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夠硬核!特斯拉Model 3車主將鑰匙卡晶元植入體內變身「電子人」

夠硬核!特斯拉Model 3車主將鑰匙卡晶元植入體內變身「電子人」

他們僅需使用自己的食指,就能解鎖辦公樓大門,觸摸對方的手機,就能交換個人社交信息,這一切的實現,歸功於植入他們手指中的一枚米粒大小的微型晶元。

撰文 | 小LV

編輯 | 李郁然

公眾號 | AI星球

除了用鑰匙卡和手機應用程序啟動特斯拉Model 3,最近,一位名叫Amie DD的軟體工程師想出一個不用擔心忘拿鑰匙和手機,也能打開車門的絕妙方法——將鑰匙卡里的RFID晶元植入進了自己的前臂。

為了做到這一點,她用丙酮溶解了含有RFID晶元的鑰匙卡,再將晶元包裹在生物聚合物中。

之後,Amie DD去了一個專業工作室,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將這個晶元(大約樂高迷你模型大小)通過空心針植入她的前臂。

Amie DD還推特上提到,她的手臂在晶元植入後已經有些腫脹,但這個方法確實有效,手臂的腫脹是暫時的,至少,她永遠不會意外地把自己鎖在車外了。

RFID晶元植入人體並不新鮮

RFID也叫射頻識別,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由於生產RFID標籤的較低成本以及小型化,採用率一直在加速。

早在2009年,科學家們就使用RFID標籤來觀察螞蟻。科學家將長達3毫米的射頻識別標籤貼在岩石螞蟻背上,然後由科學家進行監測。科學家們發現,當一群岩石螞蟻需要遷移到一個新的巢穴時,偵察螞蟻會提前尋找新巢穴,並在將夥伴帶到新巢穴之前對其進行評估。

根據CNN的一篇報道,1998年8月24日,英國雷丁大學控制論主任Kevin Warwick教授成為第一個植入微晶元的人。十年後,第一批商業應用開始浮出水面。

RFID這類電子晶元多半是被植入在動物體內或者附加在貨物上追蹤行動,在人體內植入雖然此前有過相關案例,但一直飽受爭議。

2006年,美國一家名為city watcher的私人錄像監控公司給兩名自願的員工植入了RFID晶元。公司方面表示,這樣做是為了限制員工進入一個存有政府和警方錄像資料的房間,以保障系統安全。

Three Square Market也是美國一家向員工提供晶元植入服務的公司。公司提供的RFID晶元將植入拇指與食指之間,可用來開門、解鎖計算機或者購物等等。這家公司的晶元來自瑞典一家創業公司Biohax International。

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喬萬·奧斯特倫德(Jowan Osterlund)稱,他的這個想法是受到了1995年的電影《捍衛機密》(Johnny Mnemonic)的啟發。電影中,美國男影星基努·里維斯(Keanu Reeves)飾演的角色將機密數據存儲在植入物當中。

電影《捍衛機密》

此外,瑞典最大的鐵路運營公司SJ Railways也在2017年推行了一種微型晶元火車票。SJ Railways會員可以在手部的皮膚下面植入一個微型電子晶元,可以被驗票機識別,方便乘客乘車。

瑞典已有超過4000人在身體中植入了晶元

現在,瑞典全國大約有4000人植入了類似晶元。他們僅需使用自己的食指,就能解鎖辦公樓大門、登上火車、進入音樂會大廳,或者觸摸對方的手機就能交換個人社交信息,這一切的實現,歸功於植入他們手指中的一枚米粒大小的微型晶元。

一名植入晶元的瑞典人正在打開辦公室大門

這項技術之所以在瑞典廣受歡迎,主要還是得益於這裡特殊的互聯網環境。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瑞典政府便大力投資於互聯網基礎建設並在推動計算機廣泛使用方面下足了功夫。作為全世界最早接觸並廣泛使用互聯網的國家之一,瑞典近年來很快便進入了「無現金時代」。

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如今瑞典零售業現金交易佔全部交易方式的比例僅剩15%。除此之外,瑞典人對於個人信息也一直持開放態度,他們的手機號以及收入情況都能通過網上或電話查詢的方式輕鬆獲取。

所以,對於早已習慣於個人信息數字化及「無紙幣」交易的瑞典人來說,將晶元植入身體,只是將晶元換了個位置罷了。

不過在反對者看來,除了異物入侵身體後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這一做法嚴重侵犯了公民隱私,晶元可能在被植入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跟蹤他們的活動。

安全上來說,考慮到目前植入晶元多採用NFC或RFID技術實施無線通訊,讀取數據範圍僅限20cm以內,他們本身也沒有配備電池和GPS感測器,所以跟蹤問題暫時無需擔憂。

至於說讀取晶元的設備可能會泄露個人信息,這一風險也不會比日常使用的手機、門禁卡或交通卡更高。

從健康的角度,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2004年就批准了在人體中植入這種晶元——既不會觸發金屬探測器,也不會干擾核磁共振,晶元的玻璃外殼已經通過壓力測試,無論從屋頂上掉下來還是被卡車碾過,都毫無損傷。

在可預見的未來,微型晶元一定會有更強的功能和更廣泛的應用,將晶元植入手臂技術上並沒有太大突破。

人類對晶元植入的追求遠不止此,意念控制是下一步,也就是前不久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要做的腦機介面技術。

出於對AI的恐懼,馬斯克認為人類想要不被淘汰,唯一選擇就是人與人工智慧的融合,他想要做的,比起上面那些晶元植入要激進的多。

馬斯克希望人類腦部植入的晶元不再只是讀取大腦信息,而是能夠大幅提升記憶力,讓人變得更聰明,就像是給電腦加塊硬碟和升級處理器一樣。

有類似想法的扎克伯格也表示,未來人們的交流不再是語言、文字、照片、視頻,我們可以通過腦對腦直接交流,每個人的各種感官體驗都可以百分百地通過腦部晶元還原並分享。

數據終端離人的距離越來越近,「手機是人體器官的延伸」這一說法也被廣為接受,而晶元植入這一「零距離」的個人數據終端,或許將成為這一趨勢發展的最終形態。

參考鏈接:

https://www.theverge.com/2019/8/12/20800798/tesla-model-3-rfid-chip-keycard-amiedd-video-watch-body-hacking-body-modification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星球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出了款風靡西方的AI變臉App,卻把美國政客嚇壞了
難敵對抗性圖像的「愚弄」,被欺騙的AI可能會「做出」危險舉動

TAG:AI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