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港台腔:為什麼台灣名嘴總愛盯著大陸人的泡麵碗和小酒瓶?

港台腔:為什麼台灣名嘴總愛盯著大陸人的泡麵碗和小酒瓶?

最近,台媒上熱搜的頻率有點高。從涪陵榨菜到五糧液,台灣名嘴每次試圖從我們的生活細節中探究大陸發展情況時,都讓人記憶深刻。

猶記得2011年,大陸人無比驚訝地發現,原來在某些台灣人眼中,茶葉蛋才是衡量品質生活的唯一標準;近十年過去了,大陸網友再一次被震驚,一些「台灣磚家」把判斷大陸老百姓生活水平的參照物,從茶葉蛋升級成了榨菜。邏輯是荒謬的,但「笑果」是驚艷的。笑過之後,你是否會好奇,為什麼這部分台灣人總喜歡盯著我們的泡麵碗和小酒瓶呢?榨菜股價下跌時,說大陸人吃不起;五糧液股價上漲時,說大陸人借酒消愁。

事實上,這些「台灣磚家」可能並不在意股價的漲跌與否,他們只有一個使命,就是要導出一個「大陸人生活很艱難」或者「大陸人每天很痛苦」的終極結論。

從世俗的角度看,這種人就是標準的「氣迷心」,小鼻子小眼睛,見不得別人比我好。其基本心路歷程為:原來我家鄰居比我窮,吃的不如我,穿的不如我,娛樂生活也沒有我豐富;沒想到過了30年,我的收入一點沒變,鄰居家卻翻了好幾番,衣食住行用,樣樣比我強。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這些「台磚」名嘴,看到榨菜股價跌了,就說咱吃不起;看見五糧液股價漲了,就說咱有煩心事兒。歸根到底,是為了自我安慰,自我麻醉,自得其樂。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台磚」名嘴如果不拿茶葉蛋、榨菜、五糧液作文章,而是看經濟發展大勢、看國家統計局的具體數據、看大陸人真實的生活情況,他就根本推導不出「大陸人生活很艱難」或者「大陸人每天很痛苦」的結論。而作為一個媒體人,你在島內做節目時,一旦得出了「大陸人其實過得挺幸福的」、「大陸生活水平還可以」或者「大陸挺好的」等類似結論,那麼《夜問打權》可能就是你的下場。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台灣媒體圈混口飯吃,這些「台磚」名嘴必須時刻提醒自己,在台灣只有「大陸人生活很艱難」、「大陸人每天很痛苦」的言論自由,而沒有「大陸挺好」、「大陸人挺幸福」的言論自由。因為這個結論是民進黨當局提前預設好的。

如果長期關注台媒節目,還會發現,有些台灣名嘴,不僅腦洞清奇,肢體語言同樣豐富,說起話來氣勢如虹,幾乎每一句話中的每一個詞都是重音,咬牙切齒,極富娛樂精神。當你看到這一幕時,應該意識到,這是一種表演,而且是很專業的娛樂表演。

總結一下,為什麼台灣名嘴總愛盯著大陸人的泡麵碗和小酒瓶?因為大勢比不過,只能小處做文章,上有民進黨當局橫懸頭上的「綠色恐怖」,下有媒體同行的激烈競爭。又要有料、又要好看、又不能犯錯,不扯蛋是完全做不到的。(文/深海大魚)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關注「港台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台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一架飛機在夏威夷墜毀 9人死亡
台灣教改20年:當局不負責,學生不快樂

TAG:海外網 |