安徽地區理工類的投檔線為507分。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反而下降了幾分,讓人也是十分意外的。

成都大學

說起成都,很多的印象可能都是不同的,不僅歷史悠久,中國的十大古都之一,綠色之城,而且是熊貓的故鄉等等,甚至還有「天府之國」的美譽。而對於成都高校,以川大和電子科大為代表,也聚集了一大批實力高校,備受考生和家長的歡迎。而對於成都大學,雖然成都市有很多重點大學,但只有成都學院是成都市政府唯一主管的高校,該校目前幾乎覆蓋了全部學科門類,綜合性很強,而且從1978年就開始辦學,不過學校的發展還是比較曲折的,歷經了創辦、停辦、更名等等發展過程,時隔15年,走了一大圈曲折的路程,成都大學終於回來了,2019年高考招生啟用成都大學校名進行招生,但是從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來看,例如2018年,學校在安徽地區理工類的投檔線為506分,2019年,學校在安徽地區理工類的投檔線下降了6分,為500分,成都大學的並沒有因為更名獲得太大的招生優勢。

上海電力大學

相比以上幾所學校,上海電力大學可以說是佔據了優越地理位置,各大高校的分數都很高,優越的區位也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學生,我們都知道上海作為我國一線大城市,不論是經濟還是教育表現都是非常出色的,而且還聚集了一大批實力高校,例如上海交大、復旦、同濟等等,都是國內高校中的「佼佼者」,而對於上海電力大學,學校的名氣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在專業領域內實力還是不可小覷的,其電氣工程、電力工程與管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等等都是學校的優勢學科,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也很好,2019年校友會排名全國第356位、市內排名第17位,整體實力還是很不錯的。而且學校在2018年更名為上海電力大學,在我們看來未來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不過根據2018年,學校在安徽地區理工類投檔線為566分,2019年,學校在安徽地區理工類投檔線卻下降了4分,為562分; 2018年,學校在山東理工類的招生錄取線為587分,2019年,學校在山東理工類的招生錄取線下降了3分,為584分。學校的在高考中的錄取分數線不升反降,雖然降幅不大,但完全沒有達到更名後分數線大漲的目標。

總結: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學校雖然隨著更名,學校的名氣看起來更加高大上了,但是在招生的過程中,卻沒有獲得相應的優勢,錄取分數線不升反降,事實上,除了以上這幾所學校,今年第一次以「大學」之名招生的高校有十幾所,它們中的大多數在部分省份的投檔線均沒有出現大幅度上升,甚至有小幅度的下降。從這些現象來看,可見考生和家長選擇學校的心態更加趨向於理性,不再是以前那樣「以名識校」,而更加註重學校的實力和內涵。而對於學校而言,改名更應該慎重,如果改不好,反而會讓學校的名氣和口碑下降,從而沒能提升辦學空間,還造成品牌流失的尷尬境地,因此更改校名也應該遵循一定的語用規則。更值得一提的是,學校的名氣並不是一個校名能夠決定的,更重要的還是教師水平、學生素質、學科實力等因素決定的,因此我們更應該注重學校的「內涵建設」,而不是停留於表面功夫,不利於學校長遠發展。

對於以上的觀點,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校園學姐 的精彩文章:

學生時代最難背的5篇文言文,《離騷》上榜,最後一個是學生噩夢
被調劑到冷門專業,復讀竟成唯一選擇?學長:還有三種方法可考慮

TAG:校園學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